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九圣伏魔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踏浪行天下之邬非鱼!
最后,讲到兴头上的老道把酒葫芦一扔,带着魏世子来到了偏殿之后的山崖前,旁边刻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摩顶崖。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这就是摩顶崖的由来,崖下的一个洞口上面不住滴水的所在,山洞旁边的石碑上刻有四个篆体大字:仙人悬泉。
魏世子自然不知道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这可是上古四大修仙圣地之一。
在这个资源枯竭的世界,能找到如此洞天福地,已经实属不易。
而铁笼山其中的灵脉,却是达到了凝气成雾,宛如悬泉的地步,更是属于极品中的极品。
世人只闻其名,不见其山真貌,对于这里的一切记载,只是见于典籍传说,从未现世,甚至一度认为是不存于世。
有一句话叫做:得悬泉者即成仙!
因为仙人悬泉拥有丰沛的灵气,所有的修行者离不开灵气,灵气也离不开灵石的储存,所有的灵石,都是从灵脉中开采所得。
而灵脉,早已消失在传说的历史长河之中,而这里,就有整整一条灵脉。
一条鱼能够长到多大,决定于养活它的水有多少。
修士如同水中之鱼,而灵气就是那水源。
在这个灵力匮乏的世界上,灵气的多少,就是决定一个修士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
而这里的灵气,就如浩渺海洋,几乎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古书记载有云:远古之时有修仙之所,其山曰铁笼,其上有洞,洞中有灵泉,为修行最佳之洞天福地。
其山因此而名倾一时,每每有一心求道之人苦寻而不得,想不到却隐藏在这结界里。
据说这里就是与成仙距离最近的地方,直到多年以后,魏世子还在感慨,妈的,自己的运气怎么就那么好,一不小心就挖到矿了。
看见魏世子面无表情的样子,一心等着‘敬仰之情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的老道士,这才想起来他只不过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哪里知道此地的珍贵?
可谓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了!一逼没装成,老道很忧伤。
而什么都不明白的魏世子,站在洞口,就已经可以感觉到流露出来的一种难以言明的意蕴。
待到钻进山洞,小男孩赫然发现,这里面的灵气之浓郁,居然是几乎凝成实质。
魏世子还是第一次接触这所谓的灵气,好奇的轻轻挥手,灵气仿佛水流一般荡漾起来,宛如泉水悬空,果然名不虚传。
这一次,即便是对于修真一无所知的魏世子,也察觉到了此地的不凡了。
置身其中,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几乎不用运功,那浓郁如雾的灵气都主动往毛孔里面钻。
就连自己早已破碎的丹田处,都有了一张涨涨的感觉,似乎那里又重新修复完整了一般。
在此修行,已经不能用事半功倍来形容了,按照如此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以后不想出人头地都难啊。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这里,就是罗马。
常人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到达的终点,现在仅仅是魏世子的起点而已,怎不令他惊喜万分呢。
老头子不知道用了什么阵法,把如此浓郁的灵气集于一处,直到避开洞顶滴水入门的那一刻,才能感觉得到其中的妙处。
本来进入这个结界之后,灵气已经浓郁的很恐怖了,即便是一个普通人,常年居住在这里,绝对可以长命百岁,甚至就是活个二三百岁,都不奇怪。
可是到了这里才知道,洞内洞外,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宛如两个世界。
即便是再大的势力也不会有如此之大的手笔,也没有如此底蕴,因为仙人悬泉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由此也可以看出老道士的不简单了,守护一个如此稀世的洞天福地,又岂是一般人所能做到?!
魏世子伸出双手,慢慢感应着这里宛如实质的灵气,如痴如醉。
“师父,这就是灵气吗?”魏世子不自觉的问道。
对于徒儿的震撼,老道士很满意:“嗯,好好体会一下,这就是无数修士拼命也想得到的东西。”
“不是说,这东西价值连城,早已不存于世了吗?”魏世子呢喃说道,“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灵气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