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凤凰 (第2/2页)
哦,还有一点,如果说是佛门,那个彩凤,哦,灵犀,它的形象应该就是佛门金刚,罗汉什么的,最起码也得是白象猛虎狮子之类的,怎么会是凤凰呢?
苏烨虽然不信任何宗教,对宗教也有过研究,更何况加上苏轼的传承,对佛教与其他宗教的认识更上了一层,用苏辙的话说是:“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与辙皆师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论》,其言微笑妙,皆古人所未喻。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先君晚岁作《易传》,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书,然后千载之徽言,焕然可知也。复作《论语说》,时发孔氏之秘。最后居海南,作《书传》,推明上古之绝学,多先儒所未达。既成三书,抚之叹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当知我矣。”
苏轼的思想,可以说是贯通儒道释而自成一家,他并不是对任何一派浅尝辄止的,就佛门来说,苏轼自承自己的前世为云门宗的五祖师戒,是被承认已经达到”妙臻圣解,默契禅宗“进入传承灯录的高僧境界的居士。
然而即使哪苏烨一般拥有如此多见识的人,也很难确定这希有世界竟然会是佛门圣地。
可是凤凰哪里是佛门中的形象啊,佛门里根本没有凤凰的存在的。反倒是苏烨从小熟读的诗经里就有凤凰的记载: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这说的是,凤凰现身,盛世降临,可是现在这个世间算得上什么盛世?
苏烨思绪突然一转,这灵犀是凤还是凰?
嗯,想岔了,如果这个世界也有凤凰,那它代表什么含义,希有世界为什么会有凤凰的传说?
看来还是得去查找一下这个世界的典籍,可是要查阅典籍,必须要会懂得这里文字,要懂得这里的文字,必须得去上学,还得是大学,只有大学里才会有最丰富的典籍,一般的学校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书籍的。
好吧,又绕回来了,还是得上大学,可是上大学需要很多钱,没有钱怎么办?
去赚嘛!
怎么赚呢?拿什么赚钱?苏烨有些束手无策,如果在大韶国,苏烨大笔一挥,一幅尺牍大小的书法作品,可以轻松卖出百两银子以上,可是先别说有没有笔墨纸砚这些工具,即使写成了,又卖给谁去,苏烨他可已经看出来了,这里人的审美趣味,在于更真实,更具体,更逼真的表达,书法作品只有黑白两色,内容又高度抽象,又没有人认识写的是什么,哪里会有人要嘛,白送给他都要考虑考虑。
要说到赚钱的法子也不是没有,苏烨会的东西不要太多了,比如制香,烧瓷,行医,还有家具车马兵器制作也不在放下,水利工程也可以搞,可是他也知道,做这些总得需要有人手,原料,甚至还需要资质。更重要的要认识人,得有人脉。
嗯,这个问题得问问皮耶罗先生,他接触的人比较多,各行各业的都要打交道,三教九流的认识的人不少,请教他是肯定没有错的。
自己今天到处看看,实在不行,去找个工匠铺干点活,赚点小钱也行。
就这么办,先到处溜达看看吧,看看哪家铺子会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