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献计 (第2/2页)
“他只是缺少锻炼的机会,我想只要多多接触,解决各种问题,总有一天会成为大人的左膀右臂。”萧唐并不完全认同吕承峰的分析。
“不过此人观察力极强,洞察力极强,口才极好,是个天生的外交人才,我想``````’”
吕承峰的话还没说完,萧唐就接过了话头:“大人,您要他去罗卑吗?”
见吕承峰微微颔首,萧唐点头道:“这人倒是不错,不过他初来乍到,情况不明,能否担当得起这样的重任?而且,他还没有明确表示要加入我们,这种秘密的事情,交给他合适吗?”
见萧唐如此谨慎,吕承峰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是啊,如果是陌生人,那还好说,他见多识广,只需要解释一下,就能进入角色,不过,他还没有正式加入,还需要更多的工作,算了,还是让我和他单独谈一谈吧。”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苏秦已经是吕承峰的参谋,吕承峰带着他视察了西北大学和西北军校,虽然还算简陋,比之江南的一些私立学校都要差上一些,但学生们却是精神抖擞,如饥似渴的学习着,这让苏秦不得不佩服吕承峰的高瞻远瞩。
在这个财政拮据的时代里,吕承峰能够拿出巨资来修建这两所学校,只能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胸襟不是一般的英雄豪杰能够比拟的。
吕承峰又和苏秦单独聊了几句,吕承峰的口才和谋略,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气势,都给苏秦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苏秦对此深深的佩服。经过一番商议,苏秦表示愿意为吕承峰效力。
吕承峰提议让苏秦代表自己前往罗卑,与罗卑族的高层商议,争取双方都能接受。吕承峰还将自己的计划交给了苏秦,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不是按照家里商量好的计划去做,同时也将自己的底线告诉了苏秦,苏秦欣然接受。
吕承峰抽空给苏秦介绍了几个重要人物,比如薄振海,比如完颜捷,比如良辕信,比如崔文秀,比如慕离歌,比如宰天成,比如鲁蛮,苏秦知道这些人都是吕承峰麾下最有权势的人,和这些人打好关系,对他在西北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和吕承峰的交谈之中,吕承峰也隐隐的感觉到,苏秦这种心高气傲的性格,对他以后的工作也是不利的。
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无风正式接见了犹利人的代表。完颜捷把犹利人的代表拖到了永珉,要求完颜捷尽快答复,甚至要求见吕承峰,完颜捷都推三阻四,心中焦急万分,事关全族生死存亡,他岂能不急?
当吕承峰召见他的时候,他直接提出要用全族的管理权来换取永珉的居住权,吕承峰并没有直接回答犹利人代表的要求,而是询问了犹利人的情况,让他不要太过担心,先让回族做好准备。吕承峰并没有告诉犹利人代表他要和罗卑人谈判,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吕承峰与穆浩然接见了来自江南郡的商务代表团,他们准备利用金州丰富的木材资源,在金州投资大量的木材加工、家具制造、汽车制造等方面,建立几个大型的工厂,吕承峰、穆浩然都非常支持。
接待完江南来客,吕承峰回府换了一身军装,兴致勃勃的坐上马车,与薄振海、鲁蛮一同前往东郊青埔镇。青埔镇坐落着西北军校,西北大学。
青埔镇位于东郊,距离永珉府城只有几里远,是通往博南、归德的大路上。这里原本算不上繁华,但是西北大学、西北军事学院的建立,却给这里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商人们蜂拥而至,就像苍蝇闻到了腐肉的味道,旅店、酒楼、各种店铺的数量都增加了十倍不止,就连一些娱乐场所,也开始兴盛起来。要知道,这里的学员,可都是朝廷和军方的高官。
当吕承峰、薄振海、鲁蛮三人来到雄伟的西北军校大门之前,就受到了费穆副院长和学院老师们的热烈欢迎。
看着费穆一行人的到来,吕承峰也有些不好意思,几年前,他还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生怕拿不到毕业证,但几年之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反差,让吕承峰不禁感叹世事无常,昨天的孩子也许就是明天的英雄,谁又能说得准,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走出校门之后,会不会成为一代英雄豪杰呢?
