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恒通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心动男嘉宾拿了替身剧本!
年后上海陆续有几个商业峰会、论坛,舒望要参加的活动不少,前后跨了半个多月。
于是舒望就让人插空安排了视察万盛在上海的各个公司分部,在上海逗留一段时间。
长宁区有一处画风迷幻的建筑群,每座建筑风格迥异,放在一起也不太协调。这几栋楼能落地,是早几年王盛德审美下线决策失败的产物。
这里是恒通员工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集团总部,他们一般叫它的绰号——“丑楼”。
恒通集团,万盛旗下深耕文旅产业的上市公司,市场份额丰厚,发展前景可观。
这是舒望今天要视察的公司,早晨出发前手机扔骰子扔出来的目的地……
静安区的一处老式公寓。
贺高杨在闹铃声中醒来。早餐的香味飘了进来,贺太太刚刚把吃过早饭的儿子送出门,回到梳妆台前化妆。
“衣服给你搭好挂在外面了。今天有雨,记得带伞。”贺太太一边对着镜子打着粉底,一边跟贺高杨叮嘱。
贺高杨洗漱完坐在餐桌边上,贺太太已经收拾妥帖准备出门了。
“晚上见,冯老师。”
“晚上见。贺工。”
贺高杨是恒通集团科技部首席工程师,恒通核心技术系统开发团队的带头人,集团的元老级人物。
他的太太是上海本地人,是个高中老师,温柔又细致,能帮他考虑到除了技术之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他们住在静安区贺太太家的老房子里,不过从这里到丑楼也只有二十分钟的车程,所以贺高杨的时间还很宽裕。
他拿出手机开始听科技新闻,悠闲地吃着早饭。
人工智能本就断句混乱的声音又被接二连三的消息提示音打断。贺高杨拿起手机看了一眼。
恒通集团全体员工大群通知:
“通知:舒董今日视察集团总部,请大家做好准备。各部门任务随后向各级负责人发布。”
恒通集团科技部员工群通知:
“通知:舒董今日来集团视察,现在已从酒店出发。请各位尽快到岗并整理好现阶段工作进度,全员做好简要述职的准备。”
科技部行政助理刘晓:
“贺工,您的办公室和会议室,情况还比较复杂。舒总今天要来视察,您看您要提早过来整理一下吗?”
秘书李瀚:
“贺工贺工贺工,行政那边催咱们整理一下会议室,我可以收一下您桌上的草稿纸吗?我都给您放到一个箱子里可以吗?”
“贺工,求回复!”
贺高杨正要回复的手按在手机屏幕上,李瀚的微信电话就打了过来,贺高杨接通电话,“别动!我二十分钟就到。我自己收。至于急成这样吗?视察还能查到咱们会议室来?”
贺高杨挂了电话叹了口气,放下吃了一半的煎饼,换上冯老师给他搭好的一套衣服出门。
舒望骰子一丢,谁也不爱,到达恒通的时间比集团员工的打卡时间还要早上二十分钟,彻彻底底搞了个突击。
东方硕和舒望同行,一行人跟恒通高层们开会之前,先像明星扫楼一样在恒通总部转了一大圈。扫到贺高杨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试图把办公桌上散乱的草稿纸原模原样地转移到他的休息室的床上。
“咳,舒总。那个,我喜欢发散思维式的思考,有,有纸化办公。”
“贺工好久不见。没关系,您随意。”舒望打了个招呼,就退出了贺高杨的会议室。
搬了一半进退两难的贺高杨:……
转了一大圈之后,万盛一行人坐下来开始和恒通高层开会。大会开完舒望点名留下了技术副总裁高创。
被留下的是高创实属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了。去年内部年报着重强调了市场变化和战略调整向技术支持提出了新需求。而技术攻关又陷入了瓶颈。
刚刚没有参会的几位高级工程师也被请来一起讨论,当然,其中也有首席工程师贺高杨。
更多的技术人员加入进来后,局面渐渐从舒望主导的工作汇报变成了外行旁听的技术交流。
而就在几个人说得火热的时候,一直低头看着手机没参与的贺高杨出声了,“咱们需要的功能,日本一家公司可能已经做出来了。”
他手上举着的手机正开着一个日文新闻的页面,这句话让会议室陷入短暂的寂静,而在几个人心里激起千层浪。
贺高杨所说的那个日本公司做的是家电产品售后服务的app。
“虽然应用对象毫不相关,但是技术逻辑可能是相通的。”贺高杨说道,“咱们要做的是进一步打通社交和产品推广这两个版块,creas公司的这个应用是实现了多端复用、单页面多业务团队的,恰好就对应咱们现在的需求。”
“可是用户体量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有人提出质疑。
“我现在只是说他们可能已经实现了咱们需要的效果。至于是不是能够学习借鉴或者引入应用,接下来还是要弄清楚他们的技术逻辑,我们才能进一步讨论。”贺高杨回应。
技术问题的交流到了一个难以推进的关口。恒通总经理孟维明让几位工程师回去商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