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惊雷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躺赢的科举人生!
“赵爱卿,你意下如何,可有解决之法”
赵云安浑身一震,下意识抬头朝大哥看去。
朝堂之上,皇帝自然不是为他这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而是询问身在户部的赵云衢。
赵云衢出列“陛下,甄大人是否有罪自有圣裁,不过当务之急并非当前黑白,而是远在漳州的黎明百姓。”
“漳州若真的灾害连连,百姓日子定然艰难,还请陛下早日派遣漳州知府,以肃民生。”
皇帝眯了眯眼睛。
另一头的二皇子嗤笑道“赵大人说的轻松,不查清楚甄玉祥贪墨了多少银钱,这些银钱又去了哪里,谁来填补漳州的亏空”
“还是说赵大人可以为户部做主,填补这个窟窿”
话音未落,户部尚书立刻道“二皇子慎言,这几年国库吃紧,户部哪来的银子。”
二皇子拱手道“父皇,正因为国库亏空,才应该早早查清甄玉祥案。”
“那么多的银子,甄玉祥总不可能全部化用了,若能找出来才能解漳州之困。”
言下之意,直指皇后与太子。
王首辅跳出来反驳“二皇子此话有理,微臣奏请陛下彻查此案,绝不能让无辜之人蒙受冤屈。”
赵云衢又道“陛下,此案自然是要彻查,但眼看秋收在即,迎来寒冬,漳州百姓若无人料理政务,只怕很是艰难。”
毕竟甄玉祥的案件查来查去,相互撕扯,眼看着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料理清楚的。
就算查清楚了,甄玉祥已经吃进肚子的银子,难道还能还出来。
赵云衢心底忍不住为漳州百姓着急,先有瘟疫,后有灾情,偏偏还有**作乱。
二皇子冷哼道“赵大人,难不成只有你勤政爱民,说来说去还不是没有银子。”
“难道没有银子,便要置之不理吗”赵云衢皱眉道。
“所以才要尽快彻查甄玉祥案,只要严刑拷打,何愁他不招供”
一听这话,连皇帝都皱了眉头。
他额头一阵一阵的生疼,尤其是想到甄玉祥最后递上来的奏折,脑袋更是像炸开来。
“够了”
皇帝冷喝一声“赵爱卿言之有理,此案还需彻查,漳州的百姓却等不得。”
“众位爱卿,谁能为朕分忧”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谁都知道漳州是个坑,还是个被钱圩和甄玉祥掏空了的坑,只留下无限的麻烦。
去了干好了不一定有功劳,可没干好肯定会挨罚,谁乐意顶上去
二皇子开口道“父皇,赵大人当年在地方上政绩过人,如今又在户部历练多年,指不定去了漳州,也有法子力挽狂澜。”
皇帝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赵爱卿是朕左膀右臂,离了他,朕不能安心。”
文武百官脸色微变。
就连王首辅心底也咯噔一下,皇帝执意将赵云衢留在京城,背后定是不简单。
作为历经两朝的元老,王首辅忍不住想到远在北疆的永昌伯,又想到赵家陆续离京的庶子和女婿。
“陛下,老臣愿往,为陛下肃清河山。”王首辅忽然跪下喊道。
皇帝一顿,脸色倒是缓和了许多。
他亲自走下来扶起王首辅“王爱卿高风亮节、爱国爱民,朕是知道的,可你是朝堂的定海神针,如今年事已高,怎么能劳累你来回奔波。”
皇帝果然将自己也留下,王首辅心底一沉。
“微臣虽老,却还能为陛下,为大魏效力,虽九死而不悔。”
皇帝笑道“朝中还有这么多的年轻才俊,王首辅不如仔细看看,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王首辅沉吟道“漳州事大,不如择一精明能干的大人,暂且为代知府,能直接越过琼州府,直接上大天听,由陛下直接掌管认命。”
漳州先后两任知府,都是皇帝的亲信伴读出身,王首辅猜测皇帝定是不放心别人。
“如此一来,派遣过去的知府直接向皇帝禀告,等同于天子亲临。”
“陛下亲自管控漳州民生,更为方便高效,且不易被人层层蒙骗。”
果然,皇帝点头满意“此法甚妙。”
“如此一来,漳州再有风吹草动,朕自然第一时间便知晓了,不至于酿成大祸。”
“只是这人选还需谨慎。”
皇帝的目光朝着满朝文武看去。
赵云安正因为大哥逃过一劫,心底微微松了口气,站在那里一副很是乖顺的小模样。
