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第 132 章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小知县!
太子大婚,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头等要事。
代替太子前去迎亲,更是无上光荣。
皇上没选平王,没选林大学士,也没选文学士,却选了纪炀。
本就在汴京是风口浪尖的人,这下更是推到最高位,你要在汴京却不认识纪炀,都还以为你是不是好几年都没醒过来,否则会不知道他。
现在又被封为太子的迎亲礼官,风头只会更盛。
当未来国君的迎亲礼官,谁不高看一眼,就算以后有什么事,想着这一层关系,未来国君都会对你好一些。
连文学士,国子监祭酒都想要的位置,能差吗。
纪炀接到圣旨之后,笑着对林婉芸道“好戏快开场了。”
“至少要在太子大婚之后,他们不敢触皇上的霉头。”林婉芸整理着国子监的东西,顺手给纪炀看。
林婉芸跟韩潇在国子监做事,两人明显跟国子监祭酒,主簿对立。
凭借两人的能力跟声势,是有些竞争力的。
纪炀看了看国子监如今的情况,有娘子跟韩潇在,那边不是铁桶一块。
内里想要趁着改革分权力的人也不少。
或者说,想站队纪炀的人不少。
纪炀早就成为后起之秀,成为众多可以追随的势力之一,不怪有人投诚。
可他娘子说得没错,现在那些人确实恨透自己,恨不得让他立刻下台。
但所有的事,都会等到太子大婚之后。
否则皇上不可能绕过他们。
纪炀被命为迎亲礼官之后,又多了个差事,那就是跟着太子一起学迎亲的礼仪。
对于这事,太子跟小云中都很高兴。
他们可以在一起的时间又长了
太子大婚,必然隆重正式奢华,毕竟代表整个承平国的脸面。
更意味着大婚之后,就会正式接管政务,完成承平国的权力交接。
这也意味着,大婚之后,朝堂绝对不会一如往常。
之前所有争斗,所有角逐,所有阴谋阳谋,都会在这时候落下尾声。
到底谁会赢,谁会在这权力更迭的时候占得上风。
就看太子大婚之后的一两个月了。
算下来,应该能在年前落幕。
越知道这场婚事的重要性,朝堂各处也就越上心。
而纪炀跟国子监长达三四个月的争斗,在这个时候竟然安静下来,有些像暴风雨前的宁静。
新旧两个势力,怎么才能分出胜负,看戏的可不止一个人。
朝中的甚至可以清晰明了划分阵营。
出头的国子监背后有着文家为首的世家。
纪炀背后,有着林家,以及零散的几个大家,再有武将。
这两个势力谁才会成为太子真的左右手,就看大婚之后了。
其中的金家,以及皇后娘家,更像是优先晋级,不用太过参与里面的争斗。
六部各有选择,不再赘述。
说到当朝皇后,纪炀学习礼官礼仪的时候见过几次,像个非常和善的长辈。
她性子温和,不争不抢,跟皇上是少年时候的情谊。
就连成婚多年未有生育,皇上也没有另纳妃子。
皇后还笑“许是没时间,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很忙的。”
话是这样讲,但后宫只有一个皇后,已经足见感情。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皇后主动给皇上纳了两个妃子,其中一个妃子怀有身孕,被抬为四妃之一,却也是不怎么出宫门的。
平日里吃喝待遇自然不错,可皇上不喜欢她凑上前,更不准她多看太子一眼。
太子也知道有个生母在,但他从小养在温柔的母后身边,更有慈爱的父皇,自然不去多想,逢年过节的时候虽会多送些礼物。
但为着体弱的母后,为着一出生身上就有的重担,他都不会再有杂念。
这会太子行过一遍礼,皇后温和笑道“很不错,吾儿长大了。”
纪炀在一旁跟着做事,规规矩矩一丝礼仪都不差。
上午忙完,皇后又留了纪炀吃午饭。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太子大婚当日。
