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梦难再 > 第十三章 屈犟姑娘

第十三章 屈犟姑娘 (第2/2页)

老赵暗想:

“我辛辛苦苦十几年把女儿培养成人,嫁人后她会这样对待我们吗?”

老赵一想起这个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问题,便觉得一阵心酸一阵无奈。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转眼到了学校放寒假的时候,美红乘金平线的农村公交汽车回家,她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平潮下车后半天没有见到前来接她的父亲老赵,寒风吹在她脸上像针扎似的疼。马路旁的小河被厚厚的冰冻覆盖着,有几只鸭子在上面艰难地滑行。赵美红已经生了一肚子的闷气,无奈的她只好沿着马路顶着寒风一步一步地向北边的家走去,从平潮到她家虽说只有七里多路,赵美红却用了足足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走完。

正午时分美红到家了,由于土路上结了冻在中午的阳光下又开始融化了,烂泥水溅到了美红的鞋子上、裤子上、上衣上到处都是,开始时感觉很冷,一段路走下来浑身热乎乎的,肩上背的、手上拎的沉重的包袱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美红的脚一踏上家门口的土场上,她便不顾满地解冻后的烂泥,扔掉所有的行李,脱掉鞋、袜,在烂泥地上连打了几个滚,她以此抗议父亲老赵没有准时到站接她。

姑奶奶发怒了,一家人马上围了上来,老赵放下手中的农活儿不断地检讨着自己说道:

“嗨!我该死、我该死、我忙忘了。”

妹妹拎来衣服给她她换,赵老太一件一件地捡起被她扔在地上的带泥行李,折腾了整整一个时辰,直到太阳西下才吃午饭,全家人大气也不敢喘一声,生怕又冒犯了这个小祖宗。

上天不负有心人,1984年高考,赵美红以高出二本线10分的成绩顺利地考入了江城医学院,于是一家人又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9月7日的大清早老赵陪着大女儿赶到平潮10路车站,乘车前往江城医学院报到。老赵怀揣着刚凑齐的300元学费,手拎着美红大包小包的行李上了10路公交车。

到了江城,早有医学院的校车停在公交车站口,两位稚嫩的同学迎了上来,陪同他们爷儿俩上了校车,车子开了大约十几分钟又上来两个报到的新同学,然后又开进了江城医学院。

校园里到处彩旗飘扬,写着“欢迎新同学!”、“欢迎您!未来的白衣天使!”等标语的横幅不断映入父女俩的眼帘。高音喇叭里播放着台湾校园歌曲。老生迎接新生,为新生安排宿舍,每个新生的脸上都荡漾着成功后的喜悦和幸福。家长们偶尔也会交流几句,往日宁静的校园今日像过节一样喧嚣。

为美红办完了入学手续后老赵交完了所有的费用,花掉了整整二百元钱,一直担心钱不够的老赵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老赵另外给了美红八十元零花钱,购买日用品又花了十二元,剩下八元钱老赵买了包一块钱的“大前门”香烟,买了几只面包之类的小食品准备带回去给两个小女儿。老赵是个精打细算的男人,贫穷的日子使他有了一个积习“凡事算着花”。他从来不向孩子们诉苦,所有的困难都由他一个人来扛着,因为他是这个家中唯一的男人。

美红打小就想要拥有一把折叠式的花自动伞。那时在乡下这就是女孩儿的一件极其奢侈的饰品,也是“富贵人家”的女儿才拥有的标配。如今进了大学成了一名未来的白衣天使,她完全有资格拥有,开始她没有好意思向父亲开口,直到父亲临走时美红才鼓足勇气向老赵提出要买一把细花自动洋伞的要求。

老赵听完女儿婉言的要求后怏怏地说道:

“这次不买了我的钱用完了,等下次我有了钱再给你买一把吧!”

遭到拒绝后的美红很是不悦,什么话也没说。

此后赵锦林每次来学校看望女儿,美红总是爱理不理的,老赵知道这个大女儿就是这样任性,什么话也没说。美红从此再也不提细花洋伞的事了。

这就是直到两年之后小赵与我在细雨之中约会也不打伞的原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