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撸起袖子加油干 (第2/2页)
这是察举和太学选材的有益补充,根本动摇不了察举制度。
但贾成就是让他们有这个错觉,从而放松对官学的警惕。
一旦益州发展步入正轨,朝廷控制的疆域和人口越来越庞大,天下州郡上千万平民子弟就能通过官学获得教育。
这上千万平民出身的官学学子,即便比例微乎其微,其绝对数量也足以和士族子弟相抗衡。
不要小看这条几乎很难攀登的上升通道,只要有一丝希望,底层百姓就能爆发出强大的动力。为了这一丝当官成为人上人的机会,他们会衷心拥护这个朝廷,并且数代人为之奋斗。
至于将来官学发展到什么程度,会不会彻底取代察举制?
贾成表示他会静观其变,最多只是顺势推动,绝对不会拔苗助长,让官学生和传统士人提前进入对立状态。
甚至他还会鼓励那些家学没落的士人家族子弟进入官学就读,让他们有更多机会通过考试获得政治利益。
官学毕竟不像家族家学,它包罗万象,学派众多,知识面也更广。
特别是小学之上的中学,因为教师都是朝廷聘请的各地饱学宿儒,学生又是经过严格考试的精英子弟。
最后考上太学的这些学生综合能力一定远超普通士族子弟,将来的前途也必定不会小。
等到这些人掌握了朝中大权,又有舆论权,以儒家尊师重道的传统,官学的生命力还会小吗?
若那时候传统士族反应过来,想要取缔官学,他将面临数以万计通过官学获益的读书人的反击,后果是何其恐怖。
贾成暗戳戳的估计,将来肯定有一些聪明的传统士族,他们会顺应时势允许或推动官学发展,甚至会抢夺官学主导权。
只不过那时候大势已成,底层百姓已经拥有了上升途径,官学在谁手里对他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
大汉国富民强,世家大族翻不起风浪,老百姓不受外族欺辱,他贾氏子孙不再经受战争威胁就好。
至于谁当皇帝,与他有什么相干?
说到底,他贾成就是个普通人,权力欲望没那么强的普通人。
若不是知道这段历史,知道在这个时代不奋起自保,逃到任何地方都免不了要面临刀兵之祸。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干这些亡命勾当。
就算知道跟着老狐狸投奔曹操,以老狐狸苟命的本事,贾家三代人都能平安无事。
可将来五胡乱华呢?
历史上贾氏八王之乱后再也没有一丝记录了,衣冠南渡更无贾氏子孙的消息。
也就是说,三四代以后,贾氏就消亡在历史潮流中了。
贾成不想他的不作为,导致子孙后代还重蹈这个命运。
所以,少年,撸起袖子加油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