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司空娘子以理服人 > 第53章 昭明县主

第53章 昭明县主 (第2/2页)

圣人的手按上了自己的额头。这个小丫头是一点儿都不开窍,他有些后悔把人护得这么严实了。

“朕不会冤枉你,但也未必能护住你。若是丢了官职,你怎么办?单‘牝鸡司晨’一条,他们的唾沫就能把你淹死。更何况还有一条‘与民争利’,你父亲说不定也要被参个教子不严。你想去当商户么?”

姬昭明沉思许久,然后顶着圣人意味不明的目光,真诚得求问:“那我父亲的官职也会受影响么?我的官儿要是没了,母亲和祖母的诰命,也会收回么?”

“会。你当如何?”

姬昭明沉默得更久,终于下定决心:“我做的是自认为正确的事,父亲、叔爷爷都没说我错了,您也没说我不对,那昭明就没做错。官职是您给的,为了正确的事情,做些牺牲也值得。至于母亲和祖母那边……不知道圣人从前的承诺还作不作数,我还有机会再挣回来吗?”

这个答案让圣人意外,又不是很意外。

圣人猜到她会“视浮名若云烟”了,但一点补偿都不要,也不像那个小财迷了。

不过很快,姬昭明又当回了财迷。看圣人一直不说话,她就接着补充道:“但是之前皇后娘娘赏赐的财物,我基本都分了出去,我自个儿留的那份很好退还,但给出去的那些,能不能不要追回了啊?那些布料和首饰,我母亲都很喜欢。等明年我赚了钱,再还钱行么?算利息也行。”

圣人气笑了:“那些东西皇后来来回回收拾了三次,你以为值多少钱?还算利息,你明年能赚多少钱还不好说呢!”

“啊?不会还要没收我的产业吧?圣上明鉴,那些产业都是干干净净的,养活了好些人呢。您就当可怜可怜那些工人,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别吓到他们了。要是非得平众怒,要不罚我钱吧,别太多,能让我慢慢赚回来就行。”

发现自己的思路被姬昭明带歪,圣人一口气噎着不上不下的。

白替她操心,这孩子不知道害怕的,急得人想拿竹条抽她两下,看她知不知道挨打会疼。

不用想就知道,她肯定不会服气,还得梗着脖子犟嘴说自己没错。

不行,这孩子不能放朝堂上。看着像是个小狐狸,其实就是只傻兔子,放到那群狐狸堆儿里,骨头渣子都留不到第二天。

“刘庆喜,你亲自把她送到皇后那儿去,嘉和一直喜欢跟她玩,那就给嘉和当妹妹去吧。让皇后派人去姬家收拾东西,先留她在宫里陪嘉和几年吧。传朕旨意,姬氏有女昭明,怀瑾握瑜、不失赤子之心,朕见之心喜,故予卫王做义女,封嘉……封昭明县主。”

刘公公领命,要带着姬昭明走。

姬昭明不干了:“圣上,臣不明白。您之前的承诺,不算数了么?”

圣人一想到接下来要操心多少事儿,这会儿就头疼。不想搭理姬昭明,摆摆手让刘公公把人带走。

姬昭明还想再问,刘公公赶紧把她拉住,低头小声说:“圣上金口玉言,昭明县主先随奴婢来吧。”

姬昭明其实是还想问为什么要把自己关进宫里,但刘公公也说了,圣人是金口玉言,她只好遵从。

姬昭明离开后不久,姬二爷才带着两大箱文卷姗姗来迟。

行礼后赐座,就见圣人挥退了其他宫人,然后劈头盖脸,先给姬二爷一顿臭骂。

“户部天天都在干什么?年年均田,均得田地越来越少,有些人的家产越来越厚,你们到底还是不是在给朕当差?”

姬二爷直接就给吓跪了:“臣不敢,请圣上恕罪。”

“外面的人管不了,你自家人也管不了?户部真差那些钱?昭明给你送钱,你也好意思收?到底隔着一层,多了个‘叔’字,你就不当孙女疼了?”

姬二爷心下大安,没出大事,没事儿就好。不知道圣人在哪儿惹得这么大火,乖乖挨骂,让圣人骂痛快了就好了……

圣人确实没打算听姬二爷解释,他现在很闹心,刚才舍不得骂小孩,这会儿就是要逮着大人骂过才痛快。

“当官这么多年,真是越来越糊涂。昭明年纪小不懂,你坐在户部也不懂?让孩子出这个风头干什么?朕用得着你拿小辈表忠心?”

“为什么放任昭明干傻事?外面传昭明的闲话,你真的都不知?姬无涯,你才是户部尚书,拿小孩子试探谈赋税,还要不要脸?昭明怎么对你的、怎么对你家的,你就这么给人当叔爷爷?”

“要对上的是什么人,满朝堂还有人比你更清楚?放着昭明傻乎乎怵在那儿,你打算靠谁护着她?怎么着,姬家有一个三品大员就够了,昭明不过是个小女孩,推出去正好帮你把刀枪棍棒都挡住?姬家少一个正三品也没关系,反正还有你,是吗?”

