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远亲不如近邻 (第2/2页)
“好死不死惹了道门,道门虽然落势,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几千年传承,不是区区匪兵能撼动。
“此番与道门结下仇怨,这些乱兵流民就有戏看了,道门能人异士层出不穷,诸位可还记得当年六扇门?”
几个员外伸长脖子问:“赏金猎人?”
“没错,二十多年没听过消息,人们都忘了这些高来高去的人物。
“赵某认为,六扇门一定是断代了,后辈没有能挑大梁之人。
“此番根据城门守卫和上山的乡勇禀报,来的两人都是半大小子。
“虽然年龄不大却武功惊人,但又没出手伤害李家大郎,说明年轻而不莽撞,行事很有分寸。
“此二人头天来,今天就悬赏诱捕凶犯,定然有所依仗,毕竟当年六扇门的威名可不是吹出来的。”
杨员外问:“赵兄的意思,他们可能是六扇门的人,咱得交好此二人?”说着看看李员外。
“杨老弟,甭看我,李某岂能因公废私,在太原府任书吏的文和来信,聚集在河套的乱兵已达几万人,很快便会南下。
诸位,情形越发危及,各州府请援奏折密集发往京师。
咱们都知道,朝廷调集兵马,筹备粮草,选将选帅非一日之功,关键时刻还得靠咱们自己。”
见另外两人不说话,赵县丞沉吟道:“李兄所言甚是,赵某认为,陕甘边卫十三家共同举兵,非短时可平,将来如何走向,谁也拿不准。
咱们地处偏僻,一旦有事,赵某是不指望朝廷兵马来援,还是李兄那句话,真有事,得靠自己。”
黄员外说:“赵兄有什么打算尽管说,都是为这座城不是。”
“好,别的不说,咱们四人从小就认得张成道长,哪家都受过其恩惠,虽然他那二徒弟犯浑,但现在主事的应该是太和山来的那俩道士。
所以于公于私,县里都应上山前去祭拜不幸遇难的张老道长,顺便也了解一下这新来的道士究竟有何心思。
若是真能与县里联手,城外有了这个助力,咱们也能睡个安稳觉。”
李员外站起身说:“咱们就按赵县丞说的办,另外,我回去给文山的大舅梁发奎写信,让他找几个硬手来,咱这些乡勇,真遇着事都是他娘的怂包。”
众人心说,将熊熊一窝呗,也没人和他抬杠,随即商议了进山祭拜的事项。
两天后,十辆骡子车出了西城门,直奔龙虎山而来,一顶四人抬青布小轿走在车队前头。
走到右拐进山的路口,看见不知何时在路口东西两侧,各搭建起了近十丈长,五丈宽的芦苇席棚。
坐在轿中的赵县丞心里清楚,方圆百里有芦苇的地方,一是黄河滩,二是龙虎山后的山坳里。
那个长十八里的山坳,四周峭壁隔绝,不知这些道人是如何割苇编席的。
看见棚子里有桌椅,赵县丞吩咐停轿,迈步走进凉棚,顿感清凉许多。
正在挖坑的道人大多认得赵县丞,纷纷打招呼:“赵大人好,这是要出门啊。”
“见过赵老爷,气色不错啊。”
“赵大人步履矫健,身体越发硬朗。”
“诸位不必客气,今天赵某是上山祭拜张道长头七的,这些芦苇和油竹从何而来?”
“赵大人,您是这中阳县老人啦,真不知道后山天坑有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