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八零矿区重组家庭 > 第41章 041

第41章 041 (第2/2页)

她又觉得这应该不是陆广全想要的生活。

陆广全怔了怔,有点自己都没察觉到的难堪。妻子的语气,好像在说,他要是选择做家庭煮夫,她也能养活他。

他不爱搞尔虞我诈溜须拍马那一套,并不代表他没有事业心。

他的沉默,证实了卫孟喜的猜测,“如果你还想往上走走,我们就一起努力,争取保住这个名额。”

这是她抛出的橄榄枝,陆广全下意识就接住:“好。”

而此时的卫孟喜,自然也就明白为啥李秀珍忽然要败坏她的名声了,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她想搅黄的是陆广全学历提升的事,她卫孟喜嘛,只不过是一个靶子罢了。

这气,她不能白受,得陆广全知道,“看来这个名额很抢手嘛,还没风声呢,就有人想把你拉下去了。”

这似笑非笑的语气,绝对不是在夸赞,陆广全不自在的咳了两声,她嫁给他,什么福气没享受到,倒是亏跟着吃了一堆。但饶是如此,她也没有抱怨。

不仅没有抱怨,还能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事情解决得很漂亮。

这个女同志,真的不是自己第一眼看见的那样,对方带给他们的改变,都跟一开始不一样了。一开始,男人只想找个照顾孩子衣食住行的妻子,女人只想找个容身之所,能容得下自己两个孩子的长期饭票。

现在随着了解的越来越多,他不得不承认,她内心的智慧,是他作为一个男人也没有的。

就像他刚来海城那天,心事重重的样子让斋藤新一很是不屑,他说过,他有一位很聪明的妻子,把家庭交给聪明的女人,他应该像任何一个男人一样放心。

且不说斋藤那种愚昧的男尊女卑思想,陆广全本人是没有的,他见过很多聪明能干的女同志,无论是以前的工农兵学员还是矿工,她们并不会因体力上的先天劣势而屈服于命运,而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提升,来让自己站在跟男同志一样的高度上,甚至比男同志站得还高。

他会因为她们是好女人,好妻子,好妈妈而尊重她们,但更会因为她们是好同事而敬佩她们。

卫孟喜半天听不见他说话,看孩子也哈欠连天,就先挂了带娃回家睡觉。

第二天,李秀珍果然扭扭捏捏来道歉了,不过她实在是跪不下膝盖,道歉的话说了一箩筐,牌子也没举。于是有人起哄,让她写几封大大的道歉信,贴到矿区各个角落去。

提议的人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李秀珍却觉得这样的道歉方式更伤人,更不可接受,这不就是告诉金水矿所有人,她做了什么吗?本来悄无声息道过歉,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也就忘了,这样留下“证据”,不就是要给她公开处刑吗?

以后说不定还会代代相传,所有的矿区职工子弟都会知道这份“光荣事迹”!

然而,张毅没给她后悔的时间,当天晚上就以她的名义帮她写了道歉信,趁着夜里人少给贴出去了。

窝棚区电线杆上,报刊栏、食堂、办公区、前后门、院墙上,但凡是能有人看见的地方,都贴了她的道歉信。

卫孟喜每天看着后门上那明晃晃的大字报一样的道歉信,心里快乐开花了!心情好,卤肉卖得也快,以前中途穿插卖快餐和算账收钱,人也容易累,现在只清清爽爽的卖卤肉,抽空还能看会儿书,每天出摊三个小时,赚得反倒比以前还多了。

到孩子们春季学期开学,她手里已经攒下六百块钱了,说少肯定不少,这年头普通双职工家庭省吃俭用三年还不一定有这个积蓄呢。

就是当初陆家老头老太抠抠索索一辈子,也只攒下两千块,绝大部分还是陆广全的工资。为了这笔钱,陆家兄弟几个就跟蠢驴似的被吊着,谁养老谁就能拿到这笔钱,兄弟几个眼睛都快被吊红了。

要是老两口知道她卫孟喜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攒下这么多现金,是不是得疯?

