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驰骑谕幽并(8)幕府山横六道倡 (第2/2页)
萧宏也在看着她的眼睛。
只因大家都已经知道,那条剩下的路是什么路。
死路!
“这山叫做幕府山。”沉默片刻之后,萧宏看向隔江的远山,说了一句话。
一句似乎与事件无关的话。
达六与萧宝钗看着他。
“昔年晋元帝自广陵渡江,丞相王导建幕府于此山,因而得名。”
“而此处江面虽阔,水流却甚是平缓。为防北魏渡江,是以朝廷驻大军于此。”萧宏又再说道。
“而我,便是驻军主将!”
说完之后,他也不再说话,只站起身来,向达六与萧宝钗二人略一抱拳,细细看了萧宝钗一眼。回身上马便向山下奔去,只留下达六与萧宝钗二人自坐亭中。
说到此处,刘秉忠又再停了下来,喝了一口茶,也叹了一口气。
“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在这个世上,真想要做成点事,权力,却还是基础。”
“这倒是实在话。”杨黔与柳月亮二人听了,不由都点了点头。
“然后呢?”柳长街却还是个孩子,根本不懂权力是什么东西。只是听得精彩,着急向师父问道。
“然后第二日便是十五,达摩与达六便趁着月色,由那幕府山渡了江去!”刘秉忠说道。
看着杨黔与柳月亮,“而两人到得幕府山时,眼见穿过军营正要渡江,八月中秋的天气,却突然下起了暴雨。梁武帝的追兵也至。
自然免不了一场大战。
这一战达摩一方虽是只有两人。却是一夜风雨,杀得山河尽赤!
但却据说杀到后来,是萧宏发现北魏兵渡河而来,被吓得下令兵退三十里。
达摩二人方才得以从容渡江
后来在第二日天亮,却没有见到一个魏兵,而萧宏经些一退,在史书记载便成了,“驻大军,偶发暴雨,萧宏误以为敌攻,即弃大军偷回建康。大军觅宏不得,纷纷散归。”
“弃甲投戈,填满水陆。”
“难道这是萧宏帮了他们二人?”杨黔道。
“那也说不清。”刘秉忠答道,“却说那达摩二人本为救世人之苦而来,但一路所见却尽是杀戮。”
“兄弟渡过江北后,终于各自走向了自己的道路。”刘秉忠接着说道。
“达摩执守佛法渡世人,上少林,面壁九载,创下七十二绝技。”
“而达六,经前晩一役,却益发坚信,平天下终须以武止戈。”
“他便以鬼谷子之学,溯江入川。在经过诸般苦难,以救众生为愿。取天道轮回之意,由已之名。创立“天轮六道。”
“天轮六道,难道与六道轮回有关?”杨黔问。
“达六原是佛教出身,取此名字,自是与佛法所言六道轮回有关。”刘秉忠答道。
“少林绝学历经千载,自是不必多说。而达六所创六道,千百年来,只在暗处行走。以天地轮回,渡世救人为教中纲领。阴阳奇谋,收集天下情报,处置暗杀为手段。”
“行佛法无边之力!”
“天轮六道,虽是所用手段不同。却一直在暗处维持天下力量的平衡。是以教中无双国士,奇门遁甲术士,武林绝学高手,数不胜数。”
“而其掌教令牌,便是那一块玉璋。名为“天轮六璋”。
“天轮六道”,自第一代达六老祖起,传下了规矩便是,“只认掌教玉璋,不认人。”刘秉忠终于将话说完。
“而达摩大师带来的‘大乘佛法’经书,在幕府山一战,也毁于兵火。”
“在百余年后,唐朝太宗皇帝,又才遣法师西去天竺,取回的真经。便是那时被毁去的‘大乘佛法’三藏!”刘秉忠叹道。
“那么萧宝钗呢?”柳月亮终究是一个女人,在听到所说的诸多变故之后,心里挂牵着却是同为女子的萧宝钗。
一一一一一一
那一夜,月虽半弯,却满西楼。
“那我去做什么?”达六听到达摩叫他不做和尚,笑着问他。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达摩笑着,“你应该快意恩仇,匹马佩剑,涉江湖!”
“或者两匹马。”达摩又笑道。
“两匹?!”达六瞪着眼睛。
“两匹。”达摩很肯定地看着他,看着他腰间衣带上系着的玉璋。
达六顺着他的眼神,低头看了一眼,兄弟二人不由地同时笑了起来。
一一一一一一
微风拂面,柳月亮看着窗外的天空,不由也笑了起来。
“那么,与师父少年做过的和尚,又有什么关系呢?”却是柳长街又有疑问。
一一一一一一
第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