纪炀跟林婉芸当然都要参加,特别是纪炀,他要作为迎亲礼官,跟着太子在皇宫祭天地,祭太庙,再从皇宫出发。
这个时候太子是不必去的,开口让纪炀以及几个近臣去迎,纪炀自然是主礼官,后面小云中也在其中。
作为太子伴读,这个身份足够了,还能彰显太子对太子妃的重视。
除了太子妃之外,还有两个侧妃,她们也有礼官迎接,但都是礼部跟宗正寺派人过去而且只走侧门。
大婚的现场跟她们没有关系。
不过场面也会非常隆重,等到明日大婚结束,两个侧妃再去太子正殿拜见太子跟太子妃。
等她们拜会之后,太子携太子妃拜见皇上皇后,算是最终礼成。
这期间纪炀基本要一直跟着,可见位置重要。
也不怪文学士跟国子监祭酒都有些皱眉。
纪炀倒是觉得急匆匆的,从早到晚,也只喝口水,连太子宴会都要跟着。
中间还是他娘子塞了糕饼给他垫垫肚子。
等到晚上睡在太子侧殿,纪炀也就知道,真正的血雨腥风便要来了。
他这次风头正盛,又持续让世家放了几个月的血,那可是真金白银送给各地百姓,谁家田地多,送出去的好处就越多。
这些人如何能不恨他。
现在他又当了迎亲主礼官,帮着太子迎妃,可想知道支持他改革国子监的官员只会更多。
如今他这鱼钩上已经下了重重的饵料。
那些人若是不咬,就要看着他把国子监改革成功,顺手再把权势交到韩潇跟自己娘子手中。
要么狠狠心,冲着鱼钩过去,试着把他拖下水。
到底会是个什么结果,很快便会见分晓。
不过说起来。
这是他回汴京之后,头一次跟娘子分开。
今日她陪着皇后,估计也很累了。
但看着人家成亲,纪炀不由得想到自己成婚时。
他跟婉芸成亲匆忙,虽然场面盛大,可到底没那么细致。
他们两个那会相处并不多,可那时纪炀就知道,他们两个总有一天会心意相通,互相喜欢。
很难再找一个像林婉芸这样的女孩子。
纪炀笑笑,等天蒙蒙亮,又被喊起来。
人家成亲,他倒是比自己婚礼还累。
好在终于要礼成了。
太子大婚,全国放假三天。
中午纪炀从皇宫回家,竟然得了难得的悠闲时刻。
但所有人都知道。
这是最后的时间了。
等三天结束,早朝开始,新一轮的攻势就会正式开始。
暴风雨前的宁静不过如此。
纪炀一回家,便看到侧门处排着长队要来送礼的各家。
他这礼官还真没白当呀。
林婉芸已经在挨个招待,既然风头都这么盛了,不在乎再大些。
等到晚上,韩潇也来到伯爵府里。
现在伯爵府的主人只有纪炀跟林婉芸,这里里里外外早已换成自己人,韩潇秘密前来,也不会有人发觉。
韩潇这次过来,自然是提文章的事。
也到时候了。
那些人不是说他没科举过,所以没资格做官。
如今就看看,他到底没有资格。
两日后,即将早朝的前一天晚上,韩潇主动进宫拜见皇上,更带去厚厚一沓文章。
通过笔墨痕迹,可以看出跨时至少七年之久。
再对比内容,从稚嫩到娴熟,完全可以从中看到成长痕迹。
而每一份文章的落款,都是纪炀两个字。
他的笔迹极为特殊,没人会认错他的字迹。
韩潇做完这些,手头更整理出另外一份,等到明日早朝,便可带过去了。
十月十五,太子大婚后第一次早朝,这次显然极为正式,在皇上侧边设立了单独的位置。
太子便要坐在旁边听政。
正式进入执政模式。
十五岁的太子穿着几乎跟皇上一致的衣服,只是朝冠上的珠子少了些,龙袍上的龙爪纹路没那么细致,其他几乎一模一样。
这是皇上亲自吩咐的,即使跟礼制不符,旁人也说不得。
皇上的手腕他们要是还不懂,那就是傻子。
现在还有人觉得,当初宗室的血腥味还在汴京内外。
所以没人挑衅皇权,只会去找另一些人的麻烦。
纪炀。
纪炀感觉自己还没睡醒,因为国子监主簿出来弹劾的,并非自己。
而一个户部官员,这个户部官员勾结吏部,让今科进士无法授职,等仔细查探才知道,他们竟然把官职卖了出去,收到银钱之后放到自己腰包。
这种卖官鬻爵之事,实在不能容忍。
“皇上,国子监有一学生,今年高中进士,原本在翰林院等待授官,但从四月到现在十月中旬一直没有合适位置。”
“要知道他是二甲进士,不管外放官职还是六部之中,总会有他的去处。”
