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回到宋末成为岳飞师叔 > 第17章 燕京城

第17章 燕京城 (第2/2页)

当然,这也有刘彦宗向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献上《破宋十策》的原因,这《破宋十策》中,就强调了要金兵善待降卒、降官、降民。

林渊逛了半天,也买了不少东西,他闲着没事,也大概算了一下一贯钱相当于是后世的多少钱。

最好的办法是按照粮食来算,而粮铺中的新米,现在大概是一贯钱一石,陈米会便宜点,五六百文。

为啥差别那么多?那是因为宋朝此时的一贯钱,只有七百七十文,并不是一千文。

宋朝一石换算成后世,差不多是六十公斤左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后世中,普通大米一般是两三块钱一斤,就算三块钱一斤吧,那么现在的一贯钱相当于后世的360块钱左右。

当然,后世物品极大丰富,尤其是粮食这种东西,一来托袁老的福,产量要比现在多的多,二来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东西,国家是有补贴的,所以价格来说,相对要便宜点,真实价格应该要贵一点的。所以一贯钱应该相当于四百多五百块钱左右。

换算下来,一文钱也就是差不过相当于一块五毛钱。

然后他核实了一下其他的物价,感觉这个换算应该是差不太多。

比如他刚刚逛了一个文房四宝的店,他看了一下,一个好一点的砚台大概也就一百文左右,便宜的还有几十文的。已经裁剪好的纸张,两文钱可以买十张,笔也不贵,最便宜的羊毛笔只要五文钱一管,更好一点的也有十几二十文的,墨也不贵,两百文钱就可以买一斤。如果只买一条墨,只要几文钱。当然,这些都只是普通的那种,不是名家所制。

这么说来,他手中的那一千两银子,就相当于后世的一百多万了,林渊想到这个心中就是大定。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

林渊带着两个小家伙顺着大街一家一家逛了过去,两边店铺中的商品琳琅满目,这让他看的格外的兴奋。

很多以前只能在书本上网络上面看到的物件,如今活生活的呈现在他的面前,让他大开眼界。

不过,感觉吃的东西比后世少太多了,至少是对于平民来说是这样的。哪怕不去下馆子,后世各种小吃、烧烤,零食,亦比比皆是,只恨自己胃口太小钱太少。但是在这里,普通百姓吃的起的基本上就那么几种东西,不是炊饼就是馒头包子。

街边馒头包子这些,基本上一文钱一个,相当于一块五钱一个,炊饼贵一点,两文钱一个,三文钱可以买两个。

林渊买了几个葱油饼,这个比炊饼馒头又要贵一点,五文钱一个,他吃了两个,剩下的都给了两小只,两个小家伙吃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焦田和王厉的父亲,原本都是张觉麾下的将领,两家平时走的就比较近,算是世交。后面张觉起兵,被完颜宗望镇压后,两位父亲都在乱军中被杀,尸骨无存。王厉的母亲在他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焦田的母亲带着只有十四五岁的他们逃到了燕京城中,寄居在一个破庙里面,靠着帮人打打零工,做一些浆洗缝补的针线活将他们艰难拉扯大。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她那点微薄的收入,怎么能够养活正在长身体的两个半大的孩子?只能从自己嘴里抠出来给他们吃,最终有一天,她饿的头晕眼花,失足掉进了河里,淹死了。

被人救上来后,她早已经断了气,还好有个好心人见他们可怜,送了一副薄棺材将她收敛好埋葬下去了。

但是她这一死,两个小孩子完全失去了依靠,在燕京城中只能靠乞讨度日,饥一顿饱一顿,幸好最后被郭药师收进了军营之中,不然他们未必能够度过这个冬天。

王厉比焦田要大一岁,向来以哥哥自居,心眼也比焦田要更多一点。他发现林渊要走后,是三个人中最先开口央求林渊带着他一起离开的。他知道林渊人好,心肠软,本事又大,最重要的是,林渊手里有钱,拿了一千两银子的赏金,能养活自己两兄弟!

他这注确实押对了宝,虽然平日里两小只都是以家仆自居,但是林渊乃是来自后世之人,没有什么家仆的概念,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弟弟看待,吃穿用度,基本上没有少过他们。

跟着林渊的这半个多月中,是他们觉得从母亲走后,最幸福的日子。

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林渊没事的时候,会教他们读书写字!

焦田还好,心比较静一点,能认真读下去,但是王厉就不行了,每次林渊教他读书,读不了几行字,他就昏昏欲睡,宁可被林渊罚去站军姿,真的是十足的学渣一枚!

不过总体来说,两小只觉得日子还是过的很幸福的。

几个葱油饼吃完,两小只吃的一嘴的油,他们满足的舔了舔嘴唇,感觉葱油饼真的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了。

林渊摇头笑了笑,抬眼看到街边有个成衣铺,顿了顿,转身走了进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