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闻鸡起舞,玉汝于成(上)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吞鸿!
“学者不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老祖宗的这句话,道尽了千百年来一条正确率达到百分之八十的铁律。
如果你想登堂入室出将入相,就必须好好学习!
而在大汉帝国的体制里,想要学习,则只有官学和私学两种途径。
官学顾名思义,是帝国在各州各郡各县所设置的学院,这些学院又称官塾。官学为帝国的皇亲国戚、官宦子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当然,这些官学也会破格招收一些经过考量的寒门子弟,为他们提供免费教育,不过,这部分人在官学中的占比,可谓少之又少。官学中声名赫赫于天下的,当属位于京畿的两仪学宫,其地位之高、文华之盛,让百年前的那位诸葛丞相大笔一挥,直接把两仪学宫定为国学,历代两仪学宫宫主,更是享受帝国十二卿的崇高地位和待遇。
而私学,又叫私塾,这东西分类便五花八门了,但大体不离三种。首先,江湖诸子百家和大帮大派会开办私学,传授学派精髓、培养年轻俊才;其次,一些诸如凌源刘氏一般称霸一方的世族,会开办私学,高薪聘请名师,传授家族子弟文武;最后,一些稍稍阔绰又望子成龙的百姓们会自发集资,请一些才学平平的教书先生,为他们的孩子传授些才学。
所以,帝国中的教育系统以优劣排序,最优两仪学宫,其次是官学、诸子私学和世族私学,最次的,则是乡野私学了。
......
位于凌源县城北市的子归学堂,是整个凌源城最大的乡野私学,在这里,孩子们每日读书声,朗朗不绝。
除了父母眼中的败家子、兄弟眼中的大废物、师长眼中的不成器外,刘权生还有另一个身份,子归学堂的大先生。
从刘懿记事起,便有了这学堂,邻里回忆,学堂最初仅是凌源刘家遗弃的破庐三间,公元329年,也就是十一年前,刘权生带着尚在襁褓的刘懿落户于此,一年修、二年补,草庐才算有了些模样,刘权生父子也算在北市站稳了脚跟。
没人知道堂堂刘三公子为啥放着半城之隔的锦衣玉食不要,非得来北市遭这个洋罪,最初大伙好奇猜测,一时间流言纷飞,倏忽十几年过去,百姓们也就熟悉了这位大先生这个身份,淡忘了曾经的刘三公子。
刘权生一介书生,十一年前回到北市之初,手无糊口之技,只能怀抱刘懿蹭邻里之食以糊口,可以说,儿时的刘懿,吃了百家饭,喝了百家粥。
后,权生于草庐开堂设学、有教无类,也算回报乡亲,邻里皆市井之人,虽觉读书无用,亦不从中作梗。有一分力气,对这对儿父子便照顾一分。
再后,在学堂里面,还是小黄髫的王三宝因在草庐博闻强记,华兴郡郡守应知特赐其为记事掾书童,秩俸三十石,对于贫苦人家,这无异于鸡蛋里面孵出了凤凰,刘权生的草庐随之水涨船高,于北市声名大振,一些上不起学的人家,纷纷将孩子送到了子归学堂。
刘权生也好说话,不管交不交得起学费,都会给孩子们安排一个座位。
334年,邻里借猫冬之机,行瓦房之事,草庐焕然一新,一跃成为凌源北城的最大书院,权生仍分文不取,遂得大先生之名。
335年,望北楼、轻音阁双双落成,刘权生成为此中常客,经常舞文弄墨,其文绝、画绝、酒绝,凌源的达官贵人们,逐渐开始正视起这位曾经在帝国官居要位的大先生。
337年,
郡守应知拜大先生为学经师,秩俸三百石,掌铜印黄绶,算是帮助刘权生重新走回了官道。然先生并无娇纵之气,虽纵酒好乐,然公私兼明,一切如故,从此更受爱戴。
好一个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至于这刘三公子为何有家不回,为何落魄至此,总归是家事,十几年过去,大家也便不再追问了!
......
一甲子前,大都督祖逖闻鸡起舞、学思践悟,最终成为南讨北征、攻无不克的帝国双壁之一,祖逖功成后不敛财、不谋权、不置产、不受爵,一生刚直,赢得生前身后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