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皇朝夜行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搞事情

第二百一十二章 搞事情 (第2/2页)

李二眼睛一亮说道。

“你先去太庙,小心生事。”

程咬金见李二口气大变,想到自己不用去找李庸了,心中满是好奇,但没多问,答应一声匆匆离开。

“来人,宣杜爱卿,房爱卿觐见!”

李二精神焕发,心情大好。

“什么,加封土地?”

书房里,杜如晦和房玄龄道明来访意图,李庸惊呼出声来,脸色一变,杜如晦和房玄龄也很惊讶李二的忽然转变,隐隐猜到些什么,但不好点破,点头道。

“李庸,圣人的意图很明确,你这次是弄的他没有办法了,所以才会出此下策,这次来主要跟你商量一下,你想要那里的土地,你自己有何打算?”

李庸久久不语,思索着李二的真实意图,杜如晦和房玄龄久等无果,杜如晦忍不住催问道。

“李庸,圣人已经表明诚意,你不妨见好就收,终归是圣人,也是你的岳父,占据大义,僵持下去对你不利,老夫奉旨过来只是先征求你意愿,看你想要那里的土地?其他人可没这个待遇,都是直接封赏,没得选。”

李庸摆摆手,不在意地说道。

“我拒绝!”

“什么?你拒绝?”

房玄龄脸色一变,忍不住问道。

“为何?”

“古语说得好,吃人嘴软,拿人手软,一旦拿了这些土地,就要接受朝廷节制,听从调遣,哪有现在这般无拘无束自在?再说,真以为他好心封赏?一旦受封,接下来就会让我出面解决缺盐问题,如果不从,就是不忠,朝廷就会将缺盐的责任按在我头上,受万民唾弃,如果是你,会如何选择?”

杜如晦和房玄龄没听过这句古语,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杜如晦郑重的说道。

“老夫会接受封赏,并解决缺盐问题。”

李庸脸色一怔,随即笑问道。

“杜相,房相你们心怀天下百姓疾苦,令人敬佩,不过,你们打算如何解决?”

“呃……”

这下杜如晦和房玄龄迟疑了,一腔热血又能怎样?关键得有能力,想了好一会儿,房玄龄反问道。

“以你之才都没办法解决?”

李庸摇头,不是没办法,而是不想,一个心有猜忌的皇帝不值得帮助,见杜如晦还想说什么,他摆摆手说道。

“杜相,房相,此事到此为止。”

“可长安城内百姓是无辜的。”

杜如晦不甘心地劝说道,别的人来劝,李庸见都不会见,但杜如晦和房玄龄不同,他们都是真心为民的好官,这样的人值得敬佩,何况对自己确实好,面子难却,房玄龄继续劝说道。

“李庸,以老夫对圣人的了解,只是给你点土地,反正你也不想做官,这样反而有好处。”

李庸的人不在乎当官什么的,自己的一切都在西山,在华亭,李庸见火候差不多,可以收网了,他提议道。

“杜相,房相,也不让您们为难,这样吧,封再多的地给我也管不过来,所以意义不大,还背着个名分还麻烦,我只是想早日离开长安,回到我那一亩三分地去,至于长安缺盐一事晚辈来解决,从明天开始,一日三餐出售雪花盐,二十文一包,不二价。”

前面搞那么多事,等的就是这一刻的薅羊毛,二十文这个价格不低,平时都是十文,当然,近期涨到二十文,还是普通海盐,品质没雪花盐高,当然,超过二十文有点打杜如晦和房玄龄的脸,会适得其反,杜如晦舒了口气说道。

“多谢你体谅我们的难处,若无解决办法,长安城恐怕会乱,老夫也无法向圣上交代,不过,封地一事还是不拒绝的好,具体的我们这些老东西商议一番,帮你办妥,总不能亏了你。”

闲聊几句,将杜如晦和房玄龄送出门后李庸重新回到书房,再也忍不住大笑起来,当初四文钱将朝廷那批盐收购一空,后来三文钱从盐商手上又收购大批盐,加工成雪花盐后消耗并不会太大,按二十文一包算,每包净赚十五文以上,简直暴利,何况一记资本主义铁拳打的李二认怂,主动给自己加封土地,真是一石二鸟,出了口恶气,好一会儿,李庸将兴奋情绪压下去,让人叫来老光棍叮嘱道。

“今晚大力精加工雪花盐,多抽调些人手,明天一早一日三餐售卖雪花盐,对外就说老板运输队不眠不休,日夜兼程跑死几十匹马送过来的,售价二十文一包。”

“二十文?”

老光棍眼睛一亮,巴不得卖高价,反正独一份,他夸赞道。

“侯爷英明,品质差的海盐都敢卖二十文,咱们这么好的雪花盐就应该更高价,这就去准备。”

“别急!代购点不能撤,继续卖雪花盐给做工的人,价格不变,百姓穷苦,生活不易,何况四文一包也有点利润,代买的也不用取消,沾亲带故的,给大家面子,大家更能安心做事,将来招人也容易,去一日三餐购买的都是富户、权贵和世家,他们不差钱,不赚白不赚。”

李庸阻止说道

“懂了,就是区别对待,帮咱们做事的就是自己人,便宜些,相当于内部价,其他人贵点,不过,咱们还招人?”

老光棍恍然大悟说道。

“招,人越多,咱们越安全,朝廷越不敢动咱们,而且,人多产量大,几条商路才不缺货,为什么不招?西山那边已经最少两万人了,主要还是华亭那边,都招去那边我已经让丽婉在那边扩建厂房,宿舍和库房,最多一个月完工,到时候再招人。”

“两万人?”

贾有财脸色一变,但很快激动起来,西山他已经很久没回去了,具体的人口情况他也不是很清楚,现在这么一听,一个小小的西山竟然有了两万多人了,现在好几万人生计与李庸关联,一损俱损,必然齐心,谁敢轻易动手?想到这儿,老光棍顿悟,由衷赞的说道。

“还是侯爷英明,看得深远。”

等贾有财走后,李庸埋头画图,仔细研究蒸汽机在船上的运用,蒸汽机烧焦炭或者煤就能形成动能,李庸现在不缺,蒸汽机在船上是在海上航行的,那就要不断有基地或者补给船补给,只要满足这些,那这个时代都是木船,用蒸汽机驱动海船,再造出铁甲快船纵横海洋,遇敌直接冲撞,碾压,降维打击,谁能敌?想法很好,但现实很残酷,还铁甲船呢?焊接技术呢?就靠铆接?开玩笑呢?那一艘船造出来是猴年马月了,还是老老实实继续用木船,只是动力方面还是以蒸汽机为主,船帆为辅的构想升级改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