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只隐藏在暗处的手 (第2/2页)
墨氏好看的眉眼盯着自家夫君,担忧地说道:“五哥儿心性善良,涉世未深,这一劫的前因后果,咱们这做阿父阿母的也才是事后想明白的,不知道他……”
管亥一脸无所谓地说道:“老大心思单纯,一门心思研究器械,先帝留下的手卷、墨家的竹简,他一头扎进去就出不来,都已经二十五了,连家室都没有,你我劝了多少次,他听了吗?如今成了考工令,也到了头了。
老二痴迷研究道家学说,最近我还听说他迷上了炼丹,这不孝子,一门心思都在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上,你我这次连劝都劝不了,张潜之那老匹夫,将老二护的是严严实实的。
老三这小子倒是很像我,不过他有勇无谋,做一个先锋将倒是够了,可自古将军未免阵前亡,先锋将更是如此,为夫虽说在朝堂中没有敌人,老三以后是要步入军中,老夫和涿鹿伯在的时候还能帮扶一二,等我们去了,他在军中挡了别人的路,肯定是被算计的那一个。
老四,就更别提了,他是学法家那些铁面学过了吧,一天到晚板着一张脸,在家里也板着,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好像我这个做阿父的欠他钱财了似的。”
墨氏听到自家夫君这么说自己的儿子,噗嗤笑出声来:“呵呵,夫君啊,你忘了,你当时可是将四哥儿三个月的月例给扣掉了,害的四哥儿只能跟在五哥儿身后蹭银子用。”
管亥没好气地说道:“还不是他不争气!一个法科,也没让他学别的,结果还让老五给撵上来,兄弟俩都成了州府学堂三年级学生,这在其他人眼里是美谈,在我眼里那就是赤裸裸的讽刺啊。如果老五是学一个兵科,天赋优秀也就罢了,可你看看,老五可是将儒、墨、道、法、兵五科都学了。这不是说明老四太笨了吗?”
墨氏对这种情况也是爱莫能助,她生养了十个孩子,老大、老二都是书呆子,一天就知道捅咕自己喜欢的东西,老三是个肌肉男,每天除了打仗就是打仗,老四呢,则憨憨的,言行举止皆遵从法家规范。本来她以为自己生出来的孩儿们也就如此了,可是没想到这个小五却是个例外。
管辛自幼就十分聪慧,墨氏教授的诗书不说过目不忘,却也大差不差。识字更是飞快,可以说是三岁识文,五岁诵诗,七岁入学,直接就入县府学堂,同比他大几岁的学生一起学习,还连跳几级,追上了自家兄长。
“神童”之名也在蓟都城中不胫而走,但是五哥儿心性慈善,不懂世间险恶,这次出事就是一次坎,如果管辛能够想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那墨氏就不会这么忧愁了。就怕管辛因为性格的缘故,而影响了他本来聪慧的头脑,反而聪明反被聪明误。
平静的一夜过去,管辛并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书房中的对话,他只是找来了一卷兵书来看。
这世上的兵书一般都是各家的不传之秘。宁朝建立之后,大贤良师张角就下旨让藏书丰富之家捐献孤本书卷,同时承诺相对应的好处。
从而使得不曾现世的诸多书卷出现在了世人眼前,管辛手中的这卷《孙膑兵法》就是这么来的。
《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由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孙膑与其弟子所著。
最早明确记载孙膑有兵法的是《史记》,《汉书·艺文志》把它与《吴孙子兵法》并列,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后来失传。
一直到了1972年2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这使失传已久的古书得以重见天日。
竹简本《孙膑兵法》经过认真整理,分为上、下两编,各十五篇,共收三百六十四简,一万一千余字。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
管辛手中拿着的《齐孙子》也不是完整的,他眼睛看着兵书,心中却在不停的思考。
这宁朝以道家学说立国,尊崇黄老学说,却不拘泥于黄老学说。对待儒家、墨家,宁朝皇帝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可以用,但不能让两家的任何一个成为压倒道家的存在。
对待法家,则让他们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制定律法、执行律法、监督百姓,体察民情。可用却不可专,因为上一个专用法家的朝代就是秦朝,而秦朝二世而亡,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
这一次儒墨两科的学生争斗,起因很是模糊,似乎总有一只隐藏在暗处的手在推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