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第 148 章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社恐靠表情包成了清宫团宠!
康熙回銮用的时间,比南下时快了很多。
他从苏州出发,带了近百万两的赃银,剩下的古玩字画、金银珠宝,都交给胤祉的卖场去义卖,卖完再填入国库。
而有了这两百多万两的赃银,国库的账面上几乎是一下子就翻了一番。
见国库有钱了,各部要钱的折子,才出了苏州就陆续递了上来。边境军饷粮草、赈灾、安顿迁居西南的百姓、修建皇陵、各地兴修水利
康熙“”
或许从前,他也会为这突然多出来的一笔银子,而高兴于能拨款下去大干一番。
可最近半年,看到胤祉那般努力赚钱,还大义凛然、毫不吝啬地交税进国库,为了赈灾、为了河工漕运劳心劳力办义卖会
再看看这些人一个个恨不得把国库的油水捞过去的样子,康熙只觉得碍眼。
这些人真是,一点觉悟也没有
一猾的老狐狸,比不过一个八岁小儿有本事就算了,还比不过他忧国忧民
康熙冷笑着,把那些折子全部扣下,决定先满足胤祉念了几年的那个愿望修路,修一条通向科尔沁的路。
当然,他不会打着孝顺的名头,而是以战略部署为由,为的是来日对付日渐嚣张吞并大清版图的准葛尔部。
修好了路,行军更快,粮草更快抵达,自然不愁打不过准葛尔部大军,也不怕噶尔丹和罗刹鬼狼狈为奸。
此项政令得到了蒙古所有王公的鼎力支持,满人大臣们也纷纷叫好。
倒是汉臣们总认为,以如今国力无法跟不断扰边的罗刹鬼和噶尔丹正面对上,还是招揽为主,先把大清百姓的民心定下来为先。
可康熙圣意已决,钱款很快就给工部拨下去了,连水泥窑的水泥,都下旨紧着河工漕运和修路用。
见状,有些人把主意又打到了那笔济慈会募集起来的善款上。
说是靳辅一时也用不了那么多钱,不如先挪作他用。
康熙都气笑了,想动用那笔钱的官员们被他当头痛骂,“那是民间募集的善款,不是朝廷的钱,每一文钱怎么花,都该由济慈会自己做主”
骂完了,御驾抵达高邮,不但将济慈会的善款粮食都给了靳辅,还从国库再拨了十几万两纹银,给他凑了个一百五十万两的整数。
靳辅跪谢皇恩的时候,如坠梦中,脸上的懵然多于喜色,简直不敢相信真的会有这种好事发生
康熙一路的坏心情,看到他欢喜傻了的样子,才跟着好了一些,不等靳辅反应过来,他又给了他一个惊喜免去他身上的罪名,官复原职。
轰隆隆靳辅感觉雷劈下来一般,再次被震傻了。
而康熙给他的惊喜还在继续圣上亲自破格提拔了陈潢为河道道员
这三道雷,炸懵了所有人
道员可是正四品只比河道总督低一级,而凌驾在所有地方官之上
荒唐
此时,就连所有一向最被康熙信重的内大臣们,都觉得荒唐
破格提拔一个蒲松龄问六品官就很荒唐了,如今一个四品大员、将近封疆大吏的官位,也就这么随口给出去了
勒德洪硬着头皮提出异议“皇上,此举恐有不妥”
康熙却冷笑一声,问名明珠,“明相,你来说说,是某些权臣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不妥,还是朕破格提拔人才更为不妥”
明珠吓得腿软,扑通一跪,“皇上英明卖官鬻爵的乱臣贼子,怎可与圣上英明之举相提并论奴才也认为陈潢此人有治河大才、劳苦功高”
为了表明忠心和痛改前非的决心,明珠极力赞赏陈潢,把康熙此举吹得天花乱坠,其他大臣见状,也明白了风向,一个个跪下磕头称颂吾皇英明,包括勒德洪。
