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甄嬛传重生之陵容 > 第27章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第27章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第2/2页)

处州府,在松阳县西南方向,二十多里路。行程不敢太快,只怕车马颠簸,母亲,姨娘和妹妹她们要受不住。只沿着官道慢慢行着。

二十八日午间方到处州府,自有先来的府中管事仆妇,来接应进了城中。街道门市林立,路也都用青砖铺就,干净异常,也端着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常。

入城又走了半个时辰,才到府邸,面阔四间之余的衙门上,只书“处州衙门”。

这座衙门经了两朝,建筑自保留了,前朝与现在的建筑风格。中轴线两侧左文右武,前堂后寝,单檐硬山式的样子。

我和母亲,姨娘和安陵玥,安陵瑶下了马车,大门并不打开,只打开左边角门,自有仆妇抬了小轿。

进了门,各是照壁,照壁呈凹型,用青砖石砌成,砖上有“处州城府”“处州府”的砖铭。

照壁前左右侧自有“吴三公”与“玉娘坊”。只是为了纪念“吴三公”发明养菇,造福一方百姓福祉的事迹,更有他写的诗词。“玉娘坊”则是赞其女子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操,一旁自有玉娘写的词曲《山之高》“山之高,月初小。月之小,何姣姣,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忧心忡忡,其何以堪。······”端着是情真意切。

大门前筑女儿墙,两侧是八字墙,墙体内各嵌石碑四通。

进入则是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拱券式大门,便是仪门。我抬头看,仪门形制同大门一般,唯前坡内侧檐部采用木钩卷棚。

仪门,为礼仪之门,凡是新官到任,至仪门下马,由迎接官员迎入仪门内。嘉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圣旨或举行重大祭祀活动,也要大开仪门。

仪门之后便是大堂,它面阔五间有余,进深三间,是第三进院落。檐下置斗拱,斗拱疏朗,梁架奇珍,明亮宽敞。

大堂是开读诏书,接见官吏,举办重要仪式的地方。堂中设有公案,两侧列有“肃静”“回避”及其他的仪仗。

大堂之后便是二堂,是衙门长官处理一般公务的地方。现下自有官吏在,我们多为内府女眷,只从隔院一旁的花廊上绕过去,只是地方狭小,众人只下了轿子。各自笑着往前走。

穿过花廊便是三堂,是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处理公务及燕居的地方。

堂后便是花园,一汪池水流过,穿假山,过拱桥,绕雨亭。其间自是山石玲珑,树木葱郁,奇花异草,虽已是秋天,却也葳蕤生趣。

一众女眷从花园过,又经一斗檐镂空廊,廊前也植芭蕉,杜鹃等物,看似隔断却风景自从镂空的墙窗透过,很是别致。廊的尽头便是一个暖阁,里面各设盆景,桌椅,多宝阁等物,正中桌椅后是一黄木镶嵌青瓷的屏,那屏只穿梁顶壁,自有仆妇领着,穿过屏,便是内宅了。

府庭为一四合院,由宅门及左右门房,左右廊坊和后堂组成。

后堂东有偏房,其东南侧有一轩阁,名为“听风轩”或许因其侧一片竹林,风吹过自有树叶婆娑之音。北侧偏植数十株桃李树,也有一房舍便称为“成蹊”大约是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

后堂西南有一花厅,四面皆由活门所围,一时打开,四面风光可皆览于眼下。

转西自有一舍,邻一潭,潭里种些莲藕等物,这舍便称“爱莲居”。

后堂北为“静舍”舍后隙地里有一菊圃,种些菊花桂花等物。其他便是些耳房,廊房为府中奴仆所住。

众人极有兴致的游完园子,各自选了住处,母亲住了后堂正院,萧姨娘住了后堂边的偏房。安陵瑶和安陵玥选了“听风阁”和“成蹊”,我便住了“爱莲居”又觉得的名字不好,忒俗气了,重新换了匾自己写了“微雨”。

各自选完住处,收拾物件行礼各自睡去,自是不提。

第二日,午间时才起,想必是昨日又赶路,又游园子累着了,只是蔫蔫的不想动弹,身上略有些酸痛。

青芜捧着一束新撷的花儿进来,只拿一只汝窑瓶插着。

我看了,只说“怎么插到那个瓶子里去了,插别的花也罢了,只是这菊花和它不配。”

她当下立在那里,不知如何。青芜是府里新采买的丫头。家里原不是这边的,只是家里遭了难,父母俱亡,只剩一兄长,只怕养不活,她**岁大小的模样,因突遭变故也不太爱说话,我看到她的时候,她只静静的侍立在一旁,不想其他丫头那样四处打量,我觉得合眼缘便要了来,她此刻呆呆地反倒有些可爱。

我拿了香片木,放进《小窗幽记》我看到的那一页,起身走到她身旁,轻声“你采的花儿很好,半开着,插到瓶里还能开好些时候,只是这瓶子用的不对,天青色的瓶配淡黄色的花,反倒让人觉得瓶子更好看了。”

我拿起剪子,剪去黄叶杂脉,笑着对她说“你只把那边几上,那个土陶的大瓶拿来。”

她点头去了,拿来那瓶放在桌上,又倒了些水,我把几只菊插了进去,又让她看,她笑“小姐,这菊花果真显得更好看了呢。”

“只是单单看菊,却也未免单调,你去园子里,剪几枝松来。”

她兴冲冲的去了,这时茜云捧了东西进来,只笑“这丫头,今个儿是怎么了,兴冲冲的跑园子里去了。”

“没什么,只是让她采枝松来配花,她和你很像呢,都是爱花儿之人,爱花之人,内心多为良善。你可要好好的教她,不必让她做哪些杂活儿,近身伺候的事儿也让她学学。”

“那她可是得了您的眼缘了,她虽有些木木的,但贵在懂规矩,不爱说那些闲话的,倒是很好。”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