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关羽和刘备的选择 (第2/2页)
难道天子亲政一定比丞相做的好?
他可是听说过当初天子短暂亲政,把贾成叔侄架空之后朝廷内外搞成什么样子。
若不是丞相力挽狂澜,带领部下平定叛乱,估计此刻天子刘协的坟头草都比人高了。
但这些迂腐的老臣就是看不见,拉拢了大哥搞风搞雨,还以兄弟之义要求自己起兵叛乱。
接到大哥的信后,关羽彻夜难眠。
一面是大哥代表天子封官许愿,以兄弟之情相逼。
一面是汉室在丞相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很有可能令大汉再度强盛。
他实在不忍,也不敢破坏这大好局面,成为汉室罪人。
况且就算他起兵,手下这些将士能听他的吗?关羽表示他没有丝毫把握。
贾成实在太得民心了,不说将士们在丞相治下个个家中生活无忧。
就算仅仅一个二十等爵位制,就能够令多少人甘心为丞相驱使,令旗所指无不景从。
他关羽又能拿出多少筹码令手下将士偏向自己,与丞相作战。
他不敢将实情密告贾成,这样的话,大哥刘备将死无葬身之地。
他也不想听大哥的话,起兵叛乱。他怕这样做非但帮不了大哥,还害了大家性命,在史书上留下逆臣之名。
想来想去,竟然让他想到了一个自污的办法。
全歼羌匈叛乱联军,是为朝廷、为国、为汉室江山。
擅杀敌酋,私卖俘虏贪墨缴获是自污获罪。
就算因为这样做他关羽丢了性命,至少可以避免内乱,让朝廷免于战火。
他死了,大哥没了起兵叛乱的基础,也就会偃旗息鼓。
以大哥的隐忍性格,没有完全把握是不会冒险起兵,这样就能保全大哥一家,报了他的兄弟恩义。
对丞相贾成,消除了隐患,同样报了知遇之恩。
就算自己身败名裂又有何妨。
就这样,关羽下令处死一百三十名羌匈贵族首领,将他们首级送往郑都。
随着首级,他亲笔写了一份奏报,详细汇报了这一战的经过。
最后,他以边郡穷苦,没有余粮养活俘虏为由,自行承担下贩卖俘虏以充军资的罪名。
写完奏报,他令参军糜芳,副将周仓二人暂代自己处理护羌校尉府公务,自缚其身,坐着囚车与敌酋首级一起前往郑都领罪。
关羽一行还在路上,护羌校尉府便有无数书信送入京中,让他的行为引起了轩然大波。
朝中百官震惊了,无数人在问这个刚刚迅速崛起的将星,被丞相破格重用的边关大将为何做出如此疯狂的事情。
很多人不明白关羽为何要这样做,纷纷互相打听其中详情,但是大家都莫衷一是,只能胡乱猜测。
有的说关羽功高震主,飘了,所以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有的说关羽小人得志,被大功刺激的疯了,事后清醒过来害怕了,所以才自囚回朝领罪。
更有人借此说寒门子弟不可用,不能承担大任。
只有刘协面色铁青,使人暗中传刘备进宫大骂了一顿。
“皇叔,你说关羽忠义无双,只要一封书信定能让他率军入京勤王。为何会弄成这副光景?”
“陛下息怒!”刘备跪在地上连连告罪:“云长与臣相交二十年,臣深知云长秉性,绝非忘恩负义之辈。或许他另有隐情,不得不出此下策。”
“另有隐情?什么隐情会让他在大胜之余做出如此违背常情之事?皇叔你也是带兵多年之老将了,可否与朕解释一下。”
“微臣也不知道啊,云长做事颇有主见,或许事态有变,云长不得不出此下策。”
“哼!都是一群废物!关羽自缚回京,他是指望不了了。为防泄密,皇叔可要处理好首尾。”
“啊!?”
刘备一惊,刘协话中意思让他背生寒意。
指望不上关羽,为了保密,就要杀人灭口处死关羽。
这可是跟了自己近二十年的兄弟,情谊非比寻常,刘协竟然要自己杀了他。
这让刘备如何下得了手。
“怎么?皇叔不忍心下手?”
刘协冷笑道:“若是关羽落在贾成手里,你猜他会不会把你的书信交出去?”
“云长与微臣多年兄弟,绝无可能泄密。”
“呵呵,皇叔你多大岁数了,还相信兄弟之情?当年吕布与你也是兄弟相称,最后还不是夺了你的徐州。公孙瓒与你情深义重,你南下救徐州之时,他还不是弃你如敝履,你被吕布攻击走投无路,他可曾有一兵一卒救你?皇叔,你须记得,情义二字其实其薄如纸,唯有利益才是重于泰山。关云长若是论罪当诛,你猜他会不会将你供出来抵罪?”
“这个......”
刘备迟疑了,脸上阴晴不定的犹豫起来。
刘协的话像一根利剑狠狠的刺在他心脏里,令他不能呼吸。
他下意识认为关羽为人忠义,不可能把他招供出来。
但刘协的言语就像一颗邪恶的种子,深深植入心中,很快生根发芽,牢牢占据主要位置。
是啊,要是关羽为了保命,将自己的书信交给贾成呢?
混迹江湖这么多年,刘备渐渐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道理,心中的热血早就慢慢冷却了。
他自己已经改变了,那关羽呢?会不会也有了他的私心?
若是关羽没有私心,为何在做出那样的事情后不留在护羌校尉府等候朝处置,非要自缚回京呢?
难道他想亲自面见贾成,将自己的谋划密告给他?
刘备越想越担心,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性非常大。
“臣明白了,这就去处理好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