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致富经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千年烽火何日休!
土地就是农民的命,赵峥还想跟社员们庆祝一下自己水利工程的成功,可他的好意却被众人婉拒了,已经到了夏收的时节,现在有了水,尽快把地开好,就能赶上种植水稻,等到秋天有一分收成就多一分希望,这是苟延年跟赵峥说的。
众辽民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开垦荒地的活动中,来看热闹的村民也越来越少,村民们都投入到紧张的夏收劳作中,梁家是专职的铁匠,家里就院里屋后种着几分地的菜蔬,平日里倒是全靠大姐这个小姑娘打理着,这倒是合了赵峥的心意,若是让自己去种地,对他却是难熬,倒不是怕苦怕累,而是他从来就没有农村生活经验,压根就不会。
钱家洞所在的河北地区,种的是冬小麦,每年秋季十月(农历)播种,来年五月收获,收完麦子,整好地,灌上水还要种一茬水稻,到九月稻熟,一块地有两茬收成,靠着这“稻麦连作”的法子,河北税赋虽重却还能够勉力维持。
河北原只种旱地,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水系众多,自宋开国以来,没有燕云屏障,这里就成了无险可守的边疆前线,宋真宗时期不知哪位大人从《后汉书》一则关于张堪的故事里找到了灵感,据《后汉书》记载,“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张堪在狐奴县大规模种植水稻,最初的目标就是阻挡匈奴骑兵,至于说增加了粮食收成“以致殷富”,那倒是意外之喜了。
于是乎朝廷便在河北两路的宋辽交界区域,为阻挡北方契丹的铁骑南下,利用天然地形地貌,种植树林,挖掘、疏浚了一系列河流水系,恰在此时,沧州临津令黄懋建议在水泊边试种水稻,黄懋是福建人,最早的占城稻就是由福建传入,这种水稻非常奈旱,而且生长周期短暂,产量也很高,在他老家福建早已推广,在他到沧州任职前,占城稻在江淮、两浙三路的推广试种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拉开了稻米成为宋朝第一主粮的序幕,在黄懋的建议下,开始在沧州、定州试种水稻,也一举成功。水稻本身就比较高产作物,正好跟冬小麦衔接,又符合朝廷的布防策略,从而大面积在河北两路推广开来。
这个时节最是繁忙,麦子割下,脱粒,照例到这时候要缴一次皇粮,把脱了壳的麦子磨成面粉,市价足足可以翻上一倍,两斤麦子大约能出一斤半的面粉,这其中的利差有脑袋的人都能明白,自王安石变法施行两税法后,赋税的缴纳可采用实物税,亦可折现,用面粉代替麦子缴税也就成了约定俗成的合理避税惯例。
然而磨面本是最耗体力的,有牲口的人家还好,蒙了牲口眼睛,磨一袋面也就半天。没牲口的人家全靠人推,费时费力,效率着实低下,赵峥自己推了一天的磨,直觉得这比在部队里一天高强度的训练还累,更觉得自己一肚子墨水,但干起农活来自己比最寻常的农人都不如。而要把旱地开成水田,翻地、施肥、灌水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也是耗时耗力,农时又是耽误不起的,所以这一段日子里,人力、畜力、时间都显得格外紧张。
赵峥造好了水车,只利用它来供水而放弃它产生的动力实属浪费,本来在他的设计里就预留了动力输出的设计,他让梁老汉帮着打造的齿轮本就为了动力传动,只是他当时并不知道该做什么,现在自己被推磨折磨得痛苦不堪,又看到村里需要投入大量劳力的磨面工作,他自然有了主意。
赵峥并不知道,深陷小农经济结构的中国农村,虽然几千年里生产力逐步得到发展,但是受制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模式,农民始终挣扎在生死线上,并没有余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建设,这使得大规模开荒和大型农业工程的建设对广大底层农民来说根本就是渴望又不可及的天方夜谭。
《天工开物》里就有详细水碓子、水磨的设计和介绍,这在大学里自己撰写《中国古代机械史》论文的时候都做过研究,凭着自己的技艺和机械设计的专业,画出图纸全然不是难事儿,他找来杜松,让他负责按自己的设计在河岸边搭起一座磨坊,有了赵峥详细的图纸和杜松的巧手,仅三日就建好了。
有好奇的村民早听说这是磨麦粉的玩意儿,听说赵峥这边建好了,纷纷过来围观,赵峥当众命人把事先准备好的晒干、过筛、加水、静置的麦子倒入进料口,搬动把手,铁质齿轮咬合发出响声,水车旋转的动力通过齿轮组的传动,带动磨面机发出巨大的响声,一炷香的功夫,从雪白的面粉和褐黄的麦麸就分别从两个出料口纷纷落出,一袋麦子转眼间就变成了半袋白面和半袋麦麸,看得众人目瞪口呆,有这玩意儿可是能省多少劳作,众人围住赵峥,纷纷请求用这东西给自家磨面,赵峥自然来者不拒,只不过天下自没有免费的午餐,磨面自要收加工费,但结算方式非常灵活,麦子论斤兑换面粉麸皮、直接留下面粉麸皮、收铜钱、甚至帮着辽民开荒都可以,有苟延年把关,赵峥自不担心亏本,只嘱咐他价格不可定贵。
磨坊不需多少劳力,让苟老安排了一户缺少劳力的辽民,一个老妇带着半大孙女就支应起了磨坊的运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