想想那个画面其实还挺美的。

卫孟喜乐了一会儿,很快想到自己的计划,又觉着这六百块说多也不算多,至少,跟她想做的事比起来,六百块钱还是微不足道的。在完成真正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前,她得适当的减轻自己赚钱的难度,譬如卖卤肉。

她现在已经不想推着快餐车出摊了,虽然有伞,但刮风下雨的还是不好受,为了保持卤肉的干净卫生,她还得防尘防沙防腐。尤其是过了三月份,天气逐渐热起来,整天用锅盖闷着,肉质更容易腐坏,浪费食材是小事,万一自己哪一天没注意,把变质的东西卖出去,吃坏食客的肚子,那就不值当了。

要想个办法才行。

***

“小卫来啦,这次是给519送饺子还是汤圆啊?”

卫孟喜刚一跨进矿工宿舍楼的大门,夏有富就开始打趣她。毕竟这个年她可没少往519宿舍跑,年三十的送饺子,正月十五送汤圆,是很多双眼睛都看见了的。

当然,一开始也有人私下议论,年轻小媳妇儿总往大老爷们的宿舍跑,不议论都不行。可后来被李秀珍的道歉信一吓,谁也不敢往那方面想了。

是,她是年轻漂亮,可她做事公道,说话也有分寸,一字一句亮亮堂堂的,从不跟异性开不合适的玩笑,即使是给519宿舍送吃的,也都是带着孩子,开着门,走廊上过路的人都能看到和听到。

人家啊,单纯就是感谢以前519对小陆的照顾。

是啊,小陆刚被发配井下那段时间,谁敢跟他说一句话?都忙着明哲保身呢!唯独519这些粗老爷们,不知道是压根不懂矿上的阶级斗争,还是觉着阶级斗争波及不到小小的挖煤工人,对小陆颇有照顾。

现在人小陆眼看着要发达了,妻子来感激照顾一下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也是人之常情。

卫孟喜倒没想那么复杂,她就是单纯的感激519那些大哥们,家里有啥大事小情只需要喊一声,他们下班就来了,完事给钱还不要,顶多就是吃顿饭喝两杯小酒。

更别说上辈子,自己能在金水矿盖起窝棚,能站稳脚跟,全凭他们大力支持。

有这份恩情在,别说逢年过节送点吃的,就是借钱她也愿意。

不过,大家都比较有分寸,再难也不会跟她和陆广全开口,卫孟喜一时还真找不到能回报他们的地方。

“龚大哥您在吗?”她也不进屋,先在门口喊人。

龚师傅很快出来,也没光膀子,还披了件衬衣,“弟妹来了,有什么事吗?”

卫孟喜倒不是来送东西的,“我想请您哪天有空的话,帮我打一下院墙。”

“打院墙?”龚师傅也糊涂了,但最近效益不好,今明两天他正好有空,“走,现场看看去。”

提上他的宝贝木箱子,俩人很快来到窝棚区。这里比上次来的时候更热闹了,听说是年后又搬来十几个新煤嫂,先前还显得空旷的一条小街,现在都满满登登的,每天晚饭后消食的时候,小街上全是人。

卫孟喜家的院墙跟其它窝棚一样,也就一米来高,站外头就能看见里头,“龚师傅您帮看看,能不能把围墙加高加厚一点儿?”

“你要多高?”

卫孟喜实在是不喜欢干啥都被人窥探的感觉,尤其是现在觊觎她卤肉方子的人不少……有时孩子们在院里解手,外头的人也会看见。她现在就教育他们要有意识,身上哪些地方或者是做什么事是不能让任何人看见的,这么高的墙,有时候教了也白教,总不能让他们解手也躲屋里解决吧?

那样别说孩子,她第一个就耐不住臭。

卫孟喜比划一下,“至少得有个两米吧。”

龚师傅咋舌,“要这么高干啥?”

