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发财 (第2/2页)
倒是看网文知道百达翡丽、劳力士、欧米茄、江诗丹顿、宝玑、爱彼
浪琴等等,邢承恩都没见过。
唯一见过一块儿梅花表,还是老爹带着的。
作为一普通人的邢承恩觉得一个手机就把时间看了,带腕表那是什么?
更想象不到把一辆车或者一套房带手上是什么感觉?钱多的没地方投资了吗?
如果不是收藏级的名表,升值潜力是比不过房产升值的,或者茅台比房子升值更快。
当然茅台也算是炒作起来的奢侈品了,懂得都懂。
手表没看出什么名堂,也没有看到让自己心仪想入手的。
倒是坐船游览莱茵河,看两岸的风景真不错。
本来阮玲玉要参观教堂的,邢承恩没敢进去,瑞士南边就是意大利,离梵蒂冈没多远,连保卫教皇的军队都是瑞士近卫军,咱还是躲着点。
人家老大要是在的话可是有12亿小弟,咱还是小心点吧。
每天阮玲玉都会汇报一下进展情况,黄金已经拉完了。
苏伯找了30多辆车,从比利时进德国,拉上东西转法国进瑞士,不直接从德国进来,卸货之后走法国回比利时。
车辆到比利时换车在来一遍,不让同车号来回进出,虽然没监控,但是留下记录过于频繁不好。
欧洲国家一些货车,拉货路过一些国家很正常,你要是来回两地往返跑,拉什么东西能这么频繁,你说不清楚。
一切进行的很顺利,黄金已经拉完了,现在正开始装艺术品,油画、版画、铅笔画、古董钟表、集邮册这些好说,麻烦的是雕塑。
小件也都好打包,有些大件太重了好几吨重,都先放放最后运。
各国的货币也都拉进金库了。
苏雨涵说大概统计有1300袋的金马克、金法郎和金镑,711袋20美元金币,数百袋金银币,9袋珍稀的古代金币,自二战结束后金银币都不在世面流通了,但是收藏市场很吃香。
时间紧现在只是论袋入库,等专业人员清点完后才能估值,慢慢放出去,当然极具收藏价值的都会自己收藏。
数百袋英国金边债券,也需要清点,债券还好说瑞银就能搞定,但有些地契就需要慢慢核实看看如何处理。
因为二战后有些国家都不存在了,哪些地契还不知道能不能生效。
还有些追索期的土地也不能碰,你说不清来源,人家失主的后人也在打官司追索中,都是麻烦。
一两块地有可能是你家族长辈收购来的,一大批土地的地契出现,谁都知道有问题了。
至于面值达27.6亿的德国马克现金,现在没法处理,1948年德国政府已经回收了,20多年过去了你冒出这么大一批现金,第三帝国的宝藏在你小子手里吧。
不打自招啊,原先苏伯还想通过瑞银解决掉,但是苏雨涵说这些换了就是找死了。
倒是在收藏品市场里可以出一点,但是量这么大就别玩了。
看看,还是要让了解情况的人把握事态,要不都不知道哪里出纰漏。
纸币也留专业人士清点后值得收藏的留下一些,剩下的销毁吧,白得的,毁了也不可惜,要不怎么发现了不好说了。
20块重200公斤的银锭,40袋银条,这些准备化成1000盎司的标准银锭,留保险库就好,真需要变现,通过瑞银的路子在伦敦金银市场也能消化掉。
63箱另55袋银盘子,也需要专业人士来鉴定,能见光的以后自用,不能见光的再安排。
1袋白金和110袋钻石和珠宝也麻烦,白金好说,就6块白金锭,怎么都能圆过去。
苏雨涵大概看了一下,很多珠宝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啊,而且钻石都是克拉级别的,每年产出有数的。
珠宝也要找人鉴定,见不得光的应该也不少,以后也是放金库的命。
钻石能每年拿出一点来和珠宝公司合作,或者干脆收购一家珠宝商,自己生产自己订制的珠宝就洗白了。
好在这批钻石都是切割过的,省了很大一步,戴比尔斯背后的英美资源集团可不好说话。
邢承恩倒是知道后世加拿大一下成了钻石大国,这个时空要不要搞一搞。
要是搞了的话安保要加强啊,人家是有军队的。
除非咱也把军队做起来,要不人家都不正眼看你就要弄死你。
邢承恩倒是对珠宝有兴趣,不但能洗白,以后当海王也有资本了不是?
同样价值100万米金的珠宝和现金,你说那个成功率更高?
男人觉得都一样,但是女人基本选珠宝,很奇怪不是吗?
邢承恩是有意收购一家珠宝商的,奢侈品以后也是大有作为的。
LVMH现在还没成立,轩尼诗咱也能入手吧,奢侈品的贪吃蛇可是在后世太有名了。
1971年,轩尼诗家族第七代传人忌廉·轩尼诗促成了酩悦香槟和轩尼诗干邑的合并,创立的酩悦轩尼诗集团。
87年才被路易威登合并,LVMH正式开始成型。
今年正好71年,轩尼诗和酩悦的股票咱也能先下手,邢承恩可是在葡萄酒方面也有想法的。
不过收购法国的酒业不知道会不会被法国政府刁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