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平静的四合院 (第2/2页)
端午节时,孩子是人们祈求神灵庇护的重中之重。女孩要在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里面装着五毒,意思是“收”了五毒。
今天,孩子们身上的“缯子”和“葫芦”成了小媳妇们相互炫耀的资本。
五月初正是樱桃、桑葚等水果成熟的时节。因此,老四九城人过端午节还有吃“五月鲜”的说法,据说吃了“五月鲜”整个夏天都不会有蚊虫叮咬。
此外,老四九城的粽子也有讲究。与南方的糯米粽子不同,这里的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据说“二米粽子”要在端午节头天包好,第二天吃才劲道。
何雨柱对这些习俗大多是凑个热闹,敬而远之,看着别人整的热热闹闹,他就只包了十几个粽子,上好的糯米,加上蜜枣和葡萄干,吃的时候撒上白糖,美味!
院子里自从上次偷盗事件过后越来越多人家门上了锁,一大爷也无能为力,先是二大爷,接着许大茂,然后又有几家,贾张氏很是指桑骂槐了几天,没人搭理又偃旗息鼓了。
刘洪亮又提出和秦淮如领证的事,毕竟领了证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一起了,秦淮如一直推脱,已经闹了几次不愉快了,还被贾张氏骂了几回。在这么不清不楚的拖着,院里的名声都能臭大街。
一大爷也找了秦淮如几次,秦淮如一直不表态,易中海的耐心再多也有消耗完的时候。这会儿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宝贝徒弟李东,已经是二级钳工了,破了轧钢厂近几年的记录,晋升2级最快的工人。
这不,今天端午,又是周末,一大爷单独邀请了李东一家六口来家里吃饭!
饭桌上,李父李母很是感激。
易中海对李父说:“李老弟啊,咱们就是了解的太晚,都在同一个大院里住着,咱们以后可要多多亲近走动啊。”
李父举起酒杯回道:“老哥,啥也别说了,都在酒里,感谢你为李东做的一切!”
说完一饮而尽,那真挚的情感让易中海都有些动容。
李东:“师傅,我再敬您一杯,祝您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一大爷哈哈大笑着喝下杯中酒,不住夸赞着李东,李东也马上给父亲和师傅倒酒。
酒宴在一团和气中持续了很久。
何雨柱根本没当回事,贾家就不同了,秦淮如一共就买了半斤米,包了三个粽子,贾张氏一个,棒梗一个,秦淮如和两个女儿一个。贾张氏三两口吃完了,瞪着秦淮如,嘴里嘟嘟囔囔的,又拿起窝头啃了起来,今天的菜是炒冬瓜,刘洪亮买了个大的冬瓜,秦淮如直接砍来了一大半。
第二天,6月15号,星期一。
上午工业部通知厂里,让卢兰有空过去下,下午两点,何雨柱带着卢兰就去了。路上一直叮嘱着,千万不要参加代号工程,绝对不要离开京城。
到了工业部,何雨柱被留在了大门外,这会儿站岗的是军人,何雨柱去套个近乎都没回应,只得在门外溜达一会儿。
过了大半个小时,卢兰出来了,何雨柱马上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