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熟悉的电话号码 (第2/2页)
海因茨用颜色指代数字,那么,这些数字代表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宋瑾数了数,便利贴与蓝色符号并列,有的是七位数,有的是十位数,最长不会超过十二位。说到数字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电话号码,美国当地的电话号码加上区号是10位数,手机号码是11位,其他国家也大致在这个范围之内。宋瑾突然开始怀疑,难道这份公告板记录的不是工作内容,而是一份加密的通讯录?海因茨住在废墟里需要跟许多人保持联系,所以将这些人的联系方式秘密写在了一个显眼的位置,既能够随时使用,又不容易被人发现?
但既然废墟的人不能随便进入海因茨的房间,他又何必大费周章?
……不,跟这个无关,跟通讯录上的那些人有关。
他们的身份不一般,他们很重要,又需要保密。
当机密性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不管会不会被人发现,都有必要保护他们的信息。
宋瑾不敢肯定海因茨联络的一定是蔷薇密会的人,但这些人的身份一定很特殊。如果能把他们的真名全都解读出来一定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但他手上的线索实在太少,又缺乏足够的时间。
总之,先得解读出那些电话号码,苏暮夜认识的人比他多,他可能会认出这些号码是属于谁的。
宋瑾立刻着手统计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出现的概率,由此推断每个颜色所代表的数字。这个步骤出乎意料的简单,海因茨使用的是彩虹七色加上黑白灰,红是1,橙是2,以此类推……黑白灰分别是890.很幸运,他不是一个密码高手,同时又不走运的碰上了宋瑾。
难怪那些流浪汉让他们不要报警,他们可能知道公告板的存在,也知道它的一部分很容易被解读。在警方到来之前,他们肯定会把这些东西处理掉。这样一来的话,那张山寨卡片倒是不知道会流落到谁手里去了,宋瑾希望他们可以老老实实地把它交给蔷薇密会的人。
解读出每个颜色所代表的数字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
他依次写下便利贴组成的电话号码,它们的来源很复杂,有的确实属于美国当地,有的来自于宋瑾不知道的国家。
其中一个号码他很熟悉,但一下子又想不起来。
他想了想,拿起酒店的电话试图拨了一下,是本地的电话。
那边响了几声,居然真的有人接起来,宋瑾听见接线员礼貌的声音:“你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研究院,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宋瑾大吃一惊。
他呆住了,那边见他没有动静又问了几声。他赶紧挂掉电话深吸几口气,听见自己的心脏在狂跳的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
是他学校的电话?建筑学院的?
那里竟然有海因茨的熟人?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