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玲北历史 (第2/2页)
看见周六跪在自己面前,宁彩脸上的表情稍缓,却仍旧情绪不好地说道:“你既然不敢造反,为什么要反对我?我不仅高一高二能够当你们老大,到了高三自然也可以当你们老大!而且,以我的文化水平估计这一辈子都毕不了业了,到时候留了级,我还要当你们老大!”
台下同属高三的学生还好,毕竟他们从高一的时候,就已经见识到了宁彩是怎样用她那怪力一般的拳头,硬生生从一个弱智女流成功坐上了玲北之巅的位置,所以即使有那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但他们依旧做好了,到了高三仍会面临活在宁彩统治的恐惧之下。
但其他的高一高二的学生则不然,他们纷纷惊骇地叫道:“什么!这家伙还打算留级下来继续当老大!”
“我的天呐,这样的话,那我们岂不是永无出头之日了?”
“喂!你既然要留级,想要当玲北的传奇人物,学林田惠不好吗!”
不提台下其他学生的抗议,就连周六也大声叫道:“大姐头!这样绝对不行,你这是在倒行逆施啊!一直以来,我们玲北就有着不成文的规矩,即使再惊才绝艳,能够在高一的时候就站在整个玲北之巅的学生,他们到了高三,也必须退位。
这不仅是为了玲北的长远发展,也是我们学生和学校必须做出的妥协!”
宁彩挑了挑眉,问道:“向学校做出的妥协?这是什么情况,你说说?”
“哦哦,好!”周六感觉自己腿跪的有点麻,但还是继续坚持着说道,“这件事得从十年前开始说起,那个时候,玲北虽然只是一所毫不起眼的职业中学,但那个时候学校的管制还是比较严的,而学校领导也想着将学校的规模发展的的更大。
可是,在那个时候,改变玲北命运的两位学生出现了。这两个学生的出现甚至足以载进玲北的校史!”
“哦?那是哪两个人?难不成比我还厉害?”宁彩感兴趣地问道。
“不敢说比大姐头还厉害,但在当时,他们两个都是站在那个时代巅峰的学生!这第一个学生,叫作祖太武,他读书的成绩继承了我们玲北一贯的传统,非常的差劲,但祖太武非常能打,凭一己之力,扫清**,席卷八荒,致使我玲北万姓归心,四方养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祖太武,是第一个站在我玲北之巅的男人!”
“唔,听起来马马虎虎。”宁彩才不会承认有人比他强,“继续继续。”
周六继续说道:“虽然祖太武非常厉害,是第一个统治玲北所有学生的老大,并且还带着玲北的学生向周围的学校开战,扬了我玲北之威。但祖太武终究只能呈匹夫之勇。当时玲北的学校领导还是一心想要发展学校,重视学生成绩的。看见祖太武居然不好好学习,反而带着许多学生在周围惹是生非,在祖太武刚升到高三的时候,就被玲北的学校领导开除了。由于祖太武被开除这件事太过突然,导致群龙无首,导致依靠祖太武个人武力压下的内部矛盾很快爆发,于是玲北乱作了一团。
甚至以前向我们俯首称臣的其他学校,都敢跑到玲北耀武扬威,再加上学校的高压管理,当时的学生活的非常憋屈。
而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玲北的救世主出现了,他叫作黄世文。黄世文虽然没有祖太武那么能打,但脑子却非常聪明,他先是在校外找到了祖太武,说明了当时玲北混乱的情况,并且一通忽悠,悄悄带着祖太武回到了玲北,并且让祖太武亲口宣告黄世文是他承认的玲北下一任老大。
由于当初祖太武可以说是替玲北所有学生背了一口大锅,才会被开除退校。所以他说的话有一些人尽管不怎么同意,但表面还是都停止了内斗。至此,黄世文相当于继承大统,应天合人,成为了玲北的老大。而且黄世文的个人魅力也十分出众,玲北本来不服他的其余人后来也都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下,渐渐归心。
黄世文与祖太武最大的不同还在于,他在明面上并不和玲北的学校领导作对,反而答应学校领导,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帮助学校管理这些学生,他的一番作为得到了学校的信任。
不过,黄世文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麻痹学校,他做这些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解放我们学生,为了让我们学生能够过的更加自由。
没过多久,黄世文便悄悄行动,得到了当时扩建学校的施工方,与学校某领导行贿受贿的证据,并且所有学生都被他说服罢课,闹出了好大一场风波,爆出了玲北学校领导的丑闻,而我们脚下站着的这片废弃工地,就是当初战斗证据!
经过了黄世文的领导,那个时候的玲北学生已经完全可以和学校的老师平起平坐,再也不用受到任何管教。许多追寻自由的学生纷纷慕名来到我们这,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玲北。
不过……”
说到这里,周六语气有些黯然:“经过了那件事,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事,但黄世文却遭遇了和祖太武同样的待遇,差点被学校给开除出校,幸好黄世文比祖太武聪明许多,在升入高三的关键时刻,急流勇退,不再担任玲北的老大,这才侥幸逃过一劫,顺利从玲北毕业。
发生了这两件事情后,后来的玲北尽管全凭实力说话,就算你只是刚进校的高一学生,只要实力足够强悍,依旧可以当上玲北的老大。但却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这条规矩既是当初黄世文留下的规矩,也是我们玲北学生和学校的领导所作出的妥协。那就是所有高三的学生,都不得担任玲北的老大之位,所以大姐头,并不是我们大家要逼你退位啊,而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高三的学生都不能够再继续坐在那个位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