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地道战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穿越大宋:拯救赵氏!
狡兔三窟。
天竺人比兔子还狡猾,竟挖空心思精心设计了这么多洞。
望着这些隐蔽的洞口,赵楠一阵恍惚,后世的华北、冀中平原用以抗战而独创的地道战,天竺人现在就会用了?
赵楠陷入沉思,看来,印度恒河水里的那头青牛,它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啊,先是火枪军横空出世,现在又拿地道战对付紫霞国大军,事实摆明,这绝非偶然,而是一种预谋。
赵楠推测,那头青牛,十之八九穿越而来,它不但精通后世的科学技术,也深入了解后世中国的战争史。
一代伟人的智慧结晶,“敌进我退,敌疲我扰”的游击战术,也被天竺人运用的淋漓尽致。
天竺人之智近于妖。
然,明知紫霞军无人可敌,不可战胜,还要绞尽脑汁,百般挑衅,这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与紫霞军同归于尽的节奏吗?
这一点,倒是符合天竺人见不得穷人过年的一贯风格。
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曾途经这里的高黎贡山,损兵折将。今日,天竺人仍在此地布阵,与紫霞军死磕到底,难道天竺人算准了,对方会步蜀军后尘不成?
想及此,赵楠顿感压力倍增。今后的每一步,亟需小心谨慎为妙,以防坠入那头牛的彀中,堕落于万劫不复的深渊。
毕竟,那头牛知道的太多了。
“传令,在附近捡拾易燃、相对干燥一点的柴火。”赵楠吩咐道,“每个洞口都要堆放柴火,并派人团团围住,一旦敌人露头,直接开枪射杀。”
一霎时,柴火堆满洞口,赵楠令众军同时点火,放起烟来,黑烟弥漫,众军采摘芭蕉叶,朝洞口猛煽,一时浓烟滚滚。
地洞里的天竺人,被呛得涕泪交加,上不来气。为逃命,在地道之中相互推搡、踩踏,慌不择路,有的被呛死,有的被活活踩死,有幸运一点的,刚逃到洞口,一露头就被火枪结果了性命。
如此看来,天竺人并没有学到地道战的精髓:防水防火防毒气。而仅仅是学了个皮毛。
约摸持续了半个多时辰,哀嚎声喊叫声渐息。赵楠命人打扫战场,共清理出天竺人的尸体一百二十具,火枪一百二十杆。
人数正好是一个连的编制。
赵楠已经见多不怪了,而是在情理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手的轮廓在他的心目中,逐渐清晰起来,完全证实了他的预判。
他很清楚,即将迎来的,是一场后世的现代化战争。
既然打地道战,就要让天竺的阿三受到教育,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人民战争,什么叫让挑衅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地道战,总会有一个出口在大本营附近,或者在田野,或者在村庄。设计者的初衷,就是要把握住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
天竺人既以华北平原的地道为蓝本,建造之时,当然也会沿袭这样的思路。
但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赵楠的脑海里:华北平原挖地道,都是在黄土层。这大山里到处都是悬崖峭壁,脚下的土地也是巨石遍布,天竺人究竟怎么挖出来的地道?
全歼敌军,赵楠命人只留一个洞口,把剩余的洞口全部用土填埋,并用树桩夯实,以保证每个洞口都密不透风。
做好这一切,赵楠亲自手持火把,进入地道,四周全是岩石,约摸两米高,浑然天成,毫无人工手刻斧凿的痕迹。沿着蜿蜒曲折的地道走了几百米,火把并没有熄灭。
看火把的火焰,仔细辨别它微微跳跃的方向,就证明那里有新鲜风流不断地吹进来,他继续沿着地道向有风流的地方走,良久,果然证实了他的猜测。
地道贯通前方的,是一个巨大的溶洞,里面的厨灶床铺,日杂用品等一应俱全,应该是敌人的大本营。
这也解释了这条地道并非人工开挖,且没有防水防毒功能的疑问。只是天竺人充分利用天然的洞穴加以改造,开辟出的一条杀人通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