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炼石油(一) (第2/2页)
玻璃窗的普及,还带动了布艺的市场,窗户变透明了,对**有要求的人家,免不了买些好看的布料做窗帘。
姬昭明的机械坊趁机推出了长杆窗帘和滑轨窗帘,包上门安装的那种。
轨道窗帘为了方便悬挂和摘取,还会售卖配套的搭扣,搭扣好像是“w”的形状,中间连着一个小钩子。窗帘顶部专门缝出规律的小格子一样的边儿,w部分正好可以套上去固定,钩子挂在滑轨上的吊扣那里就可以了。
为了遮盖滑轨部分,还可以制作配套的窗帘头,悬挂在侧面,能挡轨道还美观。
柳知平时专管姬昭明的织造小作坊和布坊,他早早想到了窗帘这个需求,设计好图样、带着人手赶制了一批成套的成品窗帘,一经上市就被哄抢。
有姬昭明在旁边出主意,布坊的窗帘样式推陈出新的速度极快,样式都很新颖。后来还加了流苏坠子、玻璃坠子等装饰,更是奠定了“引领上京风潮”的地位。
窗帘激发了文人骚客们的创作欲。洁白的布帘就是画布,不论是写字还是作画,都极考验执笔者的能力,也更加引得丹青圣手们痴迷。
尤其是窗帘与屏风相比,并不平整,自然的垂度、规律的波折、可能的随风摆动……对画作而言,既是考验,也是机会。
若是运用好技巧,在窗帘上的画作甚至会显得尤其生动,微风吹拂过,甚至可以有“动画”的效果。
姬景昇背靠侄女儿的大树,下了苦功,现在就极其精于此道。
尤其是有了苯胺黑这种水洗不淡的染料,姬景昇画的窗帘,身价暴涨了十倍。花钱如流水的姬景昇,终于完全、彻底地担起了赚钱养家的责任。
姬昭明这个理科生,虽然文艺细胞不多,但是一些有趣的视觉错觉小技巧却很懂。近大远小那些透视的原理早就教给了三叔,偶尔说些参照物、参照线在视觉上的错觉影响,也能启发姬景昇很多。
最近姬景昇又开始研究栅格错觉了。
这和神经细胞对附近神经细胞的“侧抑制”有关,理论很复杂,还和视觉皮层中的一些神经细胞有关,这部分细胞会选择性地接收明暗信号,同时还具有方向选择性。也就是说,它们可以被特定方向的连续亮条或者暗条激活,并且,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细胞最多,所以横平竖直的栅格图案更容易造成错觉。
加之人的眼球是会转动的,如果利用好这种错觉,就能使平面静置的图案产生动态的效果。
姬景昇利用得最好的,则是光栅立体印刷。
其实就是把两张画拼成一幅,将两张画分别变成均分的许多等宽平行的细条,然后穿插拼接起来,覆盖上一层并不平整的透明媒介即可。人眼的观看角度不同,则看到的画面也可能不同。
如果是两张略有不同却极相似的图片,甚至还能产生像走马灯一样的动图效果。
窗帘的规律又不平整,就给了这个原理很大的发挥空间。姬景昇在窗帘上画出的花开图,花朵仿佛会呼吸一样。美人图更加生动传神,在晚上看甚至妖媚到有些瘆人的程度。
吓到了媳妇的姬景昇,只好委委屈屈地画些花鸟鱼之类的清新图案。
有了玻璃,描图制版便可以不伤原图纸了。借着姬昭明的人情,柳知描了不少姬景昇的画作。送去印刷坊制版,爱民布坊的花样就是洛阳独一档的好。
这样的合作也让姬景昇的知名度更高了,高到圣人都听说了,把他调去了姬景行手下,负责给快要完成的字书画配图。
姬景昇乐颠颠地领旨谢恩,在亲哥哥手下做事,又是参与编字书这样的大事,他做梦都要笑醒了。姬大爷为此都跑去祠堂里嘀咕了一天,最后是让人扶着出来的。年纪大了,跪这么久,就算经常爬起来上香,他的身体也吃不消。
姬景行很乐意提携弟弟,分了许多重任给弟弟。姬景昇轻松悠闲的生活便一去不复返了。
编了快十年的字书,常用字、俗字共计三万多字都有收录。还有一本《生僻字增补》,收了一万多个生僻字,算是把圣人的藏书阁翻个底朝天的结果。
之前没打算在书里放配图,一方面是不想增加太多印制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姬景行认为“工具书不需要花里胡哨”。
弟弟过来了,姬景行自然就想要给弟弟些功劳了,即便再精简、再只是少画一点儿,工程量都能把姬景昇埋了。尤其是,圣人希望字书能在十周年时编写完成,取个十全十美的好兆头。更是让姬景昇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充实。
都是一家人,兄弟俩官署里不见,回家后也会见。姬景行催起稿来,就像家长催小孩早些完成作业一样,让姬景昇对哥哥添了七分惧怕。
姬景昇应付哥哥越来越熟练:
“哥,我们不能把时间用来工作,也要分一些给家人!琅哥儿玡哥儿都十岁了,我还想努力一下,给他们添个妹妹呢!”
“明日上值了再说吧,我的那些徒弟们都好久没来了,于情于理,我总要和孩子们在一起聊聊天的。”
“哥,我不是出去玩,我是去采风!明姐儿都说了,我是写实派画家,我需要多看!我需要灵感!”
https://www.lvsewx.com/books/85181/85181214/238712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