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第2/2页)
章佳樱儿道“想不到,我俩大的反倒被你个小孩子劝慰,当真越活越活回去了,杜小四你说是不是。”边说边去挠杜静姝的痒痒肉。杜静姝来挠我,我们笑着。
到我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杜静姝说“我之前听说,安县丞家有一嫡出小姐最是怯懦不堪,不仅为其庶出的姊妹,妾室所欺辱。但今日一见,可见传闻不实,反倒让你开导我们。倒是失礼。”
“自古就是三人成虎,何况有人着意添油加醋,传言何苦当真,听一听当个趣就是了。”
杜静姝点头“这话倒是不错,去岁我与家中兄长因一幅对子闹得不高兴,我们两个人没当正事,只是各自不理对方几日。不知怎么被家中的传言说“小小姐与二少爷与某月某日打了一架,各自咒骂。”我们听着只当戏谑,那知当日午间,我们就被祖母罚了,说要兄友弟恭,怎么能弄得像仇人一样怨怼。罚了兄长写字帖,罚了我去抄女则和女训。”
章佳樱儿笑道“这可真是让人无法辩白,可要笑掉大牙。”
“这道还没完呢,母亲又唤我们,去了又是一顿训斥,说我们,劳家里的老人担忧,不孝云云。后来,不知父亲又在那里听了一耳朵,进了门就要打兄长板子,兄长当时都要吓哭了,后来非我们握手言和,才了结了这场对子风波。”
“这才是人言可畏呢。”我说完,不由得相视一笑。
我们嬉闹一阵子,大家安静下来,姐姐妹妹个不停。小孩子的友谊真好,不必为任何的利益所牵扯,只是因着大家都喜欢一阕词,一首曲子,便相互引为知己,成为亲密的手帕交。
一丫鬟急急来寻我们说“宴会已开,请小姐们去前厅。”
我们各自整理衣容,跟着领路丫鬟去往宴会,宴会在中厅大院,院子上空挂着寿幛遮蔽着阳光,男席与女席之间用几张极大的画着流觞曲水的花屏隔开,各自拜寿不提。
母亲见我姗姗来迟,等我坐稳,喝了一盏茶后询问“怎么来的这样晚,在人家做客,不能如此放肆任为。”
我点头应是。
母亲觉得太过严肃,又对我讲台上唱的《麻姑拜寿》的戏剧,什么故事,什么缘故,我听不过哪些咿咿呀呀的的,所以听得饶有兴趣。
坐在杜夫人身旁的杜静姝朝我微笑点头,我也向她微笑点头,随后又看她向杜夫人耳语一番,杜夫人方氏也看向我这边。朝我一笑,母亲讲的太过兴致却是没看到。
冷碟,热菜,八大碗,更是少不了那些汤饼。太夫人只一小碗汤饼,并不要量多,满碗一根面,只做成云丝般,一口吞下,寓意长寿绵长。
众人也吃汤面,多为占个彩头。子侄辈拜寿,四拜大礼,客人直到寿堂礼拜,后由子孙辈堂前还礼。戏台子上又换了一出戏,也是《八仙庆寿》的吉祥寓意的戏。
酒过三巡,宾客尽兴,到了宴末,女眷这边则由杜夫人方氏领着杜二夫人张氏,敬茶谢客。男客那边则由杜大人领着长子敬酒谢客。谢茶谢酒喝过后,宴会多半也是要散了,等着丫鬟小仆领着宾客,更衣洗脸净手,才领着众位客人于正门口于主人道别。
一般多会赠送香囊,穗子等些小物件以做回礼。
门口杜大人领着夫人方氏谢客“安大人,安夫人可要常来常往,不要彼此间生疏了才好,小女从小就像要个姐姐妹妹的,可惜哥哥弟弟一大群,姊妹倒是没有,她却很喜欢你家陵容呢,也好让她们姐妹做个伴。”
“谢夫人错爱,只恐陵容顽劣。”母亲谢到道。
我随母亲行礼,父亲也向杜大人告辞。
临行前,杜夫人也像对别人一样,送给母亲还礼,我道谢接着。
父亲要去衙门办一些杂事,自己乘着轿子走了,我和母亲坐马车回家。
在回府的马车上,我打开放回礼的匣子,里面零零散散着,放着些钗环玉镯,更有一些散碎金子做成吉祥如意的金豆子。
母亲看到大为一惊,“怎得是这些财物,莫不是杜夫人拿错了。”
母亲起身想让车马夫往回赶。
我扶住母亲的手,向母亲说“母亲,这些对于杜府而言不过是回礼之物,我和那府里的姐姐倒是相处得宜,她或许看我穿的太过素净,才给了这些,我也觉得无功不受禄,但倘若我们巴巴的送了回去,人家只说是回礼,又该如何,一则是拂了人家的面子,二则也显得我们小家子气。”我说完静待母亲回应。
“那我们怎么办呢。”
我略微沉一会儿“她家老夫人既是喜欢母亲的刺绣,母亲只做个香囊扇面什么的,给人家做回礼可好。”
“是这个理。”母亲坐下始终觉得不安。
回府,几日后,杜府来下帖子,只说过几日后相约安府夫人和小姐一同过重阳佳节,登高插菊,喝菊花酒。
到底帖子写的不够明白,到让雅苑那边一阵忙活,又是做新衣,又是选钗子来配,倒是让人啼笑皆非。
时间一日一日度过,转眼就到重阳节这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