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呓语寄相思 > 第17章 帮亲不帮理

第17章 帮亲不帮理 (第2/2页)

江雨:“……”

江雨其实很想说,你老的确很喜欢我,但在几个儿女之间,你偏心也是真的啊!

跟别家动辄七八个,多则十几个孩子不同,江雨的奶奶只有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江雨的父亲江志军,在家里排行老四,在上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

而在奶奶的这四个儿女中,奶奶最喜欢的是老大和老二,对于老三和老四都不喜欢。

不喜欢的原因很简单,老大和老二不论是性格还是相貌都特别像她,而老三和老四相貌性格都像江雨的爷爷。

也正因为像她,老大和老二长的都很漂亮,而老三和老四的相貌就比较普通了些。

所以江雨的爷爷喜欢他父亲跟他小姑,而江雨的奶奶喜欢他大姑跟他大伯。

但江雨的爷爷是属于敦厚老实的那种,而江雨的奶奶却是属于非常强势的那种,并且江雨奶奶的强势,那可是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儿的,江雨爷爷哪敢管她,再加上江雨爷爷死的早,几个孩子童年的资源分配,可以说是被她奶奶一手掌控。

凡是江雨奶奶喜欢的,不管成绩多差,全都去上学,上几年她都供。

凡是她不喜欢的,你成绩再好也只能让你进下学校门,差不多读个一年就得回家帮着干农活。

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按理说江雨作为老四家的孩子,是肯定得不到他奶奶疼爱的。

但偏巧的是,江雨生下来后,性格容貌随极了她,偏她大儿子家的几个孩子性格都随他们的爷爷,老实巴交的,只知道死读书。

虽然那几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但江雨的奶奶看着就不喜欢,反倒是对江雨这个随她性子活泼可爱的孙子是越看越喜欢。

所以,江雨家的内部情况极其的复杂,江父因为小时候得不到母亲的喜爱,只在学校里读了一年书,虽然他读书的时候成绩全班第一,但一年之后,他母亲依旧把他从学校里赶了出来。

就算是村里小学里的老师苦苦挽留,说江父是个不可多得的读书苗子,但江雨的奶奶却依旧不为所动,不管江父怎么求她,学校里老师怎么求情,就是不给他交学费,最后江雨的父亲也只能退了学,自己偷偷摸摸的跑去参加了部队。

偏心,这在上辈的农村是个极常见的事情。

因为家里孩子太多了,像江雨奶奶家四个儿女都算少的,很多人家都是七八个。

七八个孩子,家里吃饭都是个问题,上学肯定不能每个人都上,所以,谁能上学谁不能上学,谁能吃好的白面谁不能吃,就全看你能不能得到父母的偏心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例外的,比如江雨的姥爷,江雨的姥爷是个极有远见地人,他们家一共有11个孩子,这11个孩子谁能上谁不能上,不在于能不能讨得了他的欢心,而是看你有没有上学的天赋。

他会从这十一个孩子当中选出一个学习天赋最好的,然后把家里所有资源全部倾斜给他,如此,便有了当年临湖镇上的第一位大学生,也就是江雨的二舅。

后来二舅有钱了之后帮助他们颇多,姥爷家儿女虽多,但却比其他兄弟姐妹少的还要团结。

当年母亲生江雨的时候难产需要住院,家里拿不出钱来,也是二舅帮的忙,不仅垫了医药费,还让母亲住进了市医院。

否则的话,在保大人还是保小孩中,江雨是肯定保不住的。

只是奶奶对江父千不好万不好,但对江雨那是真的疼到骨子里的。

记得小时候江雨被村里年纪大的孩子给欺负了,她能从村西头骂到村东头,能直接冲进对方家里逮着对方大人骂个不停。

自从江雨离开家乡去县里上学之后,她又把每年过节几个儿女孝敬给她的钱拿来给江雨。

所以江雨上初中的时候根本没少过生活费,他父亲给的不多,但奶奶每个月却会多给他不少钱。

所以,不管奶奶为什么喜欢自己,但她就是喜欢了,不管她当年怎么对待自己的父亲,但她对自己却是极好的。

江雨此时走过去坐在小板凳上儿帮她烧火,往里添了一把柴火后,江雨抬头笑道:“奶奶,你放心,明年儿他要是再拉着你去村长家找村长评理,你带上我,我去帮你跟他理论,他要跟你理母女关系,那我就去跟他理理父子关系。”

江雨伸手烤了烤火,笑道:“到时候我当着村长的面问问他,天下间可有把孩子扔在家里,几年都不回来一次的父亲?天下间可有孩子没犯错,随意殴打辱骂自己孩子的父亲?”

奶奶闻言,开心的笑了起来,道:“也不能这样说你父亲,这些年他在外也挺不容易的。”

在外挺不容易的?

是啊!谁都不容易。

江雨小时候的愿望很简单,父母每年过春节时能像其他人家的父母那样,能每年回来一次就好。

但很多时候,一年,两年,三年,或者到了第四年,他才会回来一次。

所以,帮亲不帮理?

算了吧,还真是对不起,在父亲跟奶奶之间,江雨认为奶奶才是他最亲的人。

虽然长大了明白父亲当年在外面也很难,甚至到了部队之后还是举步维艰,但是江雨认为作为一个孩子,父亲再怎么说也要多陪陪自己,其他那些事哪那么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