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难民南渡 (第2/2页)
刘本昌做成了海上买卖,威信水涨船高,上任主事去世后,他就成了这七个村子的主事。
九斤到了村公所,李东,常义刘本昌候在院门口。
简单寒暄后,刘本昌指着另一侧的两个汉子说:“道长,那两个人是昨晚随船来的,要商讨难民南渡的事儿。”
九斤看向那两人,两人上山拱手:“东江卫王英,那什图拜见道长。”
九斤笑笑:“屋里吧,”说完向屋内走去。
进了东书房,两人落座,刘本昌上了茶水,和常兴他们去了账房,这一天他们有的忙。
两人年纪在四五十岁样子,皮肤黝黑,满脸风霜,倒是都挺强壮。
九斤问:“你们都是军户?”
王英起身道:“是,小的祖籍浙江常山,早年随毛家出关戍边至今,这位哪什图是蒙古人,在毛家为丁。”
“这毛家是做什么的?哦,你坐下说。”
“主家毛伯龙,现为东江镇副总兵,主总兵事,这些年所用物资,多是来自咱们新村,每月往返两次的五艘船,有两艘就是东江的。”
“你这一说,贫道就明白了,对咱们这来说,你们都是辽东人,大海北面来的,都一样。
现在看来,你们那里和山东相似,刘全那边相当于济南方向,东江嘛,就跟咱们胶东差不多,看着都是一个地儿,其实各不相关。”
“道长说的是,东江的给养来自登州,走海路比到山海关近的多,今年开始,东江镇出了些变故。
从年前到年后,大帅连续出兵,收复了千里失地,虽说升至总兵已成定局,可跟随而来的本地军户,和辽东难民快二十万了。
大帅给登州这里写了十多封信函,向京师递了多道折子,都是安置难民的事,至今无回信。
这连着商议几天,派我前来联络道长,看能伸手帮衬一二?这是大帅亲笔信。”
说完撕开衣袖,抽出一条白丝娟。
九斤接过来,心想,这毛帅难道是女子?怎还用女人的白丝手帕。
上面字不多,说冒昧接洽实属无奈,军粮告急,难民二十万和边军三万,都是稀粥裹腹。
若有余力望接纳民众一部,东江上下感激不尽!
底下四方大印,东江指挥使毛伯龙,看来升官太快,印章还未送到,用的是原先的印章。
这些都是小事,九斤看完问:“登州土地广袤,为何不接纳难民?”
“小的也不知其意,虽说山东有过几次叛乱,但胶东一直安稳,这次来的货,草药居多,金银越发的少了。
东江难民只会越来越多,毛帅那里别说出兵收复失地,光是几十万张嘴就把大军吃垮了。”
“辽东土地肥沃,有盐有铁,怎么还养不活哪些人?”
“道长啊,天天打仗,晚上睡觉还得睁一只眼,别说种地,撒泡尿都有可能掉了脑袋。”
九斤点点头,这他娘的别说种地,守着金山也没空挖,就跟自己一样,明知那荒岛下面是大金矿,就是不敢开挖一样。
“王英,人可以接受一些,有条件,答应了就送,不答应就当没这回事儿。”
“道长请说,能做到的,定然全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