卫孟喜苦笑,无论是秘方还是,都不好解释,因为这里家家户户都这样,就连龚师傅或许也觉得这样才是正常的,她的想法太异类,甚至矫情了。

不过,她的苦笑却让龚师傅误会了,龚师傅联想到正月里的事,那天正好519都在值班,不然他们应该来帮忙的。“行,就该加高,省得有些人恨不得眼睛长你屋里。”

卫孟喜不仅要把院墙加高加厚,还要在大门旁的墙体上凿开一扇“窗户”。

每天去摆餐车还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人不能离车太远,要是家里有个啥事,要回家给孩子热饭啥的,她都不能把车留在那里,而是必须人去到哪儿车子就跟去哪儿,那样会让顾客跑空,她来回也累。

所以,她现在的计划就是,餐车不摆了,干脆把卤肉摊移到自己院里来。

“你的意思是,在墙上开个窗,顾客不用进来,站玻璃窗前一指,人想要哪块割哪块?”

“对。”不仅要凿开一个营业窗口,还要在院里相应位置砌个台面,承重不小的,耐高温的,那样既能摆放卤品,又能加热保温。

其实,如果能有一个固定门面的话,这些都不是事儿,可她一连上矿区转了几天,也没看到有门面要转卖或者出租的,凡是能做成公开的门面,都已经被国营菜店商店粮店各种店占据了。矿区这么多人口,需求在这儿摆着,就是傻子也不愿把能赚钱的门面拱手相让啊。

所以,她决定自己打造一个“门面”。

龚师傅不愧是老师傅,一听就懂,一提就会,拿卷尺量了量,又让她在纸上画了个简易的设计图,再一算,“大概需要七八十块钱。”

卫孟喜没想到居然这么便宜,“玻璃的价格算进去了吗?”

她是打算做两扇“窗”的,最外头是木头窗户,用非常结实的木条子固定住,里头那层才是玻璃,为了安全考虑嘛。

“玻璃用一般的便宜,如果你要质量更好点的,接一串彩灯啥的,就会贵一点。”

卫孟喜想到后世农贸市场卖卤肉的摊子,灯光她不需要,但风扇必须要有,既可以降温,还能祛赶蚊虫苍蝇啥的,看着也更卫生不是?

于是,双方敲定,龚师傅去找工友,卫孟喜说了这次的工人不能再做义务工,她赶时间,必须两天之内完工,她要出工钱,所以愿意来干活的人一抓一大把。

卫孟喜这边则趁第二天进城备货的时候,上玻璃厂挑好玻璃和五金件,这些东西她虽然有钱,但也不好买,都是统购统销的,去自由市场转了半天才勉强配齐。

回家正好出去摆摊,当然,她今天就特意说了,自己以后都不来后门摆摊,而是在家卖了,这样无论刮风下雨都不会影响她一面做小吃一面照管孩子,还把自家的位置告诉了大家伙。

其实,经过正月那一出,现在几乎就没人不知道她家在哪儿的——感谢李秀珍帮她打广告,让她因祸得福。

当然,她越是紧锣密鼓的干活,隔壁的李秀珍越是气得三天没吃下一口饭。

张秋芳被她狠狠打了一顿后,也不来她跟前晃悠了,两个继子本就跟她不亲,丈夫又是只管上班的,她在炕上躺了三天居然都没人来问一声。

真是几个白眼狼,她平时衣食住行里里外外的的把他们伺候着,现在倒好,自己病倒了连水也喝不上一口,以后要真病得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咋整?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就这几个崽子能孝顺她?

可拉倒吧!

只有生个儿子,才是自己最后的依靠。

有了这个想法,她对小秋芳愈发不上心,孩子尿了拉了她也不管,大正月里就是再穷的人家娃身上也有新衣服穿,就他们家的穿得小叫花子似的,实在是可怜。

现在又听着卫孟喜家砌墙拆墙的声音,听来帮忙的煤黑子说是要做个门面出来,估摸着是赚了不少钱,想要扩大经营规模呢!

一想到这个可能,她心里更憋气了,差点一口血喷出来。

明明她已经很努力了,可为什么就是赚不到钱!别人赚钱却是那么容易,每天穿得漂漂亮亮的,随便卤个肉钱就哗啦哗啦流进来,一会儿买大几百的洗衣机,一会儿又是打造卤肉窗的,以后是不是能直接租个门面?

