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都是咸鱼凭啥你能翻身 (第2/2页)
听高天放感叹说了很久,才知道他们父子虽是返还原籍做了军户,
但是现在大明的军户制度到哪里都一样的名存实亡,他们差点没找到自己的上官。
高天放当时毕竟也是京城锦衣卫的总旗,回去以后家里还有二十多亩的职田没有被收回。虽然现在落难了是军户,保不齐过阵子又会官复原职,所以一般人也不愿招惹他家的区区二十几亩的田产。按理来说到了卫所,只要把卫所分下来的田地种好,农田籽粒交齐了,剩下来就可以安心种植自家的私田了。
可是回乡后哪还有卫所的田地?连卫所衙门也没瞧见!后来多方打听。他们的直属上官终于找到了。因为临清州是漳卫河与京杭运河的交汇处,商业非常发达。直属的百户连同总旗、小旗都在码头上的开了一家商行,从事着南来北往的漕运生意。
说来可笑,他们父子二人只能前去商行找大人们点卯。
直属的总旗现在是个胖乎乎的掌柜,他特别的惊奇,京城的锦衣卫被赶回原籍还能找到自己!现在的卫所兵跑的到处都是,这二人还学人家点卯!大感人生世事无常的总旗大人立刻叫了人,就逼着高天放父子去码头给他们扛包!
高天放逼急了拔了绣春刀!总旗大人终于看在一个卫所的份上,同意父子二人每月交一些买闲的银子就不用来点卯了。让他们赶紧混蛋,不要在这碍眼。
由于高天放本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的原则,第二天主动给总旗大人送了几两银子。总旗大人立即大感高天放此人忠厚老实,武艺又好,买闲回家种地却是损失了人才。又上报到百户大人那里,免了买闲的银子,但是要做商行的护卫打手。遇到来找事的就得出面平事,每月还多了二两多的月钱。
一阵操作猛如虎,高天放也是很懵,大感人生世事无常。于是在商行里带着高平安心度日,自己的二十多亩私田也雇人种植,每月算是另有了进项。临清州地势平坦且没有天灾,运河繁忙且市井热闹,高天放没有续弦,高平也没有看上谁家的女子,二人日子过得也算舒适。
原先来河南府永宁县寻找王志远一家,高天放是准备自己一个人来的。然后想到高平从小在商会长大,那里帮派林立,利益争端不止。这么多年自己把锦衣卫的手艺都教给了高平,高平年轻胆子又大,又亲手帮商会杀了几个仇家,于是在商会里更是大放异彩。
如今高平位置已经在自己之上。地位有了,自然也多了很多仇家。所以高天放来时不放心,死活都要把高平拖上一起。
于是才有了今日的一幕。王志远听了感叹,又让王文兴介绍了自家的情况。王文兴说的劲起,高天放听得目瞪口呆,高平却是不信。
当说书呢?几个人偷人家山寨?你咋不说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全身而退!
四人一番追忆,很快到了午饭时间。四人喝着肉汤,吃着白面馒头,还加了四个热菜。高天放得知平时寨子里的人也都这么吃,只不过今天来了客人,所以加了热菜。他苦笑道:
“得了,哥哥哎,我是白担心你们一场。哥哥手底下这些军户的吃食,比弟弟平时吃的都好!”
王文兴笑道:“其实,世叔如果愿意留下来,倒是可能生活的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