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嫣然记 > 第149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风波起(五)

第149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风波起(五)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嫣然记!

建平帝在皇后那里体会到了久违的“柔情似水”,让他想起新婚燕尔时的幸福,那是他第一次因“太后的侄女婿”的身份被朝中上上下下“看”到,那种“眩晕”的感觉他至今记忆犹新,他第一次对林贵妃以外的女子温柔体贴:“朕早朝去了,天还早,你再歇会儿吧,昨天晚上累坏了,晚点再起来!”姜皇后满面红霞,难得娇羞的“嘤”了一声一边给建平帝系斗篷一边情意绵绵的说:“臣妾甘之若怡,谢皇上关爱,早风凉,皇上您也要多多注意!”建平帝拧了姜皇后光滑的脸蛋一下子,大笑着上朝去了。

建平帝的好心情一直到了早朝结束也没有散去,他见国事说的差不多了,就叫了国子监博士说:“李爱卿啊,昨天我听新进翰林们讲了一堂经,讲的非常好,朕听了颇有所得。就想着皇子们虽已经进入了各部历练,但学问也不可丢,把今年的一鼎甲分给他们吧,让她们闲暇之余也跟着学习学□□那里有子琅和翰林们,就不分了。其他的,状元给老三,榜眼给老大,探花给老四。你回去安排一下吧!”

“微臣遵命!”李博士躬身应道。

皇帝的话刚说完,低下的大臣们就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大家心里的小九九纷纷转开: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呢?为啥不分给太子呢?难道是对太子不满?而且,这分法……按说,长幼有序,状元不分给太子也要分给大皇子啊?三皇子果然是深受宠爱啊,难道皇上有意培养三皇子?……

这事儿在朝上不好公开讨论,关系好的官员之间就开始互相打眉眼官司了。大皇子已经接受了好几拨眼神的“洗礼”了:猜测的,怜悯的,幸灾乐祸的……他心里更愤怒了!

建平帝看着低下的臣子们窃窃私语,百般猜测却又不敢明着问,心里一阵畅快:叫你们这些老狐狸们整天让朕猜来猜去伤脑筋,今天朕也折磨折磨你们……

寿康宫。

宁太后的人办事效率就是高,未时末就把整件事情查的一清二楚。宁太后一边翻着厚厚的一沓纸,边看边和宁嬷嬷讨论:“看来,这就是皇上自己的主意了,我还以为林氏这么些年聪明了呢,知道笼络人才了。这个苏子玉别看只是出生商贾之家,但一头连着王家,一头连着翰林院,人也是个能干的,你看,才十几岁的时候,半闲斋就被他经营的有模有样,这样进可攻退可守的人才,真要是娶了萧璇,将来没准真是老三的一大助力呢!不得不说,这回皇帝的眼光真是不错!他把那娘仨真是疼到了骨子里。啧啧……王家不错,几十年如一日和林氏保持距离,老太傅教育出来的人还是值得信任的。”

“那是,太/祖和娘娘同时看中的人,会有偏颇?林贵妃虽姓林,但到底不是太傅亲自抚养长大的,不能当林家人看待。奴婢估计林贵妃瞧不上咱们的探花郎,我听说她最近和英国公家的世子夫人走的很近,想来是是瞧上英国公二房的公子了。而且,就奴婢看,就算林贵妃愿意,那探花郎也未必愿意,从打探来的消息看,他对他那个表妹深情的很,愿意为她等三年才科考呢!”