“这学生苦闷,所以找国子监老师诉苦,等消息传到臣这,臣为着学生多方查探,这才知道内里原来有着天大的密事。”
“原来并非没有空位给到今科进士,只因为户部一个官员勾结吏部,将官职卖出去以此谋利”
“借孔方之力做官这是何等风俗颓败之事”
“以捐班之名,行卖官之实”
孔方就是银子的意思。
就是说这些人借着捐官,来卖官。
这里也要说,捐官不就是买官吗。
自然不是。
捐官跟实际的买官还是有一定差距。
捐官,本意是在朝廷动荡没钱的时候,让大户出银钱买名声的事。
从秦代就已经有了。
但大多时候都是虚职,根本做不了什么实际的差事,
特别是战争,或者饥荒灾乱的时候,朝廷用好名头还换钱粮。
可但凡条例,总有空子可钻。
捐官之后,不代表自己就有实际职位,只是有个虚职而已。
可是如果买了虚职之后,还可以再出些钱,当候补官员。
当了候补官员之后,再给些银子,便能给实职。
如果说捐官还算有名目,后面便是游走在灰色当中,全看当朝管不管。
如今国子监主簿揭发的,便是户部官员于广平通过捐官运作,除了给到户部的钱之外,又跟买官之人收受贿赂。
通过跟吏部官员勾结,从而让目不识丁的人当上真正官员,排挤科举出来的人才。
这肯定是朝廷不允许的。
此处也要说一下,官员任职升迁,不是吏部的事吗,怎么跟户部扯上关系。
这还要从捐官的规则说起。
上面说过这些捐官的钱,都会给到户部用来赈灾。
户部收的钱,户部自然要递名单给吏部。
这也是正统科举官员跟捐官的区别之一。
前者直接吏部选拔,后者户部收钱给名册。
前者吏部选拔都能有空子来钻。
后者户部给钱买官,更是可以运作。
国子监主簿揭发的户部官员于广平就是利用捐班给虚职,从而过渡到候补官员,再过渡到正式官员。
中间看着是给了三次钱,但其实收贿赂的地方不止一处。
但当年原身买官的时候,走的绝对不是这个路子。
即使内里不是原身运作,但纪炀也明白,他这个官根本不用大费周章。
他是武侯的孙儿,又有庶弟舅舅在户部任职,这位舅舅花钱送他出去外放都行,还用贿赂吗。
可这里面到底怎么做的。
人证物证在哪。
不止纪炀不知道。
原身也不知道啊。
帮他运作此事的“好友”麻奋,早在六七年已经死了。
原身怎么会懂这些事,不过是麻奋说给钱就能做官,他便给了。
甚至麻奋在的话,估计也不知道详情,最了解这件事的,是前段时间已经死了的户部左侍郎。
也就是现在不能骂人。
纪炀听完这个户部于广平卖官鬻爵的案子,心里早就开始骂街了。
不愧是国子监,不愧是世家。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于广平的案子,定然会牵连到自己。
现在他什么证据都拿不出来,只能让人把贿赂的名头按在身上。
此时他跟他的人还不能开口求情,求情便是官官相护,直接扯上他。
而且,他也不想求情。
井旭刚要开口,见纪炀微微摇头。
一时间,这个案子处理的竟然极为顺畅。
毕竟动机清晰,案件明了,这个叫于广平的官员也当场认罪,证据更是不少。
一个买卖官帽的案件就这么定下。
国子监主簿看看纪炀等人,他们怎么不维护。
这会维护于广平,就等于维护纪炀。
若真的定了罪,纪炀的事可就不好说了。
他们就眼睁睁看着跟纪炀一样的人下狱吗。
不止他们惊讶,皇上也是屡屡看向纪炀。
他真的不辩解几句
这个于广平定罪了,以后遇到同类案件,或多或少都会定纪炀的罪。
否则肯定说不过去。
朝堂上一时有些骚乱。
国子监的人不相信事情会这样顺利,纪炀的人为什么不阻拦。
他看不出来这件买卖官帽的案子其实在针对他
纪炀的人也在皱眉,可纪炀不动如山,直接出来帮他说话,还会被他制止。
买卖官帽的案子,堪称今年朝堂解决最快,最顺利的案件。
国子监主簿心里虽然奇怪,可事情已经到这,按照设想的流程继续。
主簿慷慨激昂道“皇上,太子殿下,这里还有通过户部于广平买官之人的名册,臣看来痛心疾首,这些人已然在承平国各地任职,还请皇上,太子早日召回以免让奸臣当道谄佞盈朝”
