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聆听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风口!
为了找到更理想的生意,韦国明到广州订好货后,不再跟着货车回去。他喜欢多留一两天,和陈子明探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他知道通过陈子明的人脉圈层很大机会可以挖掘到理想的生意。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流逝。
韦国明和秦玉云天天在一起,非常甜蜜,不知不觉过了一年多。
虽然批发部的生意算是不错,不过物价出现了很微妙的变化,一年过去了,他们的利润并没有增长多少。
整个镇上也慢慢出现了很多相同类型的批发部,这一点韦国明早就察觉到,他最担心的事情出现了。
在人们的心中有一种简单又带恶意的竞争,就是发现你这个行当好做,我马上就开始模仿。如果没有很特殊的技术含量,那这样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从广州进货,再批发出去,这种生意本来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韦国明之所以赚到钱就是前期的信息差而已。
日子虽然过得很甜蜜,不过韦国明察觉到危机四伏。秦玉云主内的能力非常强,批发部内部管理井井有条,韦国明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我们整个镇的人口也不多,商品流通量就会有一个限量,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会有一定限量,很快就到天花板,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批发部,该怎么办呢?”
“我不可能死守着这间批发部到老,我要去做更大的生意,最好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或者有很特殊的门槛的生意。”
这个想法一直绕着韦国明的大脑转,除陈子明外,没有人能理解韦国明的思维。
9月下旬,韦国明又到广州,发现陈子明有了明确的方向。韦国明决定再多住两天,向陈子明探明细节。
韦国明的进货量已超10吨,安排好这趟货,天已渐黑。
在明记批发店内用过简单的晚饭后,泡上一壶香滑的普洱茶,陈子明说:“改革开放让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快到有时候我们都没办法跟上这个节奏。国明老弟,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我们的批发行业越来越难做了。”
喝了一口茶,韦国明放下杯子,说:“是啊,真的越来越难做,做的人太多了,打价格战,无利润了。子明哥,我们也不能这样守下去,如果时代变化的再快一点,那我们很快就会被淘汰,您有什么高招呢?”
陈子明说:“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珠三角多了很多来料加工、三来一补的外资工厂,说是外资,其实就是香港和台资同胞们来我们内地建的加工厂。”
陈子明喝了一口普洱茶,继续说:“他们来内地是享受我们内地廉价的劳动力,他们肯定非常赚钱,能否在他们身上找到一些生意机会,是我近期想的一个点。”
韦国明听得非常认真,说:“您可别说,最近在我们镇上也开了好几家所谓的工厂,都是香港老板回来开的,有很多人跑去工厂上班了,现在干农活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