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潘河大桥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古镇赊店!
第二十四章潘河大桥赊店一场大战,赊店人完胜,斩杀了捻军匪首张宗舆,其余党在南阳官军的追杀下,被杀的七零八落大部被歼,只有少部匪徒向东逃窜。
赊店全镇沸腾,人人欢呼雀跃,各店商家,各户都燃放鞭炮,庆祝赊店大捷。
苏世营召集全镇各会首,各行会在山陕会馆议事,议定各会馆各行会分别组织庆祝活动,在山陕庙,关帝庙、大王庙,柴王庙义演,庄王庙里各戏班一听说,各个连忙联系场地,打扫舞台忙得不可开销。苏世营带各家捐献的银子五千两亲自送到官军大营,又抬去赊店好酒十坛,猪肉牛肉羊肉鸡子各有千斤之多,慰问官军。这样整忙了七天,都累得腰腿都直了。
苏世营拖着疲乏之腿回到会馆,刚坐下,一杯茶还未喝完,听到外面院中一片吵闹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他听到一人大声吵到:“我家往石家庄运货一耽误十几天了,今天被你家堵着,从早到现在过不去,叫你家让一下到,你家说什么不让!”
另一人吵到:“你家耽误十几天,我家货在北岸已等了也有十几天,过河就到的事,就是过不去。你让我家让道,四边都堵着,我家怎麽让?”
听声音好像有一群人,乱哄哄的。苏世营只得出来,看是怎麽回事。那人一见苏世营就说:“苏镇长,河里渡口都堵着,无法运货怎麽办?”
另一人说:“苏镇长,从昨晚到现在,我家的货一直困在河里,向南过不去,向北回不去,这该咋办呢?”
来的人乱哄哄吵成一片,都是干着急十分无奈。
任发奎仁掌柜对苏世营说:“渡口的人货太多了,你挤我扛,谁也过不去,我家从甘肃运会的药材,在北岸整整等了三天了,就这几里地就是回不来!你快点想个办法,不然赊店货运不出去,外地的货运不进来,生意怎么做呢?”
苏世营一听感到是个大事,立马说:“走!咱们去看看!大家不要吵了!安心等待,镇里一定想办法解决!”
说着苏世营连忙向北渡口去,众人跟在后边。到那里一看,河两岸果然是人山人海,马车牛车人推车,挑担的望不到边。苏世营费了好大得劲,才挤到河边,不到一里宽的河里,满是渡船,马车、牛车和人,向北的与向南的互相交错,何种都被堵得严严的,任谁也过不去。
苏世营看吧,说:“怎么现在这么多人,这么多货?”
仁发奎说:“捻匪要来打赊店,过往商人谁敢过往,为防捻匪赊店寨门已被关十几天了,各家商号的货出不去进不来,现在捻匪打跑了,寨门也开了,那家不急着进出货,一连这几天都是这样!如果这里有座桥就好了!”
苏世营与总会的人商量,党总会首说:“如今之势,镇里派镇丁来,在河两边分别排队,河中向南的走西边向北的走东边,人车让出船道,船走两边,人车走中间,先让河里的人车走过完后再让和两边的走。不这样,再有十天也过不完。”
苏世营说:“就找姑父说的办,快去组织镇丁来!”
约有一个时辰,一百个镇丁来了,在镇丁的吆喝组织下,慢慢地人车船有序鱼贯而过,到晚上时,大批成群结队的场面不见了,来来往往的商船车队顺利通行。
这事过去后,苏世营心里一直在想,如果那里建座桥,来往车船再不用过河,都从桥上过,那多方便呢!各家商户还可以省去多少摆渡费,再不受涉水之苦!他思来想去,觉得是个好事,就召开全镇各家商户大会,向大家讲了修桥之事的想法,征求大家的意见。众商户一听,纷纷表示赞同,一直要求尽快建桥,各家还一直表示愿意捐款,为修桥,大家愿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会后,苏世营找来人勘探设计,发布公告募捐,很快大桥设计出来了,修桥的捐银也筹得差不多了。在一个黄道吉日,修桥开工仪式隆重举行,鼓乐鞭炮齐鸣,赊店人像过节一样高兴,四街五乡,七十二道街的人们沉侵在幸福向往中!
一年过去了,大桥建成了。
大桥建在出赊店乾维门北行约一公里,即到达由西北而来向东南而流的潘河,对岸之小村名漫流寨。这里就是一个进出赊店南北的繁忙的大渡口。大桥横跨盘河南北两岸,全为石料建成。桥长五十三米,宽六米,高二米五,二十五孔,桥底宽十四米以青石铺平,将河床抬高一米有余。桥两端护提高各二米五,长达十米。桥面每孔用六块长一米五六,宽一米,厚三十公分铺筑,每座桥墩均为九层,每层用四块长一米八、宽五四公分、厚二十二公分、迎水面做成三角形分水的石条砌筑、护提均为八层采用长二米、宽五十公分、厚三十公分的石条砌筑,桥面桥底对缝处起凹槽,用青石铆钉卯接,坚固无比。平时河水由桥下流过,洪水时则从桥面流过,为此,桥北头小村名之为漫流寨。当地人称潘河大桥。因该桥在赊店北,又叫北大石桥。
该桥修好后,赊店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庆祝大会。各行各业都派代表参加,会后还举行了通桥仪式。南来北往的客商,分别从潘河两岸依次沿大桥左右两边列队通过。客商们,走在宽敞平整的大桥上,心里高兴极了。从今以后,过往潘河,再也不用船运摆渡,再也不用受涉水之苦,比往日的过河速度大大提高,方便极了。
北大桥修好后,赊店一时生意改外好。南来湖广的大船因由桥过不去,都停播在赊店,湖广的盐、茶、药材、丝绸布匹、日用工业用品都卸在赊店,赊店成为了全国四大商品集散地,成为全国有名的商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