一想到这个可能,她就睡不着了。

***

很快,卫孟喜的卤肉门面盖好装修好了,高高的院墙把所有人的打量隔绝在外,一扇干净漂亮的大玻璃窗内,是一个两三平米的台面,上面摆放着色香味俱全的卤肉,路过的都要咽口水。

卫孟喜就穿着干净的白大褂,坐在窗口,有人来了,站在窗外指着要哪块,她就捞起来,放在干净的砧板上切成薄片。

开饭店做餐饮的,刀法是基本功,她切的卤肉几乎是薄如蝉翼,白里透红,蘸着酱料或者辣椒面美味极了,就是啥也不蘸,吃白肉也是十分下饭的。

当然,也有的工人是喜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就不能切太薄,必须是厚片儿才爽快。

卫孟喜每次都会问清楚客人的要求,有的需要切,有的不需要,有的薄切,有的厚切,有的需要辣椒面,有的需要蘸料,她现在都是有充分准备的。

“咦……我听说窝棚区有个卖卤肉的摊子,味道不错。”

“是啊,我也是朋友介绍来的,就不知道摊名叫啥,在哪儿?”两个烫着头发的中年女人迎面走来,就是找了半天没找着卖卤肉的摊子。

小卫红刚好放学回来,就走她们后面,“奶奶,我知道卤肉店在哪儿!”

两个女人回头,见是个黑梭梭的还没大腿高的小丫头,“你知道?”

“当然知道,因为那是我妈妈开哒!”她这张嘴巴可不仅是吃东西用的,还能给妈妈做广告哟,“我妈妈做的卤肉又香又鲜还特好看,奶奶你们看了肯定也想吃哒。”

顺便,她还要说说自己妈妈以前是在矿区后门摆摊,现在已经在家里卖啦,他们每天放学回家都能看见妈妈,还能吃上妈妈热的饭呢!

现在是他们长这么大以来觉得最幸福的时候,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妈妈还能经常陪着他们……要是爸爸也能早点回来就好啦。

“小姑娘,你们家卤肉店叫啥名儿?”

小卫红的眼睛转了转,卤肉店还没取名,但要是现在不告诉奶奶们的话,以后她们就找不到了,这样的话……她小脑袋瓜子一转,“叫美味卤肉店。”

她觉着,这真是世界上最好听,最风光,最最好的名字啦!

两个女人念了几遍,“行,我们记住啦,以后吃卤肉就上美味卤肉店。”

果然,这俩可是大客户,听说是家里来了客人,一口气买十斤,直接把卫孟喜都吓住了,又确认一次:“您真的要十斤吗?”

“是十斤,肥瘦各半,不要太瘦。”

另一个倒是没说要几斤,颇为遗憾地说:“你这儿没有卤鸡吗?我不喜欢吃下水,要是有卤鸡卤鹅就好了。”

卫孟喜心头一动,卤鸡卤鹅,其实她也会,而且配方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是顺手扔进卤水罢了。唯一的不同是下水成本便宜,利润空间很大,卤鸡卤鹅的话就是成本较高,利润空间没这么大。

但工序上没差别,她就觉着自己可以一试,反正就是顺手的事儿,光卖卤肉其实客户也会疲劳,遇到不吃下水的她就赚不了他们的钱。

她相信,这世上不吃下水的人绝对很多,而这儿只有一家卤肉店,这钱她不赚别人也赚不到。

“小煤嫂,你们家的美味卤肉店我记住了,要是味道还可以我以后还来。”

卫孟喜愣了愣,裤腿被小卫红抱住,“妈妈,我取的名字哟。”

于是,当天晚上,小小的卤肉店窗口就挂出了一个木牌子,上面是五个大大的毛笔字——美味卤肉店,属于他们所有人的美味卤肉店。

想到就行动,第二天卫孟喜上肉联厂的时候找刘香问着附近哪儿有卖宰杀好的鸡和鹅的,她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宰鸡杀鹅上,直接买现成的,即使成本高一点也没啥,每天卤两只鸡两只鹅,工作量几乎是没有增加的,但收入却增加了好几块。

随着一个星期的试水之后,她发现卤鸡卤鹅的生意也很好,每天各两只压根不够卖干脆就增加到各四只,这样一天的净收入最低也能保证在二十五块左右。

是的,二十五块。

在1981年的春天,卫孟喜成为日进二十五元的卤肉店老板娘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