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驰骑谕幽并(2)少林罗汉我敢当 (第2/2页)
“如果拳法不是为了打架杀人,又何必要创造出来?有什么争吵不如两个人对着吐口水就好啦?!”他又笑起来。
几人也笑!
“但我却听说少林七十二绝技有些十分难学,那些和尚穷尽一生,也只能学到一两样?”杨黔说到和尚二字,不由顿了一顿,看了一眼刘夫子,想起他少年时也当过和尚。
“那是寺庙里的和尚终日无所事事,用错了方法,自寻的弯路!”刘夫子却似不曾听见和尚二字,丝毫没有在意。
柳长街年龄尚小,只是听着两人说话,却是不甚明白。
但杨黔与柳月亮二人却是懂的。二人见说,不由同样一惊。都看向刘夫子。
“如先生所言,岂不是有人可以将七十二绝技全都学会了去?”却是柳月亮问道。
刘夫子见问,却不回答柳月亮的问题。
“这少林七十二绝技是由几人创造出来?”刘秉忠看着柳月亮二人反问道。
杨黔与柳月亮听到刘夫子这一问,不由目瞪口呆,心头大震!
二人习武多年,长在军中杀戮,只是想着武艺之难,却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这样一层!
从武学存在的根本,去看这个问题。
“既然有人能够平空创出这七十二绝技,难道别人照着学,还会更难吗?”刘夫子又问道。
“寺庙里的和尚之所以说难,是因为他们只是一直在练习学习,却从来不拿出去用。也就是去跟人打架。学功夫,在于他们,倒成了似在学习一些全无用处的东西。”
“不去用,就无从比较。没有比较,自然不知所学的高低深浅。于是他们也不去管高低深浅,一直深究一种武功到老死!”
“而其实他们大可不必深究到那种程度,这些武功,也许从他们开始学的时候,就已经会了!”
“也许,到最后他们所纠结的绝技,已经与达摩之前创造的全然不同。已经变成了他们自己想要的武功!”刘秉忠看向门外的那棵红叶随风飘扬的大枫树,叹了口气道。
杨黔与柳月亮今日听得刘夫子所言,一时呆在桌前。如醉佳酿,如痴花影。二人竟然只在一盏茶的时间,窥探到了武学的另外一重境界。
二人回过神来,不由齐看向柳长街,庆幸他的机缘,能拜得刘夫子为师。
“那么,武学若是如此,那么岂不只是浮于表面?终究不得深入?”杨黔又再想起方才心里的疑惑,向刘秉忠问道。
“学海无涯,而生有涯!”
“表面是指到什么地方?而“深入”两字怎么看待?‘白首太玄经!’世上的知识浩瀚如八千个烟海!学完总是学不完的。”
“人生有限,够用就好!”刘夫子道。
“那若是不够用呢?”却是柳长街见三人说话开心,也接上口来问了一句。
“哦!”刘夫子看着他,微微笑着也没有回答。却问了孩子一个问题,“若是你吃饭的时候,一碗米饭不够饱,怎么办呢?”
“那就再吃一碗呗!”柳长街笑着说道。
刘秉忠点点头,“对啊!饭不够,可以再添一碗。功夫不够用的时候,咱们自然也可以再去练再去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