姬二爷已经匍匐在地了,一个字都不敢辩驳。

他当然没有圣人说的那么龌龊,但内心中也确实,存了几分试探的心思。

姬二爷自己有理想有抱负,最近也一直在思索税赋改制的事情。他掌管户部,一刀下去要惊出多少野兽,谁都不敢想。他也怕在最初就被撕碎。

明姐儿的三品官职,足够抵挡第一波冲击,圣眷也必定会保她。尤其是,这孩子做事一直干干净净的,功劳压身不说,跟朝堂牵扯少,别人就算想攀咬陷害,也很难抓到她……

大不了,最严重,就是少个官职。可只要圣眷依旧,有自己保驾护航,明姐儿的日子不会有什么改变的。户部一样还是会供着明姐儿……所以,姬二爷选择了沉默。

好几次,都没有去和明姐儿深谈过,更没有找兄长和侄子商量。

圣人看着他的样子,更来气了:“知道昭明刚才在这儿怎么说的么?她说:‘为了正确的事,做些牺牲也值得。’姬无涯,你还记得当年跟朕说‘天下王田’时,你自己的样子吗?朕还记得。而且朕告诉你,今天昭明在这儿的样子,和你当年特别像。但是那个小丫头,比你傻。”

“臣有罪,请圣上降罪。”这句话带着哭腔,姬二爷若是此时抬头,就会被人看见老泪纵横的模样。

在官场里呆的久了,他也学会了计较得失。自以为一直清正廉明,对家人、包括兄长家,都约束得很好,结果竟然是自己先变了……对不起兄长,也对不起明姐儿。

看着得力手下哭成这个样子,圣人也有些心软。

姬家这一老一小,多少都有点傻。

“行了,昭明都没哭,你在这儿倒除了请罪就不会说别的了,出息!”

姬二爷赶紧取出手帕,擦干净鼻涕和眼泪,跪好后开始报告。

“臣仍以为,天下王田才是上上之法,但我朝现在的国情仍然不能推行。关于税赋制,臣家中曾议过……”

姬二爷对户部的各种文书真的十分熟悉,说起什么,总能很快拿出对应的文书给圣人查看。即使自己不看,大概的数额也能说对。

“臣以为,现行不宜大改,可先调整为‘租庸调’,租收田税,庸派徭役,调取布、油等物。为免百姓只种经济作物、绝口粮,臣以为田税还当收粮。庸、调则皆可以钱赎买。”

圣人也觉得有理:“确实,改革不可一蹴而就,既非乱世,还是循序渐进,才能安稳。你说的那个两税法和一条鞭法,也有些意思,慢慢来吧,总能天下王田的。”

王田制,就是不论公田和私田,都改称王田。田地属国家所有,私人不得进行买卖,只能由政府依据家庭劳动力和人口多少进行统一调配。抑制土地兼并,不仅能缓和阶级矛盾,还能巩固中央集权。

这是姬二爷少年时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私下面圣,就被圣人三言两语地套出了志向。然后经过考察,逐渐成为圣人心腹,安在户部。

租庸调这样的调整还是小事,更重要的决定,是要不要现在就征商税。

“工商之税,不知圣人作何想?”

“暂时只议商税吧。你先摸摸洛阳和周边一圈的底,在市籍的要查,行商贾之事没在市集的也要查。不用详细,摸摸底就好。除了议商税,推行租庸调后也得清查土地,这事儿你做个准备。”

“是。”

“对了,还有件重要的事儿没说。昭明今儿是来献宝的,就是旁边那两架机器。”圣人示意姬二爷过去看看,转头吩咐已经回来的刘公公:“庆喜,刚才看了许久,可了解一二了?你去给姬无涯讲讲。”

刘公公之前看着就很好奇,这会儿正好借着讲解的机会,亲自试验操作了一番。刘公公手脚协调,操作几下就摸到了门道,动作十分顺畅。

姬二爷看着这两样神器,算是明白了圣人为何这么着急。

有这样能织钱的机器在,税制必须要改,布帛这一项要改,织户们以后的赋税标准也得大改。

想了想,姬二爷先问一件极重要的事:“敢问圣上,若以此为凭建设纺织坊,户部是要牵头还是配合?”

明姐儿喜欢要分成,这回不会大胆到也要分成吧……可要是归了私账,租庸调改税就更麻烦了。

“户部牵头,所有纺织坊都给昭明半成股。她那儿的工匠现在都在朕这儿,听说她在飞云庄已经预留出土地了,就先在那儿建个小的用着,毕竟那边水利设备齐全。等户部另外圈地都建好了,那个小的就留給她玩儿吧。”

“是。”听到圣人如此优待明姐儿,姬二爷也没有嫉妒。明姐儿是个好孩子,半成股不多,还是户部占便宜了。

“朕听说,昭明买的那条街上,预留了布庄是吧?工坊建得快些,别耽误了她开业。朕先把昭明留在宫里教养,齐荣他们还在宫外,有什么事儿你都可去问,拿不定的再说。昭明是个好苗子,就是性子野、脾气大,你家好像管不住,干脆朕来吧。”

https://www.lusetxt.com/books/85181/85181214/244267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usetxt.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usetxt.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