他在心底吐槽,这不就成了古代的直辖市
但以古代交通的便利性,所谓直达天听只是个幌子,这派出去的官员天高皇帝远的,跟之前也就是名号不同。
不过显然落到朝臣眼中,能够直接上大天听,等同于成为皇帝亲信。
这虽然是代知府,可若是去了,只要听令行事就好,干好了晋升定然也更快一些。
“陛下,微臣愿往。”
“陛下,微臣也愿意。”
“陛下,微臣奏请为君分忧。”
陆续有官员出列。
皇帝总算是露出一二分欢颜“好好好,你们都是大魏的好臣子。”
夸完一句,却见他眼神一转,落到了人群中的赵云安身上。
“赵爱卿,你呢,可愿意为君分忧”
赵云衢脸色微变,他站在前头,自然知道皇帝这话并不是询问自己。
赵云安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站在他身前的程青松回头瞪了他一眼,赵云安才意识到皇帝只是点名到了自己。
“陛下,微臣定然也愿意为君分忧。”
只是他今年春闱才中进士,才是个正七品,刚进翰林院的编修,皇帝派谁去都不可能选他吧
谁知皇帝很是满意“既然如此,朕封你为从五品代知府,替朕巡视漳州,肃清内河,以正视听。”
王首辅眉头一皱“陛下,赵小大人才十六,在翰林院不足一年,是否经验不足”
“古有甘罗七岁拜相,十六岁也不小了。”
皇帝却道“他此去乃是传达圣意,做朕的手跟脚,经验欠缺一些也不怕,寻几个经验丰富的副手跟着就是。”
王首辅见皇帝心意已定,退下没有再反对。
二皇子眉头紧缩,他也很是不满,但一想赵云安去了漳州也好,省得留在京城碍事儿。
索性大声同意道“父皇英明,赵小大人从小在永昌伯和赵大人跟前熏陶,想必家学渊源,定能为父皇好好办差。”
皇帝笑着点头“赵云安,你可愿意前往漳州”
赵云安心底一惊“微臣定竭尽所能、不负圣望。”
皇帝点了点头,又说道“你是朕看着长大的,自小品行端正,绝不会徇私枉法。”
“年初那会儿你还想着外放,去地方上历练历练,朕怕你年纪小吃亏舍不得放手,如今看来,倒是机缘巧合。”
“去了好好办差,不必给当地豪强面子,受委屈了朕给你撑腰。”
短短几句话,却让赵云安背上渗出冷汗来。
好不容易退朝,倒是有不少人上前恭喜赵云安。
赵云安一一应付过去,脸上的笑容都僵硬了。
好不容易等上了车,赵云安忙问道“大哥,陛下到底想做什么”
赵云衢捏了捏眉心,心底也很是狐疑“明明之前陛下并不答应让你离京,谁知道短短三个月便变了心思。”
“我去漳州对陛下有什么好处”
赵云衢也在想这个。
等回到府内,赵云衢索性摊开了大魏的地图,将漳州标注出来。
“漳州往北靠近云州,往西是沧州凉州,再往南便是江南鱼米之乡,几处都是大魏的粮仓所在。”
赵云安靠近地图看了看,猛然抬头“大哥,陛下是不是怀疑江南与沧州等地税收也有问题”
赵云衢拧眉“近几年来,大魏各地受灾不断,税收都有减免。”
“岳父大人说国库空虚不是托词,这几年国库只出不进,确实是入不敷出,已经到了拆东墙补西墙的程度。”
赵云安也没想到国库已经到了这个境地,怪不得皇帝对贪墨一事越发难以容忍。
“那若是当地无灾,父母官却往上报了灾情,从而中饱私囊呢”
赵云衢摇头道“这不是一地两地,尤其是江南等地关系错综复杂,谁能做到滴水不漏”
若能做到这一点,只怕在江南已经是一手遮天。
赵云衢曾查看到江南等地的官吏调动,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
“不是江南,难道是沧州亦或者凉州”赵云安问道。
两人的目光同时落到了凉州之上。
赵云安皱眉道“丁郡马一直在京城陪伴常乐郡主,并未回乡。”
如果皇帝怀疑到凉州头上,想必会一直扣留这对父女。
赵云衢叹了口气“无论去哪里,漳州知府的位置都是块摊手山芋。”
赵云安倒是好心态“吹凉了也能吃。”
瞧瞧一下子从正七品变成了从五品,这都三级跳了,谁能有他晋升快。
一开始的担心焦虑过后,赵云安反倒是高兴起来。
赵云衢瞪了眼弟弟“别放心的太早,你想想钱圩甄玉祥,他们每一个都是天子近臣,尚且落到那样的下场,可见其中厉害。”
“陛下特意选了你,定是觉得有永昌伯府在,旁人要动你还得思量思量。”
其实他自己才是最佳人选,但赵云衢猜测,他是永昌伯府的嫡长子,皇帝只有把他留在京城,才能对北疆的永昌伯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