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燃烧我的卡路里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响马九斤!
抓周礼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有记载,通过庆祝孩子周岁生日,预卜孩子前程,送上美好祝福。
北海镇的主人是方外之人,当年官府为了上万流民的衣食,将三十里的盐碱滩涂划拨给了他个人,并办理了地契手续。
谁都没想到十几年工夫,这里不仅养活了近二十万人口,还成了大江南北有名的富裕之乡。
大明对高门大户财产保护不遗余力,所以抄起家来也是寸草不生,但这并不能阻挡‘有志者’对北海镇垂涎的目光。
很多人想尽办法,要将北海镇辖地变成粮赋地入册,却发现这种沿海滩涂不在朝廷荒地管理的范畴,想要以荒地开垦纳赋收税,根本没有律法依据。
近二十万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的百姓,早就不是靠草根树皮续命的难民,想让他们承担徭役赋税,却没有他们的户籍。
因为他们从理论上讲,都是北海镇主人的私人家奴,连贱籍都算不上,除非找个由头,派出兵马占领这里。
能占领这里的,通常都是不交税赋的人,当地府衙清理不掉北海镇,因为九成九的官吏大户和北海镇有着生意往来,工坊商铺等产业大部分都有他们的股份。
那些藩王郡王想要伸手,很快就能被雪花般奏折淹死,况且现在的朱家江山,还有几人愿去捧朱家的臭脚?
现在整个天下,除了山东没有兵祸,哪里还有太平之地?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进入山东,通过各种渠道得知,还有个富得流油的地方叫北海镇,不是军镇,是私人田庄,因为太富被称其为镇。
无需打听怎么走,掏几个大钱坐上客运马车就能安全到达,乱世明末从不缺有钱人,涌入北海镇的,全是来自各地氏族豪门的探路人。
当然更多的是山陕和中原的饥民,春荒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十几万灾民正扶老携幼,如蝗虫般向山东涌来。
这些都不是北海镇的主人能掌控的,如今这位二十三岁的半神,正琢磨着给他的儿子八斤举办一场盛大的抓周礼。
前往大员岛运送人马的福船已经返回,在南海镇卸下香料皮草后,启程返回北海镇,带回了延展性极强的铁胚。
三个西夷冶炼师和八百多工匠加入北海镇新二村冶炼坊,开始大规模加工铁矿石,在海滩上堆积如山的矿料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马车客运,南海镇,大员岛这三地的经营还没看到收益,大员岛的枪炮船只发卖还在进行中。
这让原本家底丰厚的九斤出现了金银周转问题,王铮自从接管了北海镇政务财税大权后,所有收支全部建立账目,制定条例。
九斤也头次清晰知道了北海镇的钱粮规模,驿站的并购,建设,人员安置,医院,学校,远征军组建,前后花掉了近两百万两银子。
若不是上次寻找王英,运回东江镇的私银,单靠响马们运回的百十万两银子,只怕九斤得亲自出门抢钱了。
梁发奎提供的鞑子购买粮草火炮的钱款藏匿地,被九斤一时糊涂献给了朝廷,换来朱知府变成朱巡抚。
北海镇获得的回报,就是接管三大卫的资产和军户,前前后后又搭进去三十多万两银子。
虽说两三年后就能见着回头钱(盈利),可现在要造铁甲冒烟船,却需要大把银子支出。
随着三年期满,大部分难民都获得北海镇落籍待遇,这也预示要开始给他们发放工钱了。
接下来的船坞、厂房、码头,龙门吊,冷轧机房的修建,至少需要近万壮劳力。
现在工坊,盐场,瓦窑场都将工钱翻了三倍,铁甲船厂用工,没有合理的工钱将难以招收到青壮劳力。
王铮大权在握,虽然账面上还有一百多万两银子结余,但今年的预算额度即将耗尽,即便是九斤,今年也不能进行大的投资了。
铁甲船让九斤心痒痒,橡胶铜皮解决了热气机的密封问题,只要建起钢铁车间,和冷轧机龙门吊等大型设备,生产出符合初级使用的型材钢板就能成为现实。
在用工成本上升的今天,九斤等不及大员岛发卖枪炮的银子,开始琢磨赚着‘私房钱’。
毕竟牵涉军事的投入,都不指望北海镇供应钱粮,只能由九斤自己想办法。
随着热气机实验定型,相关厂房设施都要开始施工建设,银子的问题越发变得紧迫。
于是小八斤的抓周礼让九斤看到了财路,自从进入五月,四季园就发出告示,凡是拥有参加抓周礼请柬的贵宾,将会免费获得参加一场地产拍卖会,一场海滨之夜歌舞晚会的入场资格。
经过各种小道消息的传播,北大街十里不夜城有五套铺面将会拍卖,每套价值八十万两银子。
海滨之夜歌舞晚会,将会有来自天南海北的西夷、北夷、黑夷、杂夷的男女表演节目的消息开始传的满天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