宁太后点点头:“你说的是,那孩子看着像是个有数的。是个聪明人都不愿意和林氏搅和在一块儿。不过呢,林氏的脑子不容小觑,咱们得以防万一。昨天皇上从我这出去去哪儿了?”宁太后用手扣扣椅子把手,问道。

“娘娘您等等,奴婢去问问。”宁嬷嬷说着出去了。

一刻多钟之后,宁嬷嬷回来了,将皇上昨晚的行踪报告的一清二楚,顺带报告了瑶华宫的情况:“林贵妃听到皇后宫里要了水的消息之后,摔碎了一套水晶杯。慧琳打听到皇上是从寿康宫出来之后才去的皇后宫里,林贵妃听后曾对您出言不逊。”

“她也就那点胸襟!指望她能教育出来什么好孩子?”宁太后不以为忤,骂人算什么?骂人能解决问题的话,她干脆在宫里把自己的“敌人”骂死算了。

“嗯……”宁太后沉思了一下,笑着说:“有了!去给瑶华宫透个信儿,皇上看上探花郎这事儿是乐阁老暗示的,皇上来找我商量,我也是十分赞成探花郎做咱们的四驸马。就这两句话,一句也不要多!”

“娘娘这是?”宁嬷嬷有点不解。

“乐阁老连着太子,我俩是林氏的心头大患,‘敌人’提供的人选,林贵妃会放心吗?要提怎么改变皇上的想法,这是我们林贵妃的强项呢!”宁太后讽刺的说。

“娘娘英明!奴婢听说皇上还真问过乐阁老类似的问题呢,乐阁老多精的人啊,妥妥的神助攻!依奴婢看吧,林贵妃娘娘就是孙猴子,也逃不过您如来佛的手掌心!”宁嬷嬷笑着说道。

“雪菲,你啥时候也学会拍马屁了?”宁太后笑着说。

“看娘娘说的,奴婢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宁嬷嬷嗔道。主仆俩笑成一团。

“母后和宁嬷嬷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呢?”建平帝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宁太后眉毛一挑:果然是心尖上的闺女,这是一刻也不愿意等啊!我到要看看,林氏对你的深情信几分!

“没什么,我们正在夸皇上有眼光呢!”宁太后笑道。

“母后谬赞了,刚才母后派人说,寿康宫的小厨房做了好吃的,让我来用晚膳,我就猜到母亲可能是查出结果了,刚好这会儿我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儿,就来母亲这儿看看了,母亲做事儿还是一如既往的雷厉风行啊!”建平帝解释自己这么早来的原因。

“那是,我儿交代的事情,我都是当做天字一号的事情来办的。”宁太后笑着恭维了建平帝一句,接着说,“要不人们都说无巧不成书呢,宁嬷嬷一打听,她以前的一个老姐妹竟然在探花郎原来的夫子家里做教养嬷嬷!那夫人对探花郎赞许有加,说探花郎为人不仅聪明,还知道尊师之道,每年过年都是亲自去看夫子,就连高中之后也是特意亲自来了一趟告诉夫子呢!我还让人找苏家的下人去打探消息,哪知苏家的下人口风很紧,不该说的一句也不说,可见苏家治家不错。还打听了苏家名下所有的铺子,它们在商界的名声都很好,修桥铺路的善事苏家从来都是积极参与,嗯,最后找了探花郎昔日的同窗打听,大都说探花郎为人谦和又热心,在同窗中的名声不错。这孩子真是除了出身低点,哪哪儿都合适。出身低怕什么?咱家和谁家结亲,人家都是高攀,这高一尺和高二尺有啥区别?孩子好就行了呗!皇儿,母后这任务完成的怎么样?”宁太后打趣的问道。

建平帝在听太后说时就在内心感慨:怪不得母后挑的驸马个个不错呢!瞧这打听的,简直是面面俱到啊!这件事找母后是找对了!

他诚恳的说:“多谢母后,有您的这番辛苦,璇儿将来的幸福就有保障了,我替璇儿谢谢您了!”

宁太后心里说:你谢早了,你的璇儿和她那个娘未必领你的情……面上却是一脸的嗔怪:“看皇儿说的!璇儿不是我的孙女吗?为孙女费点心不是应当的吗?”

建平帝闻言拍了自己脑门一下:“母后说的对!是儿子糊涂了!那儿子就不打扰母后了,我还有点国事要处理,明儿得空再来找母后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