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 老银币的算计 (第2/2页)
很快,林师傅故意把许大茂的消息透露给了自己的小徒弟张幼麟。
这个徒弟是别人硬塞给他的,他不想要,但人在江湖,太多身不由己,他一直觉得这个徒弟心术不正,就拿这件事考验一下了。
很快,张幼麟就跑来了师叔家,跟师傅很不对付的师兄弟!
“张师叔,师侄给您请安来了!”
张姓老者看也不看他,张幼麟又要出声,被一旁的青年人喝止:“大胆!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叫张天师!”
“是,是,张天师,小子鲁莽了,但上次天师所说,只要我在师傅那里得到了重要的消息您就愿意收我为徒,教我真本事!”
张天师总算睁开眼睛,看着张幼麟缓声问道:“什么消息?”
“师叔可不要骗我,我告诉了您,您要是不收我,那我可怎么办?”
这个时候张天师看了看侍立一旁的弟子,那弟子立刻心领神会,走上前去,把张幼麟拉到了一边。
“师弟,不知你说的重要消息是指哪方面?”
“师兄,是这样,我无意中听到师傅说起有个人快四十岁了,不能生养,只要能让他有个孩子,他愿意倾其所有,哪怕倾家荡产。”
这师兄眼珠子一转道:“那他要是反悔呢?”
“师兄,这有何难,只要师傅出马,保管叫那厮佩服的五体投地!”
“那,师弟可知,这家伙有多少家底?”
张幼麟微一沉吟:“嗯,能有个2000块钱吧。”
坐在前方的张天师微微颔首,弟子马上会心一笑:“师弟放心,事成之日,也即是师弟入门之时。”
张幼麟千恩万谢的走了出去。
和尚道士赚钱不外乎几种方式,在以前除了祭祀、占卜等就是坑蒙拐骗,其实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假和尚道士非常多,行走江湖就是坑蒙拐骗,传了几代之后,谁知道真假?
张幼麟之所以急着换师傅,主要还是他师傅太死板,上头不让搞封建迷信,他就一点不参与,可钱从哪来啊,所以只能是清汤寡水。
但他师叔就不一样了,一直在偷偷的做*事,占卜,红白喜事等,坑蒙拐骗也没少干,可谓富得流油,因为谨慎小心,又是客户介绍客户,所以一直没被发现。
张天师对着一旁的弟子道:“去吧,这次就当你的出师测试了。”
那弟子躬身一礼,恭敬答道:“是,师傅。”
何雨柱这边拿着一封介绍信过来找许大茂了。
许大茂一脸的便秘表情。
“柱子哥,您就高抬贵手饶了我吧!”
“大茂啊,你这话从何说起?”
“嘿嘿,柱子哥,你看,你们单位要记录下乡放电影的素材,也不用跟着我吧,这不还有其他人么嘛,你去找别人好吧。”
“怎么,大茂,非要我过去找你你们院长你才肯合作?”
许大茂像吃了个苍蝇似的难受,主要是他下乡是有土特产收的,这几年水涨船高,仨瓜俩枣的已经打发不了他了,出去一回怎么着也要弄个三五块钱,这有人跟着可是不好办啊。
就这样,不管许大茂多不情愿,两天后下乡,何雨柱骑着自行车带着摄像机就出发了。
许大茂在放电影时有些心不在焉,主要是何雨柱一直找人聊天,他怕这些村民把他卖喽,索贿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捅出去够他喝一壶的。
就这样,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何雨柱跟着许大茂下乡了13次,每次1-2天。
看着这个时期的农村,农民,何雨柱的内心又受到了一次洗礼。
这里是四九城郊区,后世的4环、5环,在这个时候还有些土坯房的存在,人们依然人均一身衣服,甚至有的家庭没有多余的碗筷招待客人。
养的家禽家畜也很少,村里根本不舍的吃,都用来孝敬了。
过年的年猪就是为数不多可以解馋的东西,经过了这么多年,打猎已经成了传说,野兔野鸡也快成传说了,不去到山里根本碰不到。
当真是任何时代都有阶层,这个时期工人苦,但工人可以吃饱饭,几亿农民日思夜想的盼着就是成为工人,要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中专技校呢。
何雨柱知道,到了2006年,种田纳粮这个三千多年的压在农民头上的**才被搬走,靠的不就是这半个世纪的积累么。
只要道路是对的,哪怕暂时的原地踏步,哪怕短暂的迷失,等到重新启程,我们依然可以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