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地恩情 > 九. 您好,子霞

九. 您好,子霞 (第2/2页)

苏惠民的思绪忽然被打断,看见郑滔和小荷来了,这才定了定神,不再思考,强颜欢笑道:“没什么,只是觉得这些画栩栩如生,仿佛真人真景一般!”

郑秋娣递给他一本书,说:“我把刚才对你说的书带来了,你拿着,有时间可以看看,希望对你创业有用。”

苏惠民接过书本,看了看封面,书名是《人生如诗,商海如词》,作者叫月白居士。此书不厚不薄,装帧美丽,甚是精致。他感谢道:“好的,谢谢!我会认真看看的。”

郑秋娣看看时间,刚过下午两点,正好出发前去继续择校。三人这才一起下了楼来,郑秋娣继续开车,苏惠民与郑滔两人则坐在后排。一路上,郑滔还是不改他话痨嘴炮的本色,对姐夫发出十万个为什么的提问,大多是关于篮球的问题。

而一整个下午下来,三人又去了今天早上的三所学校。招生的老师们都拿出旧报纸来对照郑滔本人,是那天关于郑滔跳水救人的新闻事件,上面附有此位少年的相片。老师们对照过后,接着对郑滔发出一系列的提问,仿佛面试一般。各科学习成绩如何,有什么业余爱好,家庭成员有些什么人等等问题。郑滔独自面对老师的提问,从容面对,有一说一,毫不畏惧。

跑完了三所学校,所有面谈结束之后,三所学校的老师都对郑滔十分满意,都想将他招进本校就读。郑秋娣本着尊重弟弟的想法,让他本人先回去考虑一番,自己作出选择。

晚上,苏惠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他鞋子没换就径直走去房间的衣柜里翻弄东西,本来整齐的衣柜,给他一通乱翻,整个变得凌乱不堪。当他翻出一个大盒子的东西,整个人忽然变得喜出望外。这个大盒子不是什么东西,是装有一叠相片和一些重要文件的东西。他翻了翻相片,终于翻出一张,单手支起认真瞧着,是他母亲的单人相片。相片里他的母亲正是站在一棵参天木棉树下,散落一地的木棉花,除了着装和发型,正与“子霞书坊”的壁画毫无两样。只是这张相片是彩色的,稍微陈旧了一些。这“子霞书坊”的负责人“风清居士”究竟是何人物?一个台湾人怎会设计出这样一幅壁画?其又特别钟情古时女子王朝云,她究竟是什么来头?钟情王朝云,就会钟情苏东坡,这里面会有什么文章?

苏惠民收拾好了衣柜,接着瞧着母亲的相片怔怔地出神。他不知道自己从小是否有恋母情结,只是母亲的哺育之恩、教诲之恩、养育之情、骨肉之情,现在可是子欲孝而亲不在,终念恩而无以报。他想着以后应该还会有机会再去“子霞书坊”,到时带上母亲的相片,去拜访拜访这位“风清居士”。接近午夜的时候,他才洗漱罢了,坐在床沿边继续纠结壁画的问题,却瞥见书柜桌面上妻子给自己的书《人生如诗,商海如词》,不禁拿起翻弄起来。他没有看书的目录,而是直接翻到了第一页的第一章,开篇是一首长诗,内容如下:

情难枕

吾自少年不甘庸,东坡是为先祖矣。

修身齐家廉为荣,忠信善行施天下。

改革开放送春风,创业浪潮吾先行。

弄潮人儿苦做乐,豪放乐天处世易。

西湖岸巧遇佳人,罗浮山结伴同行。

缘定淑女成佳偶,三角梅结同心圆。

结发为辅贤内助,日劳夜作共携手。

暖风送吾上青云,木棉花开红胜火。

红尘滚滚繁事多,终日戚戚迎刃解。

一朝一日不虚度,朝朝日日真风采!

恩爱如初十五载,共结曼妙时光里。

奈何风云有起时,祸难纠妻身缠病。

寅时日旦哀声起,来日苦多方恨长。

去日行乐已为逝,遍寻名医成常态。

抗病祛毒有三载,暮暮朝朝渐消瘦。

曾誓渝志守相望,晨起霞落到天荒。

却伤患疾命已矣,化作仙蝶更护花。

万重千山悲满天,晓风残月愁满楼。

春日暖阳不觉温,冬寒子夜甚寂寥。

千万个日夜煎熬,哪里能有个终头?

见山你在花丛笑,看水你在水中摇。

回眸一笑歌声荡,万千柔情心头绕。

松冈坟头长满草,清明孤行独醉影。

道悲凉清风吹倒,别离时总有骤雨。

醉卧残酒是何处?吾自灵魂不附体。

深深洞壑黑如瞎,浅浅悲戚影疏远。

两鬓如霜泪千行,无处有人话凄凉!

魂萦梦牵情难枕,多少黎明又黄昏!

苏惠民连续默读了两遍这首长诗,总感觉意境里有些熟悉的东西,道不清说不明。当他想再读一遍时,却是昏昏沉沉地倒在床上,香酣地进入梦乡。梦乡里久久不能自拔于这“月白居士”的长诗,感叹作者与其妻子的凄美爱情,人世间男女之情,谁能躲过一劫?这苍天能饶过谁?也赞叹作者对其亡妻的无限悲思,痴情一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