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著作等身 (第2/2页)
世家打公主的主意,馆主回家则是打起了姬昭明的主意。
馆主知道姬昭明有两份笔记,记了先生上课内容的、会捧着来问问题的,是一本,还有一份是她们几个学生自己私下整理的,都捂得严实,没给他们看过。显摆过学生之后,馆主也对姬昭明她们整理的笔记有了些兴趣,自家大孙子今年十二了,也快要开始正式学内容了啊……
被馆主找上,姬昭明并没有一口答应。
“馆主,这些笔记内容,主要都是先生们上课的内容,至于另一份,是我们几个人一起整理的,我得先回去征得所有人的同意,才能借给馆主。我三叔想跟我借去印,我都没答应的。”
姬昭明已经在贯通班把完整的四书五经学过两轮了,弘文馆也教六艺,但姬昭明不用全都学精,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闷头背书的。经义的学科思维导图,也已经整理得差不多了。
要说贯通班里谁学得好,姬昭明肯定排不上号,但要说谁那里的学习资料最全、最完备详尽?除姬昭明外,再无第二人。
馆主不能强抢,只能答应:“好吧,那就拜托昭明县主帮忙了。”
姬昭明自然要去问上一大圈。要给馆主看,那别人也会想看,姬昭明干脆拟了一份授权书,挨个去找先生和小伙伴们了。
“昭明觉得,既然馆主会感兴趣,先生们也可能会感兴趣,那不如问问大家的意见,都同意的话,就整理好印刷出来,人人有份。而且,‘理越辩越明’,我想争取到先生的授权,把笔记印制售卖,既能造福部分无缘亲听先生高见的学生,也可能引发更多的讨论,说不定能有更多的新思路,一起丰富对经义的解读呢?”
先生们还有几人表示要考虑一下,学习小组就都很大方了,听姬昭明说完,就痛快地签了字。
“昭明你确定,等到印成了书,作者一栏里,会有我们的名字?”
“肯定有啊,这是我们一起参与整理的嘛,图是大家一起画的,当然都有功劳了!不过我们先说好喽,作者的排序不分先后,按照声韵排,不凭身份品级排。”
“善!”
等拿到了所有人的授权书,姬昭明才把自己的积累都贡献了出来,请先生们帮忙一起查验校对后,才能拿去印刷。即便分了组同时开工,也一直忙到十一月底,才全部完成。
姬昭明只贡献了底稿,就当甩手掌柜,继续去研究□□了。她在保密工坊里写写画画算“力”、“功”与“能”,弘文馆里在整理“内容”、“主旨”与“引申”……
先生们也终于看到了学习小组偷藏的背书秘法——学科思维导图。
看得先生们连连称妙。
“怪不得昭明县主小小年纪背书快,此法甚妙。她都能愿意传出思维图,我们也不好意思藏私了。”
正好最近刚讲过一轮经典,先生们干脆暂停了课程安排,就着这份笔记,从不同角度又复习了一遍经义。等到最终完稿,众人都觉得自己好像已把书本烂熟于心了,成稿的字字句句,都是集体讨论过的结果。
笔记当然要分册印制。原文要有,注释要有,解读、拓展更是要有,有争议的、多家解读不同的,也都没有落下。这群人的阅读积累量,就是一座藏书阁,所以最终成品的厚度,也远超预期……
思维导图更是用蜡纸专门开版,印在好大一张纸上,做了超大的信封作为收纳包装。
放在地上全都摞起来,有一米多高。姬昭明作为八岁的小女孩,虽然不矮,但也只有一米三,站在书后面,脑袋尖都露不出来。
二公主当即就看乐了,指着她笑:“这书里有昭明一份功劳,昭明从此可称‘著作等身’了罢!”
众人都被逗笑了,纷纷赞同,都说这词好。
这份弘文馆出版的经义解读,在上市之前,就先传出了“著作等身”的趣闻。
那些还在努力争取想要尚公主的人家,则是准备好了金银,等着把书先搬回家里了。怪不得弘文阁教学厉害,只是一份课堂笔记,整理出来就能等身,自家孩子输的不冤。
书够厚,成本也低不了,在书上印了名字的人,姬昭明做主,每人都送了一套。还自掏腰包,给大家包了厚重的红封做稿费。
等到售卖时,可散卖可成套卖。成套不给打折,但是可以留下地址,送货上门。毕竟,如果不这样做,书坊门口大概要挤满了力工和马车,才能让买家们把书搬回去。
书是爱民印刷坊承印的,售卖当然主要由姬景昇的书坊负责,也有几位先生家里有书坊,跟姬昭明谈好了价格,也分些货去。他们内部这些人,如果还想多买,也一律按照批发拿货价,算是内部福利。
为了这些书,爱民印刷坊大半年没接外面的单子。第一版,姬昭明打算印一千份。
饶是姬昭明财大气粗,也嫌成本有些高,就让刘掌柜帮忙开了预售,先交三成定金,出货时优先送货。还送一份蒙童识字书,识字书是当初忽悠姬景昇画的,结合字义,把字扭曲变形成各种图案,是给蒙童启蒙用的,销量一直很好。
其实客户们根本不在乎送什么赠品,他们怕的是不能第一时间抢到书。
著作等身的形容早就传出去了,都知道这套书的内容多,谁知道印过一次以后,下次再版要多久?就算马上再印,错过半年,说不定就错过了一届科举!
