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回到宋末成为岳飞师叔 > 第48章 完颜吴乞买

第48章 完颜吴乞买 (第2/2页)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霸王温侯,略输文采;韩信诸葛,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冒顿单于,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太祖爷的诗词,向来是“有天子气”,尤其是这一首,更是笑谈中臧否帝王,实非人臣所能为,若是普通人念来,乃是犯了大忌讳。碰到个心眼小的皇帝,真说不定就要被砍头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你都不放在眼里,意欲何为?

林渊这样改了一下,虽然也还是有犯忌讳,如“欲与天公试比高”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处,如果放在太平年间,必然是妥妥的反诗,但是在这个时间段,而且是在金人面前,却恰到好处。

完颜吴乞买寻了纸笔,让林渊写了下来,然后细细品了一下,叹服道:“好词,好词!里面有大胸怀,大气魄,大格局。就凭这一首词,就值一个翰林,只可惜,你不愿意做官。”

林渊摸了摸鼻子,没有接话。

完颜吴乞买欣赏了一下,忽然喊道:“来人,将外面那几位卿家请进来,让他们也欣赏欣赏。”

不一会,几位汉人装束的官员便被请了进来,其中便有张通古和石勘。

完颜吴乞买将手中的《沁园春.雪》的诗稿递给他们,道:“几位卿家,来看看俺们大金国一等一的大诗人写的词,可入得诸位卿家的眼?”

其中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接过了诗稿,看了一眼林渊,道:“陛下,这便是那位林渊林子川?”这个估计是之前就已经看过林渊的诗稿,知道林渊这个人。

完颜吴乞买点头道:“正是林卿,确实天纵奇才,这词乃是在俺眼皮底下写就的,不过盏茶时间。俺虽然只是粗通文墨,但是也能看出来,确实是一首好词,不亚于他之前所做的。”他转头向林渊道:

“林卿,这几位都是辽国进士,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乃是俺特意给你找过来的。这位是枢密副都承旨韩企先,这位是兵刑房承旨张通古,这位是侍御史石勘,这位是弘文院同知院事袁立。”

林渊含笑道:“除了韩承旨和袁知院,另外两位,草民刚刚在外面已经打过招呼了。”

说话间,那几人已经凑在了一起看了起来。林渊改了以后,远没原作的霸气,但是瑕不掩瑜,依然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绝妙好词。

韩企先和袁立更是当场诵了几首林渊的前作,让张通古和石勘来对比了一下。

张通古和石勘第一次见到林渊的诗词,心中真的五味杂陈,又是嫉妒,又是佩服,偏偏又还有几分与有荣焉。

他们自己写不出来,但是鉴赏能力是没问题的。不管是他们之前所在的辽国也好,现在身处的大金国也罢,什么时候出过这种好词?

——这种等级的诗词,向来都是南边才有可能出现的啊。

对于宋朝的诗酒风流,这些人说不羡慕,其实都是假的。唐宋以来,诗词歌赋在神州华夏的大地上,向来都被文人所称许,那些大诗人大词人,完全可以比拟后世的顶流大明星,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苏轼、白居易等大文豪,不管是在辽国或者是西夏,甚至连朝鲜和日本当中,名声亦是极响。“子瞻名重当代,外至夷虏,亦爱服如此。”连辽圣宗耶律隆绪也在所作诗中称:“乐天诗集是吾师。”

宋朝的那些诗词写的好的人,那真的可以说是国际巨星,在整个华夏文明圈中都是拥趸无数。

但是现如今,金国也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和他们抗衡的人物了,这怎么不让这几个人心中感慨万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