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美食江湖录 > 峨眉豆花

峨眉豆花 (第2/2页)

简单梳洗一番后,范天恩招呼大家乔装打扮。陈金生换上了青缎长衫,挽着雪白的袖头,戴一顶巴拿马草帽,活脱一个年轻掌柜,倒也英俊潇洒。白依莎脱掉了白色劲装,换了一身卡其色工装,外罩一件暗红色短皮衣,背着背包,像是留洋学生。杨教习和护兵都是黑色短打,扮作跟班。

范天恩见大家准备完毕,十分满意。对陈金生道:“我知道你现在满腹狐疑,此去要随机应变,少说多看,白依莎会安排路线,她知道找谁。还有杨教习保护,料想没有问题。”

陈金生待要说话,范天恩却摆摆手,让他们赶紧出发。

走出院门,只见城墙根早已停了两挂马车,看车夫样貌不想中土人士,到和白依莎有些相似。

“这是我的族人,他们会把我们送到南郊子午镇。”

到了子午镇之后呢?”陈金生问道。

“之后请你吃峨眉豆花。”白依莎狡诘地一笑道。

从陕西到四川自古以来就是山川险阻。由于秦岭和大巴山的阻隔,从西安到成都大的路线都分为两段。都要先从关中平原出发翻越秦岭到汉中盆地中转,然后再穿过大巴山、米仓山到四川盆地。其间崇山峻岭、栈道急流,及其难行。李白就曾发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

为了节省时间,白依莎决定走捷径子午道直下汉中,再转金牛道过成都到峨眉。子午道因直南直北,故称子午道。这条路线虽然艰险难行,但有杨教习保护,比起走宝鸡的川陕大道能够节省半个月的时间。

一行人很快便来到西安南郊子午镇,此处有一村庄唤做豆角村。早先是子午道北口的军事防御要塞,叫做“堵角村”。民国以来川陕间十多年没有战事,子午道也渐渐成为了商路,这堵角村是进山的最后一站,因此也发展成了有客栈、饭馆的集市,慢慢就叫成了豆角村。

陈金生一行在豆角村休息一晚,白依莎打发族人回去。

第二天一早,杨教习带领两名护兵先行探路,陈金生和白依莎随着众人一头扎进了茫茫大山之中。

一路向上,开始还有石板铺路,渐渐变成了砂石路,再后来是土路,最后已经看不到路了,峭壁之下只有仅容身过的一点小径,两边怪石嶙峋、杂草丛生。

幸亏杨教习刀客出身,经常往来于秦岭两侧,对道路十分熟悉。基本都是沿山势河谷走向行进,遇到难行之处,只见他和两名手下手持开山刀在藤蔓杂草中硬是辟出一条路来,有的地方绝壁挡路,也用绳索帮助陈、白二人攀爬上去。

此时的子午道并非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一路上在地势平缓之处还是有些村庄镇店,可供行人打尖休息。

经过六天跋涉,一行人终于翻过秦岭主峰,下到汉江平原,路逐渐好走起来。此时改成东西方向,一路西行,两天后到了汉中。

自汉中入川,大体有东西两个方向。西路走金牛道,从汉中出发经剑门关过广元到成都。东线为大名鼎鼎的荔枝道,去往重庆。

一行人在汉中休息一晚,便循金牛道前往成都。这条路基本就是川陕大道南线,十多年后在此路基础上国民政府修建了川陕公路,可以跑汽车,1937年通车,正值抗战爆发,也是一条战略公路。

米仓山比起秦岭要平缓不少,一行人只在剑门关一线经历艰险,好在有杨教习随行,并无大碍。

经过半个月的跋涉,终于抵达成都。一行人并不休息,继续南下,目标峨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