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鼎定河山 > 第二百六十五章 通真达灵

第二百六十五章 通真达灵 (第2/2页)

冯过这番操作666,狠狠地刷了一波声望,在民间也是名气大增,真正算是朝野俱名了。

这是意想不到的福利,或者说他只是顺手为之,简单的想为灾民做些什么,根本就没想过得到什么回报。

但事实是,赵抃采用了冯过之策,命人贴出公告,宣布政府不抑米价,有多余粮食之人尽管“增价粜之”。各地米商见有利可图,纷纷运米前往越州,一时间越州境内竟然米积成山。经过短期的暴涨后,米价猛然暴跌,甚至比灾前更低。

此举貌似反其道而行之,却收到奇效,很快平抑下了粮价,救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至于《救灾活民书》更是被奉为赈灾宝典,在救灾中作用重大,可谓是活人无数,冯过也有了“大善人”之誉。

冯过并没有去关注后续事宜,终究不是他当家做主,越殂代疱只会令相干人员不满,当务之急还是提升名气声望。

只是,编撰《汉纪》一事太过繁重,他也没法做个小透明。而且,由于他每有“金句良言”,费懋中、綦崇礼以及刘攽大致知道其底细,哪里会轻易放过,一步步地给他加担子,只道“年轻人脑瓜子转的快,就该多做做”。好吧,冯小七不得不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这一块,脑细胞阵亡一大片。

当然,他不忘关心关心八卦消息解解乏。

其实也不算八卦啦,挺玄幻的。

七月,东京大水临城,皇帝命令林灵素登城楼施法退水,而后水势还是不退。林灵素就上奏说:“不是我治不了洪水。而是这次大水是天意。另外是因太子发起,请求太子来拜,才能退去灾水。”

皇帝于是命令太子,登上城楼进行退水,他点燃炷香,叩拜四次,当夜洪水退尽。全城百姓都对太子感恩戴德。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NO,这么以为就大错特错了。

又一日,太子殿下常桓正好与骑着青牛的林灵素迎面遇上。在皇宫里,除了皇帝本人外,谁见到太子都得行礼让道,巧的是林灵素也正好有这样的待遇,于是谁给谁让道的问题自然就在两人心中犯嘀咕了。随着两人距离越来越近,让道问题也变得愈加急迫。关键时刻还是太子殿下先绷不住了,没办法,他虽是大定的储君,可人家是皇帝钦定的太上老君化身,人不能跟仙斗啊。于是太子赵恒满心委屈地站到一旁,看着林灵素骑着青牛路过。

怎样?厉害吧,居然能让太子殿下让道,颠覆三观哪。

关键是人家骑的青牛大有来历呢。

当今皇帝对修道近乎着魔,整天神神叨叨地认为自己真实身份应该是玉皇大帝之子。当他听说了林灵素的事迹后,立即下令将这位传奇道士召入宫中。按照礼法,臣民们看到皇帝总要先完成跪拜大礼,可是林灵素刚踏进皇宫大殿之内,皇帝就呆住了,眼前这位林道士怎么看起来那么眼熟呢于是他忍不住主动搭讪说道:“爱卿见过朕吗”寻常人被皇帝这么一问恐怕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可林灵素却笑着回答道:“臣当年侍奉玉帝,曾见过官家。”这个回答绝对是满分答案,一下子将两人的关系从人间的君臣扯到天上玉皇大帝身边去了。

皇帝恍恍惚惚地顺着林灵素的话说:“朕记得你当时骑一头青牛,现在牛去哪了”林灵素答道:“过些时间就会送来。”道教中谁骑青牛答案是太上老君。皇帝的这一提问相当于把林灵素提升到了太上老君在人间的化身。当然,林灵素的回答也是有底气的,以他在道教界的声望,安排让人给他搞头青牛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说来也巧,就在皇帝和林灵素的这番对话后不久,东北高丽国向大定进献了一批贡品,其中正好就有一头青牛。这就不需要多说什么了,青牛自然立即交给了林灵素,皇帝还亲自给他赐号通真达灵先生。从此以后,林灵素每天骑着青牛在宫城禁地畅通无阻,王公大臣见到他都要赶紧让道。

嘚瑟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