康熙满意了。他亲自虚扶了一把还跪着发懵的靳辅,嘱咐他继续治河和安置灾民之事,还开口言明,若有真才实学的治河才能之人,亦可上奏为其请官。
靳辅顿时老泪纵横,伏首又拜,心里是沉冤得雪、云开月明和苦尽甘来的酸楚和敞亮
直到御驾离开高邮,靳辅和陈潢都还被这天降的惊喜砸懵着。
“大、大人,圣上为何如此”陈潢恍惚地问。
明明南下时经过这里,还训了他们一通,驳回了他们要钱的请求。
靳辅目光深沉,良久才低声道“是三阿哥”
“啊”陈潢茫然,济慈会不是涧中鱼先生主导的吗
靳辅看向陈潢身边的赫奕,“方才似乎没见到三阿哥跟在皇上身边”
“是,”赫奕低声笑道,“三阿哥留在苏州了。”
“如此”靳辅忽然转向苏州方向,伏地行跪拜大礼,“奴才,替河道官兵、替百姓,叩谢三阿哥大恩大德”
陈潢虽然不明所以,见他如此郑重,也跟着往苏州的方向行大礼叩拜。
两位朝廷大员如此,他们身后,所有的官兵也跟着叩拜了下去。
有了钱,也被皇上亲自正名后,靳辅便放开了手脚大干,水患之地的百姓们也纷纷得到了更为妥帖的安置。
与此同时,济慈会和涧中鱼先生的好名声,也在高邮等地的百姓中流传开来。
靳辅的河工事业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胤祉的外卖业务也玩儿得飞起。
叮铃铃清脆的铃铛声一响,行人便有意识避让,知道是外卖员骑着神车来了。
他们统一穿着果绿色的褂子,每天忙碌地穿梭在苏州的大街小巷,帮人跑腿、送货、送吃食点心,成了苏州府城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
“哇那两轮车怎么自己会动还跑得那般快”
一听这话,周围的苏州百姓就知道这是最近新来的外乡人了。
于是有人就兴致高昂地热情为其解惑“客官不知道了吧,这叫自行车,用脚踩着就能动,日行数千里都没问题”
“日行数千里”外乡人惊呆,“这岂不是比日行八百里的神驹还厉害”
“当然了,您方才不是瞧见了吗这也就是在市井里,去了无人处,这车还能更快”
外乡人迫不及待问“去哪里买这样的车”
苏州人却神秘地笑说“这车啊,没地儿去买。”
“那刚刚那些人”
“那些呀,都是神行外卖行的骑手”
苏州人热心地为外乡人解释外卖行当,这行当可方便了无数的苏州人。
“比如你住在城西,想吃城东的点心,又没人使唤又想快点吃到,那挥手一招,找个外卖员就行,他们定在半个时辰内给你把事情办好,超时了还赔钱哩。”
再比如有人在酒楼、点心铺子、布庄订了东西,不想自己多跑一趟的,就可以要求掌柜送货上门,掌柜自会找外卖员送了,比伙计送得快,还不偷懒。
再再比如,有人赶路,来不及套车骑马儿,或者想偷个懒,他们的车还能载人哩。
“那找他们干活儿,要多少钱”
“看路程远近,近的五文钱,远的也不超过二十文,因为他们不出苏州城。”
“为何不出苏州城”
“怕这神车丢了啊”
“哈啊”
“客官您有所不知,这神车在义卖会,可是拍出了一万五千两的天价”
外乡人“”
外乡人怀疑自己听到的是天方夜谭,这些苏州人真是太爱吹牛了
直到他又听故事般,听说了义卖会上的故事,才明白过来。
顿时,他看着那些车,眼热了,那可是皇上都骑过的神车啊
外乡人慎重地试着喊来一名在街边等生意上门的骑手,骑手立刻笑容满面地、动作潇洒地骑车过来了。
“这位老爷您有何吩咐”
“我、我想坐车,多、多少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