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盛世枭雄 > 第十一章 黎明前夕

第十一章 黎明前夕 (第2/2页)

“夫人,请坐。”

“奴婢听下人说,大人回到府上后,一直在书房里唉声叹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过来看看。”

“夫人,您可能不知道,今天朝会上,我们正在商议出征西北的统帅人选,镇国公要求带兵,我劝不动,陛下已经同意了,我怕这次出征会有麻烦。”

“既然如此,大人何不劝一劝陛下?”

“陛下心意已决,再多说什么,只怕只会适得其反。”

“只要大人尽力而为,我等也问心无愧。”

“嗯,我马上去晋见皇上。”

....

“何爱卿,你这么晚来找朕,到底是何事?”

“陛下,臣还是想问一下今天朝会上商议的西北统帅人选,臣经过深思熟虑,认为镇国公并不是最好的人选,不如陛下再考虑考虑?”

“哦,何爱卿怎么会这么想?”

“臣以为镇国公年事已高,不宜长途跋涉,镇国公也是个急性子,属下担心在战场上影响了镇国公的判断。”

司徒明月犹豫了一下,这一战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如果现在不让司徒明志带兵出征,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而且,司徒明志说得也有道理,这一支军队相当于两个军团的兵力,如果落在别有用心的人手里,那问题可就大了,何知秋为何如此看重这一战的统帅人选?

司徒明月定了定神,说:“何爱卿,现在朝堂上已经定下了人选,不能再更改了,这样吧,我再跟镇国公说一声,让他小心行事。”

何知秋见皇帝陛下心意已决,只得跪着回了自己的府邸。但愿,他的预感是错的。

随着出征的日子越来越近,各大部队的准备工作也渐渐接近尾声,吕承锋发现事情果然如他所料,第三军团和第五军团也如愿以偿的加入了战斗,当然,这也和霍家的军团长、军务副部长霍天华的关系有关,因为朝堂上的人都认为这场战争是必胜的,所以他们并不认为自己会输。

吕承锋对这一战并不乐观,根据仁金提供的情报,这一次出征的三个军团,没有时间进行全面的训练,配合政.令统一肯定会出现问题,而指挥官则是镇国公司的徒明志,仁金说他脾气暴躁,好大喜功,却没有什么军事天赋,而征东大将军屠答则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十年来征战沙场,经验丰富,手下对他忠心耿耿,对他的命令也是言听计从,相比之下,帝**队虽然占据人数上的优势,但是吕承锋敏锐地感觉到,这场战争对帝**队来说是凶多吉少,所以作为预备队的两个军团需要一个联队来押送后勤物资时,吕承锋主动提出留下来,借口吃坏了,身体不舒服,需要休息几天。

回到联队后,吕承锋向萧,梁,崔和鲁说了自己的决定,并告知了他们的决定。为了保存实力,吕承锋也尽量避免参战。他要求所有人都尽量拖延时间,拉开和主力部队的距离。

天启历691年八月二十六日,驻扎在帝都东郊的第五师团和驻扎在帝都北郊的第三师团,除了吕承锋率领的第四师团外,其余四个师团已经集结完毕,在帝都天旋广场接受了皇帝的检阅之后,出征西北,在河朔郡的天水府,与早先出发的第三军团、第二军团的三个军团汇合,前往西北前线。

望着整装待发的将士们,吕承锋心中不免有些伤感,战争无情,此行不知有多少将士可以回乡,多少将士将在边关成为白骨,多少父母悲痛欲绝。

三天之后,吕承锋奉命护送大量的军械、粮草、药品等后勤物资出发,原本军部已经安排了一支重兵护送,但考虑到西北局势混乱,马贼盗匪横行,为了保险起见,又多了一支正规的军队。

由于运送大量的后勤物资,吕承锋的行军速度显得有些缓慢,但这正是吕承锋想要的,既能减少上战场的危险,又能让队伍休整,西行四天后,吕承锋等人来到了第一站——河朔郡的晋中府,这里是帝国中部与南方、西部交界的咽喉要地,战略要地,再往西,便是河朔郡的都城河间府,仪清芬的家乡,是关西郡和西北郡的主干道,向南是五湖郡黄冈县,西南则是三江郡林家的地盘。

晋中府盛产煤炭,帝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业、民用燃料,都是从这里运来的。承锋一路走来,发现这里贫富分化严重,在晋中短暂的休整期间,承锋看见许多贫苦农民连饭都吃不饱,一些煤矿主却是富得流油,治安极差,盗匪横行。

吕承锋一行人在晋中稍作休息,三天后又向西进发,到达河朔郡首府河间府。河间府是河朔郡最大的府邸,拥有三百万人口,地处丰水河中游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水利发达,盛产粮食、棉花、油菜、芝麻、瓜果等农作物,农业十分发达,棉纺织业、农产品加工业也十分兴盛。这里的老百姓生活水平普遍比晋中要高,治安要好得多。

https://www.lusetxt.com/books/45909/45909890/880521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usetxt.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usetxt.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