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离开 (第2/2页)
小秋和小春求救似的看向我,我狠心的不去接,转身就要走。跨步本事越来越远,但听着身后的啼哭声音却是越来越大,我心想一定是自己魔怔了,咬牙就是不去理身后的哭声,一路小跑的跑到主寨的门口,接过苗疆族民手中的缰绳,翻身上马扬起马鞭便走。
“夫人保重!!”
春夏秋冬的喊叫震耳,一样扰心的还有蛋蛋和多多的哭声,我拼命的挥舞马鞭加快速度,就是不让自己回头看一眼。我怕我再看一眼蛋蛋和多多的哭容,离开的决心会一消而散。
对不起,我两个宝贝,对不起。
走上来时的那个高坡,此时只能看到苗寨,已经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了,回望苗寨,等送我的苗民赶过来和我会合。多么美丽的苗寨啊,这里埋着我最心爱的人,住着我最亲的人,我是那么的舍不得离开这里,却……又那么的身不由己。
送我的苗民驱马赶来,沉默的站在我的身后,我拉紧马绳转头,把苗寨置之身后,扬鞭离去。
如果还有机会回来,我一定到死不离开……
天上满是乌云,就像我此刻压抑的心情,骑马奔出苗疆,赶到边城时,天上开始下起了大雨。天得到了释放,我的心情依旧的抑郁。
边城的城主许是知道我心情不佳,并未打扰,派人将午饭送到房里,也撤退了家奴。平常身边都有春夏秋冬四人在,再加上蛋蛋和多多在跟前热热闹闹的,现在整个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莫名的觉得不适应。无心吃饭,我向门外的家奴讨一把伞,冒雨撑伞出门。
万华国和银国不挨边,加上银国一面是大海,就只有三个边城,分别相邻凤国、大海和苗疆,相邻凤国的边城失去后又被夺了回来,相邻大海的晋城以前经常被岛民侵犯,现如今好一些。只有这个边城最为平活,苗疆神秘,几乎从未和外界有过联系,这个边城里的百姓和那些内城百姓活的一样的安逸。
撑伞走在街上,午时二刻,正是该吃饭的时辰,再加上下雨,街上的行人少得很。走过一条人迹稀少的街,我撑伞转去一条相对来说较为繁华的街。街上不乏有小贩的叫卖声,我边走边看,路过一个元宵摊子,被锅里的香味吸引,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摊子的小贩立即迎着叫道,“客官喝一碗元宵吧,今天都是桂花馅儿的,香着呢。”
我摸一摸口袋,掂量出里面还有些碎银子,点了点头,收了伞走进了摊棚里。午饭的时辰坐在这里吃元宵的很少,倒是有从街边酒楼里差小厮来买元宵的人,小贩和他的娘子做起事来干净利落,特别是他的娘子,滚起元宵来,十分的麻利。
元宵很快就端了上来,我尝一口桂花馅儿的元宵,味道很香甜,再喝一口汤,惊讶的发现元宵的汤也是用桂花煮的,喝一口汤,满嘴都是回甘。
“你们常年在这里做元宵?”我问他们。
“是咧,有好几年了。”小贩的娘子同我笑道,“只有这个手艺,也就能做这个了。”
我点点头,听小贩的娘子又道,“往日像是今天这个天气,我们就不出摊了。现在咱们银国在和凤国打仗,以后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安生日子过了。要多攒些银子,若真发生战乱,手里有点铜板也好存活。”
小贩的娘子边说边摇头叹气,我从还未问过银亦俞,银国的百姓是如何看待银国和凤国打仗的,趁着机会,我问小贩娘子道,“皇上和凤国打仗,你们心中作何想法?”
“我们这种下人,哪能有什么想法。只愿皇上派的将军能长打胜仗,愿战乱不涉及这里。”小贩娘子边搓元宵边又道,“前些日子,城里有人放传言,说是皇上为了夺凤国的国土不惜让将士们去送死,在战场上逃出来的将士们还被皇上拒在门外,都说皇上狠心……”
“瞎说什么呢!”小贩喝住自家娘子,朝我愧疚的笑了笑,“我家娘子嘴碎,您别在意。”
小贩娘子也意识到自己说秃噜嘴了,讪笑着道,“对对,是我嘴碎了。”
“我看你说的都是实话。你觉得皇上和凤国打仗对不对?”
“呦,您可别乱问。”小贩娘子紧张的朝四周看看,严肃的对我道,“皇上做什么,哪能是我们这种下等人评论的。”
我笑笑,“百姓才是国之根本,皇上该听你们的意见。”
“您可别说了,说错了话被传出去可是要掉脑袋的。”
我知道也从他们嘴里问不出什么了,点点头,继续吃元宵。小贩娘子见我不问了,又恢复了方才的神色,继续搓她的元宵。(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