手里不算厚的名册里,都是贿赂于广平做实官的名单。
既然于广平落网,那这些买官的人自然也要被革去职位,甚至还要入狱。
“如今太子殿下已经大婚,正式听政,臣斗胆请太子殿下主审此案,以正国法”
纪炀轻笑。
好个环环相扣的案子。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名册里,肯定有他纪炀的大名。
这个案件已然没有翻案的可能,在大朝会上定下的罪名,首犯于广平落网认罪,供出吏部官员认罪。
再有这名册作为罪证。
所有名册上的人都是不可辨驳的犯人名单。
此时再请大婚后头一次执政的太子审理此案,直接断了太子暗中帮纪炀脱罪的可能。
执政头一件事,绝对不能出差错的,绝对不能徇私舞弊。
否则以后处理其他政务又该如何自处。
即使太子心善,拼上名声也要把纪炀捞出来,然后呢世家是不是拿捏住这个把柄。
皇上又岂会同意。
世家,国子监。
用一桩定下的案子,要把纪炀打入不能翻身的境地。
所有流程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甚至文学士,国子监祭酒都没有站出来。
美中不足的是,纪炀没有全力辩驳,没有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跟气人功底讲话。
甚至带着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们,让他们给于广平定罪。
纪炀到底知不知道,给于广平定罪,就是给他定罪
一瞬间,文学士跟国子监祭酒都以为,他们是不是高看纪炀了,是不是找错对手了,太过高看纪炀。
不过这会场面上,还是国子监祭酒在对太子说话。
太子明显有些迟疑。
到底是皇上教出来的太子,他自然知道纪炀的官怎么来的,更知道这段时间的明争暗斗。
还知道纪炀不在意他们诋毁官声,更知道他们比着做个好官。
所以这会计划针对纪炀,太子自然看了出来,他并未第一时间接国子监祭酒的话,大有推脱这件事的意思。
只要不是他主审此案,那不管哪个官员审理,都会看在太子近臣的面子上网开一面。
说白了。
朝中谁都可以做户部官员买卖官帽案件的主审人,唯独太子不能做。
他做了,就不能偏护纪炀了。
太子缓缓道“此事确实要紧,只是孤近来事多,还是另择主审吧。”
纪炀见太子推脱,心里约莫知道他的想法。
这个跟小云中小白鹤差不多年纪的少年,到底是心慈了些。
但对这样的君主,纪炀倒是比对皇上要忠心那么一点点。
人都是相互的。
真心换真心,这很正常。
估计太子还不知道,他这么护着自己人,会让自己人更加忠心。
反而直接接下案子,然后秉公办理,做好执政第一件要案,难免心腹心寒。
背后的人借着于广平的案子,既拉他下水,又想让太子跟身边人疏远,最后趁虚而入。
可惜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天然克腹黑。
再多的阴谋诡计,在朝中难得的良善跟真心面前,竟然显得有些苍白。
这是不太属于朝廷的底色。
也是太子不同于皇上的地方。
国子监祭酒听到太子的推脱,下意识有些着急“于广平贿赂公行,指方补价,利用户部捐官便利,私下卖了不知多少官职。”
“如今捐班,却能做到实职,如此倒行逆施,早晚有一日会让国之不国,朝中皆是庸才为上。什么官都靠银子衡量,那百姓怎么办,江山怎么办,天下怎么办”
“如此要事,必然请未来国君定夺才是。”
后面立刻有人附和“这是殿下头一次执政,怎么好推脱。”
“太子殿下主审,必然能明察秋毫。”
“此事案情简单,不会麻烦太子殿下太多时间。”
太子皱眉,看着这些人眼神有些不爽,他头一次高高在上看着朝堂下面的人,这才体会到父皇的视角是什么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