所以,刘掌柜一开门,就被老客户们用银子堵了门。
“刘掌柜,我是来交定金的!我主家各房加起来,有十多位读书的公子,你可不能再搞限购了啊!定价多少,你说了我绝不还价,但必须让我主家公子们人人都有。”
刘掌柜隔壁的朱掌柜也来凑热闹:“老刘,凭咱俩的关系,我必须定二十本支持你!”
其他人不乐意了:“去去去,你要不要脸!你主家四代单穿,唯一的小少爷还是个奶娃娃,离启蒙都早着呢,你来抢什么!”
朱掌柜底气十足得喊回去:“我家小少爷还小,但是我家老爷公子都极向学,夫人们的娘家也都是诗书传家,自然都要有的。我出得起预订的钱,关你们什么事!”
“说得好像谁出不起一样,我主家也要定二十套!”
“我主家定十套。”
“五套。”
“八套。”
刘掌柜头上的汗都下来了:“诸位,诸位,这书以后定然还会再印的,不用现在买这么多。说不定过几年再版,内容还会有调整呢?”
朱掌柜带头反对:“老刘你这话说得没良心啊,你家县主之前印的那些书,现在才再版了几本?之前说今年肯定要再版的,又因为新出的经义解读推迟了,我可不信你那套。赶紧把我的钱收了,给我主家记上二十套!”
这事儿真不怪刘掌柜,主家一直出新书,他有什么办法。去爱民印刷坊的路,他走的比回家都熟,但那边都已经两班倒得赶工了,他也没招儿啊。
“各位兄弟,不是我不想做生意,但是,我家县主第一版是打算印一千本的,还得去掉预留的部分……你们这十本二十本得要,那后面的兄弟们,就,唉……”
他这么一说,排在前面的人更着急交定金了,后面的人也在往前挤。刘掌柜恨不得打自己的嘴巴,心想:我可真是昏了头。
等到终于收完钱,书坊都快要歇业了,刘掌柜可算缓了口气,拿出算盘,照着订单扒拉。
加起来,订出去七百多本了。
怪不得哪怕用金银做定金,都把柜台和后面的小库房堆满了。但这只是第一波,明后天肯定还会有相熟的散客来找……这,一千本恐怕还不够预订的人分。刘掌柜摇摇头,让人整理好定金,亲自锁了库房,就拿着统计订单去找主家了。
姬昭明没想到经义解读能卖的这么好,毕竟数量摆在那里,就算活字印刷压低了成本,纸、墨加起来的成本也是极高的。这些套书的最终定价,可是以金计价的,怎么会有人十套二十套得买啊?
姬景行难得见到女儿不精明的一面,笑着提醒她:“洛阳的世家不算多,但这可是洛阳,外面那些世家总有姻亲旧故在此,怎么可能不来买呢?世家的财力,来自数代积累,不可小觑。明儿这几年攒下的身家,都能不眨眼得买上几套,更论世家乎?若不是明儿送了爹爹一套,爹爹也是要厚着脸皮来同明儿借钱买一套的。”
姬昭明虚心求教:“还请父亲帮明儿算算,那第一批印上多少才合适?”
姬景行沉思片刻,在桌上敲了两下:“若是收的定金足够周转,可以先印一万。”
“一万?”姬昭明瞪大眼睛。
“明儿可知我朝的官员有多少?至少有一万五。明儿先印一万本,说不定也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售空。这两年南方造纸技艺有提升,未来可能再降些成本,纸质也会更好,到时候怕是还得加印呢。”
姬昭明有些精神恍惚得点点头。
一版就是一万本,工期不知道要拖出去多久了。等到都卖出去,利润就能够自己吃十年。
刘掌柜听说了一版数量加了个零,开门时那叫一个满面红光。每日笑呵呵得数着金银,完全没想过等送货的时候会是什么恐怖的景象。
https://www.lusetxt.com/books/85181/85181214/242427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usetxt.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use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