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远去 (第2/2页)
待风明和花阡陌二人走到木屋处,二人也就分开,各自回各自的木屋了。
回到木屋里,闷热的天气催人入眠,风明脱下外袍和鞋履,躺到锦席上,闭上眼午休了。
……
阳光西照,正午的日头已是退了下来,秋风又带起丝丝清凉,顺着书院的小路,四处穿行着。或飘过教室,吹起那树上仅剩的几片叶子;或刮过书楼,卷起那纸上溢出的淡淡书香。
过了会儿,风明从木屋内醒来,睁开眼,便看见几根大木梁撑着的屋顶。
风明侧过来,站起身,套鞋穿衣,走进卫生间,捞起水,洗了把脸,清醒清醒。随后风明整理了下衣装,也就出门去教室上课了。
……
一个青色长袍的身影出现在了教室门口。此人出没于书院中,面容青涩,正是刚到教室的风明。
走进教室后,风明选好位置坐下,等着谢教谕过来上课。
风明看着门口,脑中想象着今天可能上课的内容。“估计是昨天留下的那道题吧!那道题其实也不怎么难的!”风明暗自想道。
很快的,门口出走进来一个又一个的学子。再之后,钟声响起,从门口处又走进来一个老叟,风明看清他的面容后,调整自己的坐姿,正襟危坐在锦席上。
而走进教室的这老叟,自然也不是别人,正是谢教谕。他走到讲台上后,同往常一样,取下腋下夹着的花名册,打开来,开始点名了。回应谢教谕的,是台下学子们的一声声应到声。
点完名后,谢教谕开始上课了,果然不出风明所料,这上课的内容就是昨天的那道题。
谢教谕问道:“有多少人做出来了。举手让我看一下。”
此话落下后,教室里“唰唰”地举起来许多只手,风明自然也是举了起来。
谢教谕看了看,还拿起手数了一下。之后,谢教谕点了一个人,上台来讲讲那道题的解法。
被点到的那个学子,两个眼睛很小,远看和一条线一样,下巴上长着青色的胡须。
他走上讲台,拿起铅笔,在白布上写写画画,随之出现了一行又一行字。
开头的那几行,就是写条件,“丙等于十甲加乙,丁等于十甲加戊。乙小于戊小于十。”
与风明不一样的是,这个学子用的是二丙减丁,也就是两个小的减一个大的,最后算下来是十甲加二乙减戊,这是大于零的,所以二丙大于丁,所以两个两位数,如果十位数相同,个位数一大一小,大的那个不是小的那个的两倍。这句话是正确的。
写完后,转回来,面朝着谢教谕道:“学生就是这样解题的,教谕觉得如何?”
谢教谕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台下的学子们说道:“这位同学做得很好,大家以后多多向他学习。台下的学子们这时默契地鼓掌。
之后,谢教谕让台上的这位学子下去了。
那学子下去后,谢教谕继续开始上课了。
时间悄然而逝,屋外的阳光也越来越暗了,暮色来得更早了。
又是过了一会儿,钟声再度响起,谢教谕的讲课声也恰好落下一个句号。
谢教谕宣布下课,夹着花名册走了。学子们在谢教谕走后,也是一个又一个地站起身,离开了教室。
风明走出教室,听见一旁有人叫他,“风兄。”
风明转过头,循声看去,只见身穿紫色长袍的花阡陌,右手倚在教室的墙上。
风明看到是花阡陌后,对他说道:“是花兄啊!有什么事吗?”
花阡陌站直身,向风明邀请道:“风兄可愿随我去茶摊喝一杯?”
风明笑着回道:“当然可以,不过这次,风兄可不要抢先买单了。”
花阡陌露出一抹微笑,对着风明回道:“这是自然,就烦劳风兄破费了。”
风明依然是笑着回道:“花兄客气了,这就走吧!”
花阡陌应道:“走吧!”随后二人便结伴去往茶摊了。
……
……
风明和花阡陌到了茶摊,点上两杯新的饮品,叫五汁饮,是由梨、鲜藕、鲜芦根、鲜麦冬、荸荠,这五样榨汁制成,具有清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在茶摊上喝完这两杯后,他们二人又是点上两壶,打包离开了。这一回自然是风明付的账。
风明二人提着买好的两壶五汁饮,漫步走回自己的木屋。二人走了片刻,回到各自的木屋,将手中的五汁饮放在木屋里。
放好东西,风明二人走出木屋,在木屋前的空地上相互看见对方。随后二人也就结伴一起去食堂吃晚饭。
吃了晚饭后,天色已晚,周围都是昏暗的样子,风明和花阡陌二人靠着小路上迷迷蒙蒙的光亮,朝着木屋往回走。过了一会儿,风明和花阡陌二人走回了各自的木屋。
风明回到木屋里,点亮桌上的油灯,顿时整个木屋内都升起了一片微光。
在这片微光中,风明信步来到桌前,坐下来,打开桌上的那壶五汁饮,倒上一杯,喝了起来。
此时的风明还未生起睡意,坐在锦席上,喝着五汁饮,翻开书册,看着书。
无边的月色倾斜下来,黑夜里独剩这一弯皎洁,洒下阵阵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