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蛮蛮修真录 > 第9章 丹峰

第9章 丹峰 (第2/2页)

这一天经历的事情太多,她流的泪也太多。

一觉之后,她就要开始真正的分别了。

是抽掉根骨头,撕扯碎灵魂的那种分别。

但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重生一场啊。

是以如此,徐蛮一边任由着疼痛蔓延,一边又心酸地期待着天明之后的自由。

临近入睡前,她还忍不住万般感慨着。终于不用再过那种按着点去服侍人的日子了,真真是好啊。

于是这一夜,徐蛮熬到极累之后也睡得相当沉。

第二天醒来后,穿戴好衣衫做了简单梳洗,徐蛮就决定带上凌渊的傀儡人出发了。

可她刚一出到外边厅里,就看到徐福一脸溃败地站在凌渊的傀儡人身旁,满眼恨色地朝她看过来。

“主子的这个傀儡人是你捏的?”

徐蛮虽努力将面上维持着平静无恙,但实则很想躲避徐福的眼神。

这个老太监,他不止杀人不眨眼,偶而看人还很犀利。

“这不是还舍不下断不了,又害怕着么。安静平和的日子有什么不好的,非要做这种事。欲擒故纵这招儿,在主子那里可行不通。”

有那么一瞬间,徐蛮很想封住这个太监的嘴。然后把他打晕了,一并给带走。

可她也知道,凌渊这个主子,就是徐福赖以为生的源头。如果遇到了危险,他另可自己死,也盼凌渊好好活着。

他就是个这样的,心灵狭隘得只装得下一人的家伙。

凡世里的最初,徐蛮畏惧这个阴毒会打骂人的太监。可漫长几十年又几百后,徐蛮也习惯了这人,并喜欢上了这人。

一想到他最后为救她,被人一分为二的惨状,徐蛮就猛酸了鼻子的想哭。

可她也知道,她带不走他,所以只能自己先走,打破上一世的所有演变与发生。

是以,徐蛮稳住心神,把头抬起迎上那双仿佛可看透人心的眼道:“是我做的又怎么样。打破积年的平稳与旧习惯,是会让人有些心生惶恐的。但就算是这样都好,我也想去试试一个人自由自在的,不依附任何谁的去活着。”

“真真是个何其幼稚的蠢货,难怪主子瞧不上你!”徐福忍不住朝人一声怒喝,感觉心肺都要气炸。

“这天下苍生与凡仙两界,又有哪里是不一样的。凡间界里的老百姓依附当地县官过活,县官又依附更高的高官过活,高官又依附皇帝过活,可皇帝也要依附他们才能稳住地位不败。就连这修仙界里的人,也是人人依附而活。你看这天寻宗内门外门数千人众,还有洛源集市那一整条街,哪个不是在依附着这个宗门而活着。就你一人清高,想跳脱出这世俗了去。我呸,最蠢最愚的便是你这种自以为是的人。我看不让你经过一番世事的毒打,你是不会醒悟到安逸的日子是有多么难得的。”

徐福吼了一通,累得撑桌喘气。却见傀儡人僵硬地朝他望来,便本能的弯了腰下去陪笑道:“主子,没吓着您吧。”

傀儡人慢慢摇了个头,磕巴道:“不、骂,阿蛮。”

徐福又急着解释:“可她该骂,她要弃了主子您去!”

傀儡人这次谁也没看,坐得板正僵硬道:“一、起。”

“哎呦,我的主子哟,您可别被这蠢丫头蛊惑傻了。这外头的日子,可难着呢。”

徐蛮没有理会这对痴主仆,只深深看了眼徐福,对凌渊的傀儡人喊道:“狗剩子,我们出发。”

她丢下这句,就整了整衣服迈过他们拉开了门扉。

外边一派风轻气爽的天色,灿烈的金乌破开云霞,洒下了万丈金光拂照在天寻宗的漫山遍野上。

灵雾四散缥缈之余,徐蛮踏出去的第一步,便感觉自己轻快得仿佛可乘风归去。

她大口深呼吸了瞬这自由无束的呼吸,丢下徐福的大喊大叫在身后,迈开步子朝丹峰那边行去。

一个才练气期的小菜鸡,御不得剑与器,只能靠两条腿走过去。

幸而她身边还有个傀儡人作陪,再有便是以自由之身看一草一木,都觉怡人不已。

可就是这山峰与山峰之间的距离看似不远,可真动用两条腿走起来却也耗时太长。

等徐蛮带着凌渊的傀儡人来到丹峰的山道边时,估摸着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她缓下歇了口气,才朝两名守山弟子走去。

拱手施礼,试着喊了声师兄。

两名守山弟子只是初等内门弟子,平日里多见的是高来飞去,直接从他们头顶上走的宗门弟子与峰内师兄师姐们,少遇这踏着山道过来的。

忙还了一礼,由其中一人问话道:“师妹面生得紧,不知是哪座峰的,来我们丹峰有何事?”

徐蛮面色僵了僵,分明不想再提及凌渊的,却又不得不重提了他出来。

“我是琼峰凌渊真君的侍女,我想来丹峰拜师修行,不知可否通融或是传告一声?”

说完这话,徐蛮羞愧得恨不得立刻转身走掉。

可丹峰的两名弟子却神色诡异地互看一眼,又忍住了抽|动的嘴角对徐蛮道:“你刚好来得正巧,丹峰的师尊今日又大开峰门的在选弟子呢。”

这话说完,二人急急领了徐蛮与她身后的僵硬傀儡人,越过界碑向上疾行。

徐蛮感慨是不是有些太轻易,却也揣着忐忑跟着二人一路往上。

等她被带到一处宽敞,又人满为患的场地上时,便惊呆了。

丹峰不像琼峰,是个真穷又少人的地界。拢山上下,算上闭关的南道真尊,再算上那些徒弟徒孙与打杂的,也不足七十人。

徐蛮边想着,边看向场地最前边的那处高高玉阶上。

那玉阶上,有方奢华的玉座,上边又坐着个年三十上下的男子。以玉冠束顶,穿一身白色滚金边的袍子,手中握着柄雪白镶金的羽毛扇子挡着半张脸。

他身边的两旁,极为对称地站着二十个弟子,一边十个。

而同她一样站在下边仰望的,则是人声沸动。粗粗看一眼算下来,起码有数百人众。

然后,在众人兴奋的交头接耳中,那玉阶上有弟子抬手制止了下边的群声议论,清音淡淡道:“我们丹峰的宗旨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英雄莫问出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下边众人中,有来参选者颇为为难道:“做丹峰弟子,还要怀着这么高尚的人品吗?英雄莫问出处我到是比较赞同,可要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恐怕有点难啊。我自己都穷死了,还怎么涌泉相报别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