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驰骑谕幽并(3)双骄东渡论道场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城门集一柳长街!
他看着杨黔说道,“咱们不如暂且放下这“七十二绝技,”不再去想。且来听你先来说说达摩大师的故事?”
柳长街正坐在旁边,大人们说的话,听得似懂非懂,十句话里却有八句不明白。这时听到师父要二叔讲故事,不由喜笑颜开,只是看着二叔,等他快点讲。
杨黔见刘秉忠说起,回过神来看着柳长街笑了笑,“也好,我且先说说我自书上找来的故事,权作抛砖引玉。”
柳月亮添上茶水,只听杨野说起:
“菩提达摩大师,种姓刹帝利。原名菩提多罗,天竺人,是南天竺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
自幼拜般若多罗尊者为师,出家为僧,改名菩提达摩,后成为天竺禅宗二十八代祖师。
一次,达摩大师问师父,在得到其佛法真谛之后,当去何处传教。师父建议他去中国,并告诉他不要去中国南方,因为南方君主好大喜功,无法领悟佛教真谛。
于是达摩大师在南北朝刘宋年间,乘船来到中国南越地方,今江西行省广州路。其登岸处至今立有“西来初地”一碑,并建有千年古刹“华林寺”。
达摩大师自海路来到震旦后,闻说梁武帝信奉佛法,于是至金陵与其谈法。但由于达摩大师与梁武帝萧衍的佛教理念不合,遂“一苇渡江”止于嵩山少林寺。于寺中面壁九年,称‘壁观婆罗门’。”
说完这句,杨黔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刘夫子,柳月亮和柳长街三人看着他喝完一口茶,放下茶杯,看了一眼门外的阳光。又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后看着三个人又再停了半刻钟,却不再说话。
屋里的空气突然变得如同屋外的流水般安静,三人方才反应过来,瞪着杨黔。
“讲完了?”柳月亮问道。
“讲完了。”杨黔看着她,答道。
“这么快?”柳月亮诧异道。
“书上写着就是这么多!”杨黔也看着她。
柳长街也看着杨黔,本来安稳想听个故事,二叔三两句话便讲完了,不由大失所望。
刘秉忠看了看三人的神情,也不禁笑了笑。他拿起片刻前柳月亮添了热水的茶,中秋已过,秋风很凉,但杯中茶水尚温。
“你这辈子有两件事不能去做。”刘夫子对扬黔说道。
“哪两件?”杨黔本来就已经对刘夫子大为钦服,此刻听到他要指点迷津,忙躬身向前道。
只见刘夫子举起右手,伸出两个指头,不紧不慢地说道,“一不可说书,二不可写书!”
空气又再片刻宁静,“噗”却先是柳月亮一口茶水喷了出来。杨黔听完先是张大了嘴,待得反应过来,也是哈哈大笑。
柳长街却是不甚明白为什么二叔不能去干这两件事。只是见三人开心,自己也陪着三个大人笑起来。
孩子的快乐,只是快乐!
几人笑了片刻,刘夫子见笑声停了下来。“现在却轮到了我讲故事。”
杨黔三人见他说话间站起身来,不由目光随着他的脚步看过去。
却见刘秉忠转身走到身后的那幅达摩祖师画像前,手搭在底下横轴,看向三人说道,“这里却是两个和尚!”
说话间手转画轴,已将那蝠达摩老祖的画像翻转过背面。
杨黔三人看时,却都是一惊,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只见达摩祖师的画像背面,也画着一个和尚。
一个身着黑色僧衣的黑袍和尚。
一一一一一一
杨黔三人看过去画上,只见画里的和尚亦是鼻高目深。但却没有胡子在脸上,长得眉目甚是清秀。身着黑袍,也是站立迎风,脚下踏着一根芦苇,亦是正渡江而上。
几人惊讶,只觉得这幅和尚的画像依稀是在哪里见过,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
刘秉忠见杨黔三人发愣,微微笑了笑,转手又再将画翻转回来原本的达摩老祖这一面。
“这画上的两个人长得好像!”此时柳长街最先反应过来,指着画像大声叫了起来。
听柳长街这一声大叫,杨黔与柳月亮方才想过来。原来自己二人一直觉得在哪里见过的画面,却是刚刚看到的达摩大师画像。
柳月亮却是要认证,慢慢走过去,见刘夫子同意,接过画轴认真看了达摩画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