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洪恩炤 (第2/2页)
剩下所有人编队排组,集训一个月,在协助北海镇忙完秋收后,他们穿着统一的工服,背着标准的行囊,从北山码头,陆续登上了三百艘帆船,踏上前往大员岛的行程。
从朝鲜,扶桑,交趾,汨罗,吕宋,爪哇‘购买’的近三万女子,正在岛上种桑养蚕,织布采茶。
送走了流民,九斤下令包磊扩增骑兵三千,因为新炼出的铁胚已经达到了枪管使用标准。
位于东南山田家庄的兵器坊新一代步枪已经问世,这款长一米六的拉栓步枪,不仅使用了新式尖头子弹,还加装了十发装弹仓,枪管内壁也刻上了膛线。
只是因为火药杂质问题没有解决,每打一发需要拉动枪栓上弹,即便如此,有了这款在三百步内可破甲的新式步枪,北海镇已经不惧任何武装集团的侵犯。
新增的三千名十五岁左右的骑兵已经完成队列、马术等基础训练,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三千人马离开北海镇,悄悄进入东南山练兵靶场。
他们将在那里熟练掌握新式步枪的使用和保养训练,成绩优异者会被选进四季园卫队,成为常义率领的铁卫小队成员。
铁卫小队是道观卫队,本意是为保护道观不受流民和朝廷兵马袭击而设立。
这些年常义和金毛长期驻守牛头山,久而久之,常义训练出五十名昼伏夜出,沉着冷酷的特殊人员。
这些十**岁的孤儿用强弩,燧发枪为武器,通过伪装,潜伏等手段,在和虎啸堂,包磊的骑兵营演练时,多次成功完成对中军突袭并斩首将领的科目,让人刮目相待。
九斤知道后,对他们从头到脚进行了重新包装,从伪装服,作战口粮,急救药包,远程狙击枪,多功能战术刀全部配齐。
当包磊率领第一支全火器骑兵,在东南山营地训练时,常义率领他的突击小队,正和巴彦他们的飞天营在鹰嘴峰训练营地苦练飞天技能。
当1635年上元节即将来临时,在北海镇陪着孩子堆雪人的九斤,接到了一封意想不到的书信。
送来这封信的王家老三王寿,当年和他二哥王禄跟随洪承畴前往榆林上任。
几年下来,两人已积功升至千总,深得洪承畴器重,此番充当信使,也是借机归乡探亲。
九斤召集王铮、包磊、岳琦、常义、车贤前来朝阳殿议事。
在宣读了来信后,众人才明白事情有些棘手,原来这叫洪承畴的人,现在已是太子太保,挂兵部尚书衔,行五省总督大权的要员。
由于山陕义军已经离开山西,洪承畴要征调中阳县的团练马队出征。
李东和洪日庆的马队有五千数,与义军各首领并不陌生,若是随朝廷兵马围剿起义军,两下就成了生死大敌,这将会对大武镇安危造成严重威胁。
王铮已是北海镇的核心成员,听李春念完信件,有些担忧的说:“五省总督虽是临时职务,但却没有准确任职时间,且权限极大,持尚方宝剑,若是一口回绝,对大武镇同样会带来灭顶之灾。”
九斤想了想,问李春道:“宋先生可有飞书来?”
李春回禀:“年前来了拜年信后,二十多天再无消息。”
在坐的只有常义和宋文茂熟悉,闻听后笑道:“难得这宋先生也有没主意的时候。”
九斤也笑道:“李东一直想要出征,在得知王禄和王寿都升至千总之位后,想必和蔡兴二人,没少给宋先生添堵。”
车贤说:“怎么,那俩小子莫非要另起炉灶?这可不行。”
九斤摆摆手说:“三师兄想的远了,他俩最多是想出去玩玩,这样吧,李东从未与义军有过接触,可让他率两千响马和义军过过手。
洪日庆接替李东的职务,到东平堡任职,和蔡兴的团练营承担大武镇防务,包磊的火枪兵继续按计划完成训练,同时做好增援李东的准备。”
众人听完均表示无异议,以为此事就此结束,忽听得九斤缓缓说道:“我这几年都没出山东,浑身骨头快生锈啦,该出去转转了。”
王铮听完一愣说道:“北海镇兵马甚多,有什么事非要公子亲往?万一朝廷再有人趁此惦记北海镇,如何是好?”
车贤、包磊等人都没言语,因为有八千马队在,护住北海镇不在话下。
九斤说道:“你是担心那姓温的首辅吧,京里有消息来,他得罪了东林一帮人,还跟那个叫复社的组织死磕,已经焦头乱额啦。
朱巡抚和洪知府会处理官面事务,三师兄和包磊承担防务,今年北海镇要成立银号,我也帮不上忙,不如出门散散心。”
九斤这么说,王铮不好再问,既然九斤不带马队出门,应该不是作战之事,便拱手问道:“不知出门多久?”
“快则两个月,慢则半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