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什么是劳作? (第2/2页)
朱林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
其实。
他在国子监也读了一个多月的书了,和这些大明初年的学子交谈交往,让他有了很深印象。
原本他未穿越过来时,总认为古代的那些学子一个个僵化迂腐,但事实证明他想的并不对。
如果要说前元之时,有哪件事做得好,或者说是无意中做好的,那就是思想管控了。
对于每朝每代的统治者而言,尤其是华夏文明,对思想的掌控是统治者极为在意的一件事。
尤其是在封建时代。
前元却不是这样。
元朝以前,像这些诗书礼仪之类的文化领域和文化产品,大多是有产者的专属,无产者想要学习文化知识,往往需要倾举家之力与决心,才能找到通往文明开化以及向上爬升之路。
普通老百姓大多过的比较愚昧,既有生活的压力,也有来自于统治阶层的有意为之。
可在前元之时,虽然统治者残暴,可或许是因为来自于蒙古草原,又因国土庞大,人口众多,所以反倒是忽略了思想上的管控。
因此。
大众文化在这个年代得到较广发展,比如说元杂剧之类的。
元杂剧的表现形式直白,通过白话演绎老百姓生活中的事,相比那些深奥的经书史籍,老百姓更喜欢这种元杂剧的文化表现形式,连普通老百姓的眼界和心思也活络了不少。
或许。
这也是为什么元朝如此早就衰亡的原因吧。
说到现在。
由于大明建国才十余年,国子监的学子们从小大多生活在比较自由的思想环境中,并未像明朝中后期科举八股取士中的学子那般迂腐僵化。
当朱林说出这番话,立刻引起了在场不少学子的共鸣与思考。
学子们沉默着并没有说话。
朱林也不着急。
终于。
一个二十多岁,穿着泛黄的白色鞋子服的国子监学子走上前朝朱林拱拱手。
“请说。”
朱林笑道。
学子往周围看了看,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声问道:“朱小郎君,我来自陕西,家境贫寒,幸得县令大人举荐才能到金陵国子监这读书,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年了。惭愧的是,这四年无所成就,盘缠也花得差不多了,如果不是朝廷每月有学子银粮,只怕我早就饿死在这了。”
“你想……找工作?”
朱林眯着眼问道。
“是……的。”
学子鼓足勇气似的点了点头。
此话一出,顿时让周围人轰的一声议论了起来。
“不是吧?”
“真有人想去给朱林干活呀?”
“大家可都是天之骄子,若将来皇上重开科举,吾等之中不少人便是这世农工商的士,哪有士去替商干活的呀,简直荒唐!”
“对呀。”
“这位兄台,你可千万不能因此而耽误了前途呀!你若是应了这差事,将来如何参加科举?给皇上当官,还给小商人干过活,岂有此理嘛!”
“万万不可!”
……
周围人纷纷劝说着这名学子。
然而。
这名学子回头看了一眼国子监,却无奈摇了摇头,眼睛红红的,苦笑了一声,指向了这一身有些发黄的白色学子服!
“我,有苦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