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登船 (第2/2页)
为祸之甚,和海边的倭寇,也相差彷佛。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乾隆朝的几征缅甸。
实在是不打不行,你不打,他就恶心你。
之前的时候,清军打仗颇有君子之风。换句话说,就是端着,看不起人家。
殊不知,你看不上人家,人家也看不上你。
索性,一了百了。中华大地别的不多,就是人多的是。既然你们入寇中华,那就把你们连根拔起。
剩下的,就赶去印度自生自灭吧。
途迪对于印度没有想要把他纳入到大清直接统治的意图之下。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直接统治不了。
如今,东南亚因为海运,才能够直接纳入到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而印度,途迪是打算把这里变成一个养蛊的地方。
日后,途迪打算把东南亚的山民土着,全都搞去印度。
领头的都选好了!
那些八旗王公,自己的叔伯兄弟,还有西藏的那些喇嘛。
你们想不想当皇帝?想不想传播信仰搞一个地上佛国?
去印度吧!
那里的一切都归你们。
东南亚就是最好的募兵地。
一边,通过募兵,把东南亚和西藏的原住民派往印度。让他们在印度攻城略地。另一边,将陕甘云贵川两广之民迁入其中。
真真正正的完成对这片土地的统治,把这片土地纳入到中原王朝的怀抱。
这么做有几点好处。
一来,可以让皇室贵族更有活力和生命力。把他们的目光从中华这个一隅之地解放到世界上。
皇室中有能力有抱负的人,也不至于郁郁终身。
你想当皇帝?可以啊,兵在哪里,人在哪里,缺枪缺炮,我大清可以卖给你。没钱了?我大清可以收购你打下来土地的特产作物。
一来二去,他们打下的地方,就成了大清的货物倾销地以及原料采集地。
同样,有些大清的支持,他们也能够一步步的在印度中亚甚至更多地方站稳脚跟。
大清得到了许多藩属国。血脉同源的那种。
二来,人口的大量迁出,会让耕地更加富裕。社会资料变得更加丰富。这会更加快速的产生新的社会组织制度。
这个制度不一定更先进,但是绝对是更加适合这个国家当前发展形式的。
而且百姓富足,大家都有钱了,就没人会造反。大清才会解放出更多的力量,用来经略四方。
事实上,大清的绝大部分实力,都用在了镇守全国各地了。
封建王朝都是如此,要么是这里反了,要么是那里反了。人口迁出之后,人员的密集度降低,哪怕是造反,危害也会变得低了很多。
事实上,以上这些途迪并没有打算在短时间内完成。
在他的想法中,这是他的一个百年规划。
或许,到他死了都看不见这份计划完成。
但是,他至少努力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