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乘风界水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干支一

第一百六十六章 干支一 (第2/2页)

由于天干地支的意义均来自于树木,所以他们的原始字义也被人们赋予了生动的说法。

干者犹树之干也。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酉:就也,万物成熟。戌:灭也,万物灭尽。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组合序列

规律为——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

来源浅考

远古的天皇时代,已有干支历法及岁时的雏形。“干支”古名“岁”(摄提)。据《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记载:“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着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地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岁”以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易·系辞》寒暑相推而岁成。《三皇本纪》:“天皇氏,木德王,岁起摄提”。明代着名史学家万民英根据中国古代文献文记载确定天皇氏时代已发明干支历,在其着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天干地支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时编撰的官方正史着作《资治通鉴》就以这套干支术语纪年)。

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如“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着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

干支纪元法是以北斗星斗柄的指向确定“月建”,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月份的标准,称为“斗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汉书.律历志》:“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指也。”就说明了辰,月建所指。古老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斗柄旋转一圈(从立春到下一立春),谓之一十二月建,“十二月建”是干支历法的基本内容,依据北斗星斗柄的指向确定。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节气变化有密切关系。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为古代人民判断季节的依据,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北斗星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干支历法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或“十二月令”),每月令含两个节气,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月建”,又称月令,是古人干支纪月的一种方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