薄振海见吕承峰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连忙出声提醒道:“老爷,费校长来了。”
吕承峰回过神来,连忙从马车里走了出来,热情的和费穆握了握手,向其他老师行礼。
看着吕承峰诚恳而恭敬的神色,费穆等人脸上的尴尬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自豪。原本他们并不看好这个逃学大王,没想到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居然一飞冲天,成为了帝国历史上第三位执掌军政大权的节度使。
费穆四十多岁,曾经是帝**校的副教务处处长,被吕承峰用各种手段从帝**校挖了过来。他是帝**事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十年,颇有声望,后来调到帝**校担任副教务长,衣浩广多次推荐他为学院教务处主任,上报军部和文教卫生总部,都被上面拒绝了。
吕承峰在学院里的时候就对他颇为敬重,不但学识渊博,管理有方,而且治学严谨,深受学院学员们的尊敬,虽然不如衣浩广那样德高望重,却也是学院中的中流砥柱。只是因为出身平民,所以一直得不到帝国上层的赏识。吕承峰在建立西北军校的时候,曾经向帝国文教卫生总部和帝**事学院申请过支援,衣浩广本来是不想放他走的,但是想到自己根本帮不上忙,只能遗憾的答应了下来。
费穆原本还有些犹豫,毕竟西北地处偏僻,生活条件远不如帝都,自己一家人去了西北,恐怕再也回不来了。但转念一想,留在帝都也没办法施展才华,与其一辈子郁郁寡欢,还不如去西北大展拳脚。吕承峰开出了一个月一百五十金币的薪水,比他在军校的薪水还要高出一倍不止,他咬了咬牙,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了西北。
在他的影响下,帝**校,帝**事学院,甚至是艺术学院,很多因为家境贫寒的老师,都纷纷效仿,举家搬迁,好在衣浩广已经答应了吕承峰,帝国文教卫生总部的官员们,也从吕承峰那里得到了一些好处。
校门很大,足以容纳三辆马车,二十个人并排而行,两个穿着校服的军官戴着雪白的手套,一个拿着长戟,一个拿着刀盾,目视前方,任凭汗水浸透了军装,却一动不动。
当吕承峰一行人从他们身边经过的时候,那两名军官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们,只是站直了身体,向他们行了一个军礼,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吕承峰满意的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赞赏的笑容,这才几个月的时间,他就能走到这一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青铜雕像,那是吕承峰费尽心机请来了一位著名的雕塑家罗丹,亲自设计制作的。左边一人弯弓搭箭,犀牛望月射向天狼模样的弓箭手,中间一名手持长戟勒马气吞万里的骑兵,右侧则是一名手持盾牌,手持大刀的步兵。尤其是弓箭手那专注的表情,那万夫莫挡的冲锋,那一往无前的气势,还有那一往无前的决心,在罗丹那灵巧的双手下,展露无遗。
整座雕像浑然天成,没有一丝瑕疵,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这三个人像分别代表着三大军团:骑兵,步兵,辅助兵。
罗丹因年龄所限,已经隐居在河朔郡,不问世事。但吕承峰却是厚颜无耻,三次派人来求他,看在吕承峰的诚心和吕承峰的威望的份上,罗丹破例答应了他的要求,精心设计了这一绝世杰作。作品完成之后,罗丹正式宣布退休,不再创作任何作品,他称“纵横天下”是他的巅峰之作,超越了他之前的作品。
“西北军事学院”四个大字刻在作品底部。这几个字虽然锋芒毕露,气势磅礴,但与上面的字迹相比,却是天壤之别,令人扼腕叹息,甚至有不明真相的人说这是狗尾续貂,严重影响了学院的形象,建议将这几个大字去掉,另请书法家“北王南顾”王夫之和顾真卿作画,但仔细看了几个大字的落款之后,大家都沉默了。
https://www.lusetxt.com/books/45909/45909890/